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6662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曹刿论战练习题(精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曹刿论战第一部分:基础知识归纳一、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 ,相传是 时期的 所作,是根据史编写的 (体)史书。齐鲁长勺之战是历史上 的著名战例。本文通过对比塑造了曹刿和 两个人物形象。二、 为下面加点字注音。小信未孚( )下轼其辙( )登轼而望之( )望其旗靡( )彼竭我盈( )夫大国,难测也( )三、 找出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小惠未,民弗从也。 通 四、 解释下面的古今词语(1)牺牲玉帛 古: 今: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 古: 今: (3)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古: 今: (4)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古: 今: (5)一鼓作气,再而衰 古: 今: (6)忠之属也 古: 今: 五、 解释下列加点词

2、在不同句子中的意义。故 公问其故( ) 之 故克之( )故逐之 ( ) 忠之属也( ) 肉食者谋之( )六、 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1)肉食者谋之 又何间焉? (3)衣食所安,弗敢专也 弗敢加也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公将鼓之 (7)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 既克 (8)望其旗靡 七、 翻译句子(1)“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2)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3)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4)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曹刿论战 战前准备 小惠未,民弗从也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强调民心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争经过 齐

3、师败绩 鲁军驰之 略写战争取胜原因 三鼓而进 辙乱而逐 分析原因第二部分:阅读部分一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_ , _。_,_,_,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 、 这段文字选自课文_ , 课文则选自_。并填好选文文空。2 、“夫战”中的“夫”读作_,讲作:_3 、给“辙”和“靡”选择正确读音 辙: 靡: 4 、“望其旗靡”中“靡”的意思是: A . 破烂 B . 发霉 C . 倒下 D . 倾斜5 、 解释加点的词: 既 故 鼓 再 盈 逐6 、写出上段文字所包含的成语,并解释其含义。_ _ 7 、 对“夫战,勇气也”理解正确的项 ( ) A .

4、 战争,是要勇敢的。 B . 作战,是靠勇气的 C . 大丈夫打仗,是要有勇气的。 D . 那些人打仗,就是勇敢8 、翻译句子: 故克之:_ _ _ 望其旗靡,故逐之:_ 9 、 “克之”的直接原因是: ( ) A . 一鼓作气。 B . 彼竭我盈。 C .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D . 夫战,勇气也。10 、这个语段的内容可以概括为: ( ) A. 曹刿论述战争争取的原因。 B . 叙述长勺之战的全过程。 C . 论述作战要靠勇气。 D . 交待鲁国战胜了齐国。11、 鲁国战胜齐军的原因,下面有六项备选答案,请结合课文判断哪些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 A . 战前对作战部署谋划得周密

5、。 ( ) B . 战前在政治上取信于民。 ( ) C . 鲁庄公亲自部署指挥战斗。 ( ) D . 军事上采用了后发制人的战略。 ( ) E . 选择了有利于作战的天时、地利。 ( ) F . 详察敌情以后才下令追击。 ( )12 、“彼竭我盈”指什么时候 ?答:_ 13 、“辙乱”“旗靡”是怎么发现的 ?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12分)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迹。公将弛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 ,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6、。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选文节选自课文 ,它记述了我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之一 。(2分)(2)找出选文第一段中的两个错别字,并改正。(2分) 改改(3)在选文中的空白处写出原句。(2分)(4)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鼓靡(5)把句子“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6)概括选文第二段的大意。(2分) 三阅读下面两篇短文,解答第21题至第26题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

7、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 (1)齐人三鼓( )(2)望其旗靡( ) (3)再而衰( ) (4)惧有伏焉( )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的同意思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战于长勺 B 公将鼓之 苛政猛于虎 之虚所卖之 故克之 齐师败绩 C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 D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曹刿认为可以追击齐师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答 _ 四十年春,齐师伐我。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

8、“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选自曹刿论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小惠未徧()小信未孚()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公问其故()望其旗靡()2、用原文语句回答。文中表现曹刿积极“参与”精神的词语是: 文中“忠之属也”具体指的是: 3、请分析“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4、文章结尾一段表现了曹刿哪些方面的才能?5、文中曹刿的形象,令人钦佩。请写出中国近代史(18401949)上,你最崇敬的一位爱国将领,并用一句话加以评价。爱国将领曹刿论战1.同“遍”,遍及(普遍)为人所信服(信服)案件击鼓原因(缘故)倒下2.请见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3.为下文写庄公张本(或“铺垫”)衬托曹刿的远见卓识4.作战中善于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