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

上传人:王*** 文档编号:136708093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培训即将召开2012年5月4日(星期五),在北京威盛中国芯大厦将隆重召开第21届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北京赛区教师培训会,届时将为大家带来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推出几款高效、实用的电脑教学软件,为孩子的互联网学习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提起“网络”,许多家长和老师都谈之色变,极力反对孩子接触,因为许多孩子上网入迷、成瘾,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业,甚至为了上网而抢劫偷盗,“网络”对老师和家长来说似乎成了洪水猛兽。但是网络除了游戏之外,还有大量丰富便捷的学习信息和资源,对于开阔孩子的视野、增长知识、提升交际能力都具有积极的意义。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网络成为人

2、们学习、交流的重要渠道,经济社会发展信息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电子商务、网络购物、地理信息等新型网络服务正方兴未艾,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10年7月的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第十九章专门就信息技术这一内容展开论述,纲要中明确指出:“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手段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增强运用信息技术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加快全民信息技术普及和应用。”可见信息技术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也是课堂教学的起点。网络技术的普及,为孩子们在网络课堂上开展学习活动成为可能,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将网上的素材和学习资料的共享,运用互联

3、网将网络上的课件和视频作为学生的学习教材,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积极创设课堂教学环境,使用画面、视频等多种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这样网络就不再是“吞噬”孩子的“魔兽”,可以成为学习和成长的沃土。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是全国规模最大、普及面最广、科技含量最高的儿童青少年的科技普及教育活动,以“研究、探索、创新、广泛参与”为活动宗旨,是一项注重社会实践的大型纯免费公益性社会教育活动。中国儿童青少年威盛中国芯计算机表演赛旨在培养孩子的计算机操作水平,提高孩子的网络学习能力,针对不同年龄段设计、富有寓教于乐的可视化比赛软件,全方位考核选手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应用

4、能力。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学校师生可以在网络课堂上互相发表评论或发帖讨论学习心得,也可以直接向老师提问,通过网上发帖、跟帖形式,学生就近期社会热点、工作学习意见诉求等进行交流讨论,学校可以通过这样一个网络平台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运用网络的快捷特点,积极高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信息技术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首先应该研读小学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明确小学信息技术的教学目标以及孩子们所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时,把教学内容作为一个任务,以完成一个任务作为目的来进行教学,从而使信息技术的目标明晰。这样一来,孩子们才有动力去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针对不同年级的学

5、生设置不同的学习任务,使得教学目标和学习主题之间有一定的协调性,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充分体现孩子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学习Windows XP的画图功能时,教师首先教会学生基本操作,从启动“画图”软件、讲解并演示画图软件的窗口组成、讲解绘画工具的选择和应用、讲解实例、保存作品等步骤进行讲解,然后教师给学生布置画图作业,利用Windows XP的画图功能完成一幅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创作,完成的画图作品非常有特色。在小学信息技术的课堂中,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一方面能够使孩子们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和相关操作技能,另一方面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激发孩子们的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小学信息技术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各年级的教学内容,洞悉孩子们的兴趣点,从而合理设置教学的任务,驱动孩子们学习信息技术的积极性。这次培训将切实提高北京赛区的赛事组织、培训水平,从根本上更新计算机教学的理念,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为孩子们储备数字化技术,为信息教育插上腾飞的翅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