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

上传人:共*** 文档编号:136707984 上传时间:2020-07-01 格式:DOC 页数:73 大小:8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级会计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总 论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是对初级会计学的总括介绍,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会计和会计学的基本概念,会计的涵义、内容、职能与目标、会计对象与要素、会计基本准则和会计方法。教学重点与难点1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难点)2会计的对象和要素3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难点)4会计方法教学进度计划教学内容课时分配教学方法与手段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2讲授、多媒体教学会计的对象和要素2讲授、多媒体教学会计核算的基本准则、会计方法2讲授、多媒体教学第一节会计的概念、职能与目标教学思路本节应以“会计与人类生产管理的的关系”为主线,了解随着人类生产经营管理的发展

2、,会计产生并逐步发展起来,成为一种独立与生产以外的专门职能。在此基础上学习会计的概念与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目标。教学内容一、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人类要生存,社会要发展,就离不开物质资料的生产。人们在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必然关心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即尽可能以小的劳动耗费,取得更大更多的劳动成果,以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要实现这一点,就必须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进行记录、计算、比较与分析,以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用来记录、计算劳动耗费和劳动成果的行为就是会计活动。 并非人类一有生产实践就产生了会计思想和会计行为,它是随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要求而不断产生和完善起来的。最

3、初的会计,产生于人类生活的初级阶段,可追溯至公元前3600年。那时文字尚未产生,会计的形式主要为结绳记事、刻画记事,其作用是记录、计量劳动成果,为其分配服务。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会计从生产生活的附带职能中逐渐脱离出来,具有了独立职能,为产品交换服务,开始比较得失,权衡利弊。随着国家的出现,统治阶级开始管理财政税收,政府会计产生。社会过渡到商品经济社会,尤其是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会计从简单的记录、计量、比较得失,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具有完整方法体系的学科,1112世纪诞生于意大利的借贷记账法成为近代会计的产生标志,并于15-19世纪传遍欧洲大陆。11世纪,阿拉伯数字取代罗马文字,使记

4、账变得清晰;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使意大利沿海城市成为东西方贸易的连接中心;航海业的发展,促使商人们开始进行海上合伙长途贩运;商业贸易对资本的需求推动了借贷活动和银行信用发展。产业革命后会计方法飞速发展。股份公司出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独立的职业会计师出现(CPA)。会计不再局限于为企业主服务,而且要考虑到企业外部利益集团的需要,传统会计产生变革,“财务会计”应运而生,会计核算日益规范,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理论和方法进一步系统化。二战结束后,企业规模加大,生产经营复杂,市场竞争加剧,管理当局要求会计不仅要反映过去,而且要控制现在、预测未来。会计开始参与管理,“管理会计”产生。20世纪203

5、0年代,西方发生严重的经济危机,政府开始加强对经济活动的管制,税收会计和政府会计得以形成。7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经营和跨国贸易的发展,国际会计迅速发展起来。会计电算化的发展也更加的广泛和深入。决定会计发展的6个重要事件 1、意大利商业革命促使了复式簿记的诞生 。2、东印度公司形成了持续经营和会计分期的概念,同时也促使了股份公司的产生。3、英国工业革命成本会计产生,使以商品买卖活动为主的传统会计向以工业化生产为主的近代会计转变。 4、南海公司泡沫揭开了民间审计走向现代的序幕。 5、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公认会计原则的确立;企业会计正式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 6、20世纪末的新经

6、济浪潮与安然丑闻传统的会计确认与计量理论遭遇质疑,会计准则受到全新的挑战 。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已经从简单的记录行为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社会中维系企业、政府和社会之间的一条纽带。我国会计发展滞后的原因:重农轻商,闭关锁国。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总结:1、古代会计阶段特点:单式记账、附带职能、实物和货币计量、官厅会计2、近代会计阶段特点:复式记账、管理职能、货币计量、会计核算方法、企业会计3、现代会计阶段特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会计理论、会计国际化、注册会计师二、现代会计的含义会计是通过专门的方法收集、加工和利用以一定货币单位计量标准来表现的经济信息,对经济活动进行组织、控制、调节和指导,促使人

7、们比较得失、权衡利弊、讲求经济效益的一种管理活动。三、会计目标 会计的目标是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1、总体目标: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益:产出投入2、具体目标: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1)企业内部的会计信息需要(2)企业外界的会计信息需要 会计信息使用者内部管理、投资者(出资人)、债权人、国家宏观管理、其他会计能提供的信息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业绩)、现金流量、其他四、会计的职能会计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功能或能够发挥的作用。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两大基本职能。(一)会计核算 会计核算是通过价值量对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并进行公正报告的工作。简称记账、算账、报账。第一

