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279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6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2013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2013辽师大附中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 二 语 文 试 题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卷 阅读题(7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到3题(共9分,每题3分)当下,“文化复兴”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若问及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恐怕还真有不少人回答不出来。无疑,谈文化复兴首先要有“文化”,倘若从来一直没有“文化”,又何谈复兴?其次还要考虑,即便有文化,如果这种文化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也难以谈得上复兴。就此而言,中华民族是有资格谈文化复兴的,虽然其始终处

2、于盛而衰、衰而盛的坎坷链条之中,却顽强地保持着文化的连续性。其实对于“复兴什么”的回答,关键取决于怎样理解文化的内涵。前苏联著名社会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把文化一分为三:器物层面,即生产、生活工具层面;组织层面,即社会、经济、政治等制度层面;精神层面,即人的伦理、价值取向层面。若将文化作如是观,那么我们可以知晓,就器物与制度层面而言,我们无需复兴,因为它们早已湮灭于历史的进程中。因此,我们无需复兴诸如独轮车、犁、耙等器物工具,也无需复兴古代的分封制、科举制等组织制度。这样看来,文化复兴就自然聚焦于精神、价值层面了。周易系辞可谓最早对文化进行定义的,“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文主要指的就是精神、价值

3、。客观地讲,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可谓派别纷争、群雄并起。横向看,先秦有儒、道、墨、法、农、阴阳等诸子争鸣,宋代有心学、理学之并列;纵向看,有先秦诸子、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明理学、明清朴学等,思想纷呈。那么到底要复兴哪一派或者哪一段?事实上,我们今天所倡导的文化复兴,既非哪一段,也非哪一派,而主要是复兴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民族精神,复兴的是无数先哲的经历史过滤沉淀下来的智慧精髓。概括起来,我们的文化复兴至少应主要包含以下诸方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厚德载物、有容乃大的包容品质;崇尚团结、维护统一的优良传统;天人合一、物我共存的生态理念;协和万邦、和平相处的政治智慧;鞠躬尽

4、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用人之道;仁爱、中庸的处世智慧;空灵、中和的艺术精神。倘若不明了文化复兴的含义,以为把古人的东西全盘托出重新包装就是“复兴”,势必造成庸俗化理解甚至亵渎文化复兴。当然,文化复兴要继承,更要发展和创造,注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精神。只有把文化理念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传统文化精髓同现实结合起来,在继承的基础上去开拓新的文化空间,我们才能真正达成中华民族文化的伟大复兴。(摘编自社会科学报,郭继民文)1下列关于“文化复兴”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文化复兴虽已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但

5、是人们对复兴什么在认识上普遍模糊。B文化复兴首先要考虑是否有文化,其次还要考虑这文化是否已经中断或早已消逝。C文化复兴中华民族有资格谈,因为中华文化在民族盛衰发展中顽强保持着连续性。D文化复兴无需复兴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的文化,应聚焦于精神与价值层面的文化。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第一段在阐明文化复兴两个重要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文化到底要复兴什么的论题,得出中华民族有资格谈本民族文化复兴的结论。B第二段首先引用马林诺夫斯基的话来解释复兴内涵,然后分析器物层面与制度层面文化无需复兴的原因,最后指出文化复兴方向。C第三段在概述影响中华民族进程的学说的基础上,指出复兴要义是优秀民族

6、精神与先哲智慧精髓,然后阐释文化复兴的主要内容。D第四段在批评把古人东西重新包装的复兴做法之后,指出正确的文化复兴既要继承更要注重创新,然后阐明民族文化复兴的意义。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一个民族只要弄清文化复兴到底要复兴什么,那么这个民族就可以实现文化复兴。B如果按马氏观点将文化一分为三地看待,那么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应有三个层面。C无论是横向还是纵向看本民族精神层面文化,我们的文化复兴选择哪段哪派皆可。D只有在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基础上创造新的文化,我们才能达成民族文化伟大复兴。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新城耿十八,病危

7、笃,自知不起。谓妻曰:“永诀在旦晚耳。我死后,嫁守由汝,请言所志。”妻默不语。耿固问之,且云:“守固佳,嫁亦恒情。明言之,庸何伤!行与子诀!子守,我心慰;子嫁,我意断也。”妻乃惨然曰:“家无儋石,君在犹不给,何以能守?”耿闻之,遽握妻臂,作恨声曰:“忍哉!”言已而没。手握不可开。妻号。家人至,两人攀指,力擘之,始开。耿不自知其死,出门,见小车十余辆,辆各十人,即以方幅书名字,粘车上。御人见耿,促登车。耿视车中已有九人,并己而十。又视粘单上,己名最后。车行咋咋,响震耳际,亦不自知何往。俄至一处,闻人言曰:“此思乡地也。”闻其名,疑之。又闻御人偶语云:“今日劓三人。”耿又骇。及细听其言,悉阴间事,

8、乃自悟曰:“我岂不作鬼物耶?”顿念家中,无复可悬念,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于奉养;念之,不觉涕涟。又移时,见有台,高可数仞,游人甚夥;囊头械足之辈,呜咽而下上,闻人言为“望乡台”。诸人至此,俱踏辕下,纷然竞登。御人或挞之,或止之,独至耿,则促令登。登数十级,始至颠顶。翘首一望,则门闾庭院,宛在目中。但内室隐隐,如笼烟雾。凄恻不自胜。回顾,一短衣人立肩下,即以姓氏问耿。耿具以告。其人亦自言为东海匠人。见耿零涕,问:“何事不了于心?”耿又告之。匠人谋与越台而遁。耿惧冥追,匠人固言无妨。耿又虑台高倾跌,匠人但令从己。遂先跃,耿果从之。及地,竟无恙。喜无觉者。视所乘车,犹在台下。二人急奔。数武,忽自念

