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981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10-1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无答案)必修.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必修)试题试卷说明:本场考试75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要求。选对得3分,不选、多选、错选均得0分。)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作用力是A只有重力B重力和地面的支持力C重力、地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D地面的支持力和物体对地面的压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越大,它的加速度一定越大B物体的加速度减小,它的速度随着减小C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D加速度为零的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3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必须受到

2、恒力的作用 B物体所受合力必须等于零C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可能变化 D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不变,方向不断改变4.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物体刚下落时,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C下落过程中,物体每秒速度增加9.8m/sD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5.水平地面上有一重20N的物体,已知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1;今要物体沿地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则对物体施加的水平拉力应是A.20N B.2N C.0.2N D.0N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同的B物体运动的方向和受力的方向总是相反的C力是使物体维持运动的原因D力是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原因7.

3、下列关于惯性大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C物体的体积越大,惯性越大 D物体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8.从牛顿运动定律可知,无论怎样小的力都可以使物体产生加速度,可是当我们用一个很小的力去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的桌子时,却推不动它,这是因为 A牛顿运动定律对静止的物体不适用B桌子的加速度很小,速度变化太慢,眼睛不易觉察到C桌子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推力小于桌子受到的摩擦力9.一质点在某段时间内做曲线运动,则在这段时间内,A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也一定不断地改变B速度一定在不断地改变,加速度可以不变C速度可以不变,加速度一定不断地改变D速度可以不变,

4、加速度也可以不变10如图所示,某人由A点划船渡河,船头指向始终与河岸垂直,则小船能到达对岸的位置是A正对岸的B点 B正对岸B点的左侧C正对岸B点的右侧 D正对岸的任意点11图中的圆a、b、c,其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作匀速圆周运动而言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C卫星的轨道可能为c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12如图所示,物体甲、乙质量均为m,弹簧和悬线的质量可忽略。当悬线被烧断的瞬间,甲、乙的加速度分别为 Aa甲g,方向向上,a乙g,方向向下Ba甲g,方向向上,a乙g,方向向上Ca甲g,方向向上,a乙0Da甲0,a乙g,方向向下13下列单位中,哪组单

5、位都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A千克、秒、牛顿 B千克、米、秒 C克、千米、秒 D牛顿、克、米14下列所示的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15对于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相邻、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常数 B任意两个相等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都相等 C从开始运动起,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123D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相等的位移所需的时间之比为1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块,受到一个与水平方向成角斜向下方的力F的作用,物块在水平地面上做始终静止,如图所示如果保持力F的大小不变,而使力F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变小,那么,地面受到的压力N和物块受到的摩擦力f的变化情况是 AN

6、变小,f变大 BN变大,f变小 CN变小,f变小 DN变大,f变大 AB17如图所示,A、B两点分别位于大、小轮的边缘上,大轮半径是小轮半径的2倍,它们之间靠摩擦传动,接触面不打滑,则A、B两点的角速度之比A:B为A1:2 B1:4 C2:1 D1:118一种测定风作用力的仪器原理如图所示,它的细长金属丝一端固定于悬点 O ,另一端悬挂着一个质量为 m 金属球。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当受到沿水平方向吹来的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风力越大,偏角越大。下列关于风力 F 与偏角小球质量 m 之间的关系式正确的是郝双制AF = mgsin BF = mgcos CF = mgtan DF

7、 = mgcot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操运动员双手握住单杠吊在空中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B蹦床运动员在空中上升和下落过程中都处于失重状态C举重运动员在举起杠铃后不动的那段时间内处于超重状态D游泳运动员仰卧在水面静止不动时处于失重状态20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及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此表分析可知A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0.5NB木块受到的最大静摩擦力一定为0.7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相同的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相同的21若火车按规定速率转弯时,内

8、、外轨对车轮皆无侧压力,则火车以较小速率转弯时 A仅内轨对车轮有侧压力 B仅外轨对车轮有侧压力C内、外轨对车轨都有侧压力 D内、外轨对车轮均无侧压力22如图所示,传送带匀速运动,带动货物匀速上升,在这个过程中,对货物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增加B动能不变C重力势能不变 D重力势能减少23伽利略在对力和运动的研究中,构想了理想实验,其科学研究方法的核心是( )A把猜想和假说结合在起来 B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C把提出问题与猜想结合起来 D以上说法均不准确二、填空题 (本大题2小题,共10分)。24 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1)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A平衡摩擦力时

9、,应将重物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本实验中探究的方法是控制变量法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后接通电源D“重物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这一条件如不满足,对探究结果也不会产生影响(2)在以上实验中实验仪器有:砂桶和砂子、小车和砝码、带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和纸带、复写纸片,除了以上仪器外,还需要的仪器有 A秒表 B弹簧测力计 C毫米刻度尺 D天平 E低压直流电源 F低压交流电源 25“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可以采用如图所示的甲或乙方案来进行甲方案为用自由落体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乙方案为用斜面小车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比较这两种方案,_(填“甲”或“乙”)方案好一些,理由是_(2)图

10、丙所示是该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测得每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每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T0.1 s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_;该纸带是采用_(填“甲”或“乙”)实验方案得到的简要写出判断依据_ _三、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1分,解答时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若只有最后答案而无演算过程的不得分)26.质量为5.0103kg的汽车,额定功率为1.5104W,设汽车行驶时阻力恒定。当汽车在平直的水平公路上以10m/s的最大速度匀速行驶时,(1)汽车受到的阻力多大?(2)若此时关闭油门,经40s后,汽车的动能多大?27过山车是一种惊险的游乐工具,其运动轨道可视为如图所

11、示的物理模型。已知轨道最高点A离地面高为20m,圆环轨道半径为5m,过山车质量为50kg,g=10m/s2,求:(1)若不计一切阻力,该车从A点静止释放后,经过最低点B时的速度为多大?(2)当过山车经过圆形轨道最高点C时,轨道对车的作用力为多大?(3)若考虑阻力的影响,当过山车经过C点时对轨道恰好无压力,则在过山车从A点运动至C点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为多大?28如图所示为货场使用的传送带的模型,传送带倾斜放置,与水平面夹角为=37,传送带AB长度足够长,传送皮带轮以大小为=2m/s的恒定速率顺时针转动。一包货物以0=12m/s的初速度从A端滑上倾斜传送带,若货物与皮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5,且可将货物视为质点。 求货物刚滑上传送带时加速度为多大?经过多长时间货物的速度和传送带的速度相同?这时货物相对于地面运动了多远?0BA 从货物滑上传送带开始计时,货物再次滑回A端共用了多少时间?(g=10 m/s2,已知sin37=0.6,cos37=0.8) 江苏省盐城中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物理(必修)试题答题纸(2011.1)一、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二、填空题24、 , 。25、(1) , ;(2) , , 。三、计算题26、27、28、4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