8、:主要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的经济活动状况。 货币量度:会计主要采用,其他管理部门参考使用; 实物量度:销售、采购、生产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 劳动量度: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主要采用,会计部门参考使用第二: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完整性:所有的会计对象,不能有遗漏; 连续性:会计处理要连续进行,不能有中断; 系统性: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会计处理。第三:要对各单位经济活动的全过程进行反映。 事后核算:定期总结; 事中核算:随时调节; 事前预测:合理预计。(二)会计监督 会计监督是通过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等具体方法,促使经济活动按照规定的要求运行,以达到预期的目的。第一:主要通过价

9、值指标来进行。 第二:要对经济活动进行事后、事中、事前的全过程监督。第三:目的是保证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和合理性。 合法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法规,会计准则等; 合理性:经济活动是否符合客观经济规律和生产经营管理方面的要求。 会计核算职能与会计监督职能之间的关系: 会计的核算职能是会计最基本的职能;其他职能是这一职能的派生。与其他经济管理活动相比,这种核算具有全面性和综合性。 核算为监督提供依据,监督促进会计核算,使核算更有意义。第二节 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教学思路本节介绍的是会计要素的相关内容。讲授中应先从会计对象的内容引出,指出要系统的反应经济业务内容就要对其内容进行分类,这个分类是层层进行的

10、,其最基本分类的结果就是会计要素。对各会计要素要在讲清概念的基础上联系实际说明其特征,并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其内容。重点要讲好资产、收入要素。会计等式应从最简单的基本等式开始,根据收入与费用的特征逐步推出会计六要素的综合等式。证明会计等式的恒等关系不会被经济业务的发生所破坏的过程,是教会学生复式记账思维方式的开始,应在课堂教学中多留时间给学生思考。教学内容会计对象:企业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资金运动会计要素:会计对象的具体化一、会计要素 从会计的角度,对经济活动按其经济特征进行具体分类的项目。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一)资产与权益1、资产。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控

11、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1)资产的特征: 企业所拥有的或所控制的,即拥有产权(所有权)或有支配使用权; 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未来的交易可能形成的资产不能加以确认; 能以货币计量。 (2)资产的分类:1)流动资产:在一年或长于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可以变现或耗用的资产。2)非流动资产(长期资产):流动资产以外的资产,长于一年才能够耗用和变现。企业的资产按流动性不同,可以分为流动资产和长期资产。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和待摊费用等。长期资产,包括长期投资

12、、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2、负债。是指过去交易、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履行该义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负债的特征: (1)负债是过去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现时义务,潜在的义务不能确认为负债; (2)偿还义务的履行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3)负债一定是能够用货币计量的。3、所有者权益。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是资产偿还完负债后的剩余权益。从内容上看,所有者权益包括: 企业投资人投入企业的资本;(本钱) 企业在经营中形成的盈余,即累积资本增值额。(利钱)(二)收入、费用与利润1、收入。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3、包括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他人使用本企业资产的收入 收入的特征: (1)是日常活动中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日常活动: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的而从事的所有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 (2)收入能形成经济利益的流入; (3)收入的形成伴随着资产的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2、费用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流出。 特征:费用是为取得收入付出的代价 经济利益流出 瞬间资产 使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3、利润 利润是指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全部收入减去全部费用的结果。 特征:增加所有者权益二、会计要素之间的关系及会计等式会计等式也称会计恒等式,是运用数学平衡式描述会计对象

14、的具体内容(会计要素)之间数量关系的表达式。资产=权益 =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恒等式)利润=收入费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利润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一)静态会计等式1内容:静态会计等式是指由静态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时点的财务状况的等式。其表达式为: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十所有者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注:因为负债是优先于所有者权益的,所以上述等式不可改写为:资产所有者权益=负债,这样的改写意味着企业所有的资产要先满足所有者的权益,剩余的才是债权人权益负债,这正好颠倒了两者的先后顺序。2含义:静态会计等式是会计的基本等式揭示了在某一特定时日,企业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之间的恒等关系,主要表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体现了同一资金的两个不同侧面的在价值上的恒等关系:资金存在形态(资产)=资金来源渠道(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有一定数量的资产,必然会有相等数量的权益,两者在价值量上是相等的。资产会随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减而成正比例变化。即资产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增加而增加,并随着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而减少。(二)动态会计等式1内容动态会计等式是由动态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组合而成的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会计等式。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必然会取得收入,也会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