9、名字粘车上,恐不免执名之追;遂反身近车,以手指染唾,涂去己名,始复奔,哆口坌息,不敢少停。少间,入里门,匠人送诸其室。蓦睹己尸,醒然而苏。觉乏疲躁渴,骤呼水。家人大骇,与之水,饮至石余。乃骤起,作揖拜伏;既而出门拱谢,方归。归则僵卧不转。家人以其行异,疑非真活;然渐现之,殊无他异。稍稍近问,始历历言其本末。问:“出门何故?”曰:“别匠人也。”“饮水何多?”曰:“初为我饮,后乃匠人饮也。”投之汤羹,数日而瘥。由此厌薄其妻,不复共枕席云。(节选自聊斋志异)4.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3分)A. 守固佳,嫁亦恒情 恒:平常的B. 及细听其言,悉阴间事 悉:熟悉的C. 耿惧冥追,匠人

10、固言无妨 固:坚持D. 投之汤羹,数日而瘥 瘥:病愈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耿十八厌恶其妻子的原因的一组( )(3分)我死后,嫁守由汝,请言所志。子守,我心慰;子嫁,我意断也。家无儋石,君在犹不给,何以能守?惟老母腊高,妻嫁后,缺于奉养。由此厌薄其妻,不复共枕席云。A. B. C. D.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 新城县的耿十八知道自己病危,于是想了解妻子在自己死后的打算。当知道妻子准备改嫁时,他耿耿于怀,含恨而死。B.耿十八起初并不知道自己死去,只觉得出门见了车子,有人让他上车,一起去思乡地,他才怀疑自己成了鬼。C.因为母亲年龄大,妻子如果改嫁将无

11、人照顾,所以耿十八决定出逃。于是登上望乡台后才跟在木匠的后面跳台而逃。D.家人最初看到耿十八复活了,非常怀疑,慢慢观察到他没有异样后,才敢接近询问。而耿十八也在几天后痊愈了。7.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家无儋石,君在犹不给,何以能守? (5分)(2)乃骤起,作揖拜伏;既而出门拱谢,方归。 (5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菩萨蛮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何处望归鞍?春云山外山。梨花新月下。独自烧香罢。惟有梦相寻。惊乌啼夜深。8.请结合对词的理解,谈谈“郎情秋后萧疏叶,妾心陌上悠扬蝶”妙在何处。(6分)9.词的下阕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简要分析

12、。(5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_ ,引喻失义,_ 。(诸葛亮出师表)(2)燕赵之收藏, ,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 ,倚叠如山。(杜牧阿房宫赋)(3),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庄子逍遥游)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陆地上的船谢志强早晨,太阳刚刚升起,他便站在晒谷场上,一只手叉在腰间,一只手一挥,像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他喊:起锚,出航!爹叹了一口气说,疯子的船又出海了。我好奇地望着他。我没见过海,没见过航船。他迎着照进山岙里的阳光,穿着整齐的制服,很威武,很气派。阳光勾

13、勒出他的剪影。晒谷场周围是一块块水田,绿茵茵地连向山岭。接着,他开始踱步。我观察了好些天,他从晒谷场的东头慢慢地走向西头,沉思的样子。晒谷场铺着水泥。我发现,他绝不多走一步,接近晒谷场的边缘,他又折回身,继续走。他的皮肤黝黑,不是山民那种黑。是海风吹出的黑,父亲告诉我。我想象大海无遮无拦的阳光。他走得那么准确。爹说他那条船跟晒谷场差不多大。那么大一条船,我想,一个移动的晒谷场,周围的绿田不是像平静的海水吗?爹说,别去打扰他,可怜的船长。一个失去了船的船长。我对他生出敬意,他的身材魁伟,把那一身制服撑得板板直直,好像挂在衣架上边那样。太阳在不知不觉升起,有一竿子高了,他仍重复着踱步那是他在甲板上

14、散步。我希望他脚下的晒谷场能够航行。他踱步的时候,晒谷场仿佛在飘移。他的制服衣襟在山风里猎猎抖动。可是,天阴下来了,不知哪里钻出来了乌云,发酵似地膨胀,遮住了太阳。他停下脚步,四处张望,甚至,双手圈成两个圆,罩在眼眉前。父亲说那是他的望远镜。爹示意我们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来了,他们想嚷嚷不要出声,其实,我真想赶过去,登上他的船。他举起双臂,说,全体注意,风暴来啦,各就各位,保持航速!我们乐了。他焦虑不安地跑起来,跑到船头晒谷场的东首,他用脚踢踢摊在地上的稻谷,说赶快采取措施,海水漫进舱里了。他开始寻找什么,大概是桶之类的东西,舀海水。他忙乎着踢稻谷,金色的稻谷飞起,我的娘撩起围裙揉在手里,对我的爹说,你去劝劝他,这样糟蹋粮食。他喊:快,水泵,都躲起来干嘛!他四顾着,像是寻找想象中的船员。我们沉不住气了,真想赶过去帮他一把。他冲着我们喊:胆小鬼,你们丢下船逃走呀!你们过来!我命令你们过来。大海可饶不了你们!我瞧了一眼爹。爹低声说:别过去,他疯病发了,发过一阵就会好转呢。我真想过去支援他,他需要帮手。我见他像热锅上的蚂蚁那样,在晒谷场上疯狂地奔跑,我真不忍他那么孤独,可能我们过去,能够安慰他他是我们家族中惟一见过大世面的人物了,我曾替我这个二叔自豪,可是,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