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66370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市朝阳区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和平街一中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五月线上测试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本试卷共8页。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拍照压缩上交。 一、本大题共12小题。 (一)课内文言文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A. 千乘之国(shng) 失其所与(y) 风乎舞雩(y) 孰与君少长(chng)B. 刀俎(z) 暮春(m) 三子者之撰(zhun) 铿尔(kng)C. 奉卮(zh)酒为寿 按剑而跽(j) 饥馑(jn) 哂之(shn)D. 喟然(ku) 曾皙(x) 肆其西封(s) 舍瑟而作(s)【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字

2、音的辨析和修改的能力。该题对于基础知识掌握的扎实的学生来说这样的题并不难,高考字音考查的对象主要有多音字、形声字和异形(包括形似)同音(包括近音)字三种,所以,平时复习时要注意识记和辨析以上三种字的读音。A项,孰与君少长的“长”读作“zhng”;故选A。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从:跟从B. 居则曰 居:闲居、平时C. 项王、项伯东向坐 东向:面向东D. 若不阙秦 阙:侵损、削减【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的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错误。“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3、跟从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意思是:刘邦第二天早晨使一百多人骑着马跟从他来见项羽。B项,正确。“居则曰”意思是:平日闲居时就说。C项,正确。“项王、项伯东向坐”意思是:项羽、项伯面向东坐。D项,正确。“若不阙秦”意思是: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削减。故选A。3.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莫春者,春服既成B.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C. 沛公奉卮酒为寿D.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常见文言实词的通假的能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声旁的字或者声旁),考生平时要注意积累。题干要求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

4、”。A项,“莫”同“暮”,莫春,晚春;“莫春者,春服既成”意思是:在暮春时节,换上舒适的春装。B项,“涂”同“途”,道路;“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意思是: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C项,没有通假字;“沛公奉卮酒为寿”意思是:刘邦捧上一杯酒向项伯祝酒。D项,“倍”同“背”,背叛,违背;“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意思是:希望你(对项王)详细地说明,我是不敢忘恩负义的。故选C。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 项伯许诺C. 行李之往来D. 约为婚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中古今异义现象的把握的能力。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

5、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A项,“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义:称接待或宴客的主人,或指请客的人;“若舍郑以为东道主”意思是: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B项,“许诺”,古今义相同,都有答应的意思;“项伯许诺”意思是:项伯答应了。C项,“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行李之往来”意思是:出使的人来来往往。D项,“婚姻”,古义:双方约定成为儿女亲家;今义:结婚的事情或男女双方因结婚而产生的夫妻关系;“约为婚姻”意思是:和项伯约定结为儿女亲家。故选B。【点睛】古今异义的变化:词汇的发展,体现在实词上,最显著的就是词义的古

6、今变化。古今词义的差别,因其演变情形的不同,大致有如下几种:一、词义扩大。如,“水由地中行,江、淮、河、汉是也”中的“江”“河”与“淮”“汉”并列,指“长江”和“黄河”。“江”和“河”在古代是专有名词,现在扩大为用于泛指的通名了。二、词义缩小。如,“金就砺则利”中的“金”原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三、词义转移。有的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词义发生了转移,即由表示甲事物变为表示乙事物了。如,“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中的“烈士”,本指有操守有抱负的男子,现在则专指为革命事业献身的人。四、感情色彩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是指地位低下,“鄙”是指知识浅陋,并没有贬义,现在的“卑鄙”则指品质

7、恶劣,已变为贬义词。五、名称说法改变。文言中某些事物的称呼,在现代汉语中已换成另一种说法。只在某些特定的场合或固定短语中还保留着。如成语“目不识丁”现在已改用“眼睛”一词。六、词义弱化。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七、词义强化。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八、褒贬有变。如“爪牙”古时指武臣或得力助手,属于褒义。而现代汉语中的“爪牙”则是“比喻坏人的党羽和帮凶”,为贬义。5.下列两组句子中,对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8、1)且为之奈何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 (2)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六七十,如五六十A. 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如”字不同。B. 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如”字相同。C. 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如”字也不同。D. 两个“为”字相同,两个“如”字也相同。【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核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重点记忆考纲规定的18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带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是否通顺。(1)第一个“为”,介词,对;“且为之奈何”意思是:怎么处理这事呢?第二个“为”,动词,治理;“求也为之,比及三年”意

9、思是:如果由我来治理,等到三年。(2)第一个“如”,连词,表提起另一话题,作“至于”讲;“如其礼乐,以俟君子”意思是:至于这个国家的礼乐教化,就要等君子来施行了。第二个“如”,连词,或者;“六七十,如五六十”意思是:方圆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小国家。两个“为”字不同,两个“如”字也不同。故选C。6.下列语句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现在事情危急,所以幸亏(他)来告诉我。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明天早晨不可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C.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派遣大将守卫边关的原因,是为了特别防备强盗出入。D.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沛公说:“和你比

10、谁年少谁年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注意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子的翻译,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C项,错误。“出入”,偏义复合词,偏指进入。“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意思是:派遣将领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故选C。7.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组是A. 族庖月更刀B.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大王乎C. 吾得兄事之D.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

11、公【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词类活用辨析的能力。文言词类活用主要是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也可以活用。A项,“月”,名词用作状语,每月;“族庖月更刀”意思是:技术一般的厨师每月就得更换一把刀。B项,“当”,动词,抵敌,抵挡;“料大王士卒足以当大王乎”意思是:估计大王的军队能够抵挡住项王的军队吗?C项,“兄”,名词用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吾得兄事之”意思是:我要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D项,“翼”,名词用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意思是:项伯也拔剑起舞,常常张开双臂像鸟儿张开翅膀那样用身体掩护刘邦。故选B。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12、)A. 在孔子的启发下,子路不假思索,抢先回答,反映了子路急躁、坦率、爽快的性格。这种毫不谦让的积极态度与他那充满自信的回答内容相一致。他志向远大,声称能将困于战争和饥荒的大国治理成勇而知义的礼义之邦。B. 刘邦邀请项伯,又是敬酒,又是拉关系,用谎言为自己辩护,企图笼络住项伯,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C. 刘邦回答张良“谁为大王为此计者”的问话时,说是有蠢小子唆使,实际上是他自己的想法。D. 烛之武具有高超的论辩艺术,他在秦伯面前不卑不亢,侃侃而谈,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抓住了秦伯的心理,层层深入,逐步渗透,最终使秦伯心悦诚服。【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筛选并概括文中内

13、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看清题干要求,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将选项与原文进行比较,做好理解分析,找出与原文不符合之处。B项,“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说法错误。此为缓兵之计,“让项伯在范增面前为张良说些好话”与原文不符。根据原文“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可知,是让项伯在项羽面前说自己的好话。故选B。(二)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家世世受射。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从太尉亚夫击吴楚军,取旗,显功名昌邑下,以力战为名。匈奴大入上郡,有数千骑。广之百骑皆大恐,欲

14、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阵二里所,止,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引兵而去。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讷口少言,专以射为戏,竟死。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后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

15、”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乃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谕大也。” (出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删减)9.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专以射为戏,竟死 竟死:竟然因此而死。B. 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 将兵:将领和士兵。C. 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