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254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方案】高二语文上册同步创新课堂 第二单元七知能优化训练 大纲人教版.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一、基础知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A渚清沙白(zh)黄鹂(l)映阶碧草(ji)B伯仲叔季(zhn) 霜鬓(bn) 一弦一柱(xin)C喧嚣一时(xun) 惘然(wn) 山居秋暝(mn)D锦瑟(s) 玉簪(zhn) 塞上长城(si)解析:选A。B项“鬓”应读“bn”;C项“喧”应读“xun”;D项“簪”应读“zn”。2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出师一表真名世沛公军霸上 沛公欲王关中B中原北望气如山 吾得兄视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头发上指C项伯杀人,臣活之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 若不阙秦D艰难苦恨繁霜鬓 素善留侯张良万里悲秋常作客 亲贤臣,远小人解析

2、:选D。“繁”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增多;“善”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与交好;“悲”形容词的为动用法,为而悲;“亲”“远”形容词活用作动词,亲近,远离。A项中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B项中均为名词作状语;C项中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3对下列诗句内容、表现手法赏析恰当的一项是()A“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这两句描绘了在一个空荡、寂寥的深山之中,一场秋雨过后更是凄凉肃杀的景色,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B“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诸葛亮的尊敬、仰慕、叹惋之情和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C“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这两句描述了祠中景象,“自”“空”二字写出了凄凉、冷落气氛,嘲讽

3、了哗众取宠的“碧草”“黄鹂”,自然引起下文对英雄的惋惜。D“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两句用工整的对偶句,描绘了诗人戍边的艰苦生活,抒发了豪放、乐观的英雄气概。解析:选B。A.错在“凄凉肃杀”;C.错在“嘲讽”一句;D.并未写“诗人戍边的艰苦生活”,而是形象地概括诗人恢复国土之志。4名句默写。(1)明月松间照,_。(2)_,不尽长江滚滚来。(3)_,长使英雄泪满襟。(4)_,潮打空城寂寞回。(5)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_,_。(6)_,铁马秋风大散关。答案:(1)清泉石上流(2)无边落木萧萧下(3)出师未捷身先死(4)山围故国周遭在(5)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6)楼

4、船夜雪瓜洲渡5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B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解析:选C。A项南海鲛人的故事;B项庄周和杜宇的故事;D项诸葛亮的故事。6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陆游是一位至死不忘祖国统一大业的爱国诗人,他的关山月书愤等作品极富现实主义精神。B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大多深刻揭露“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矛盾,反映人们的疾苦,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感,被称为“诗史”。C李商隐和杜牧是晚唐时期的诗人,李商隐用典精巧,词藻华丽,杜牧以七绝见长,有不少脍炙

5、人口的作品。D唐代诗人辈出,名家众多,世人的评价很高,称李白为“诗仙”,杜甫为“诗圣”,王维为“诗豪”,李贺为“诗鬼”。解析:选D。D项李商隐为“诗豪”。二、阅读理解(一)阅读杜甫的蜀相和陆游的书愤,完成710题。7蜀相是杜甫在成都游武侯祠之后写的,但诗题为什么不是题成都武侯祠而是蜀相?答:_答案:因为诗的主旨是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慨叹自己的壮志未酬。8“书愤”的“愤”由何产生?“世事艰”有何寓意?答:_答案:诗人一生“寄意恢复”,但为朝廷里的投降派所阻,始终未能实现,因而悲愤异常。“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9“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自”“空”二字用语不凡,试结合全

6、诗简析其妙处。答:_解析:“自”“空”写出荒凉之境与寂寞之心。答案:略10两首诗中都体现了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但两者的用意却不尽相同,请结合杜甫和陆游当时的处境简要分析。答:_答案:杜甫当时多病愁苦,到处漂泊,他写诸葛亮是为了抒发自己壮志未酬的苦痛。陆游当时力图恢复,但为投降派所阻,他写诸葛亮是以其自况,以其自勉,表明他至死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1112题。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注:临安春雨初霁创作时间稍后于书愤。陆游被重新起用,赴任之前,先到临

7、安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这首名诗。这时他对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的软弱与腐败,看得愈发明白,对于政治舞台上的倾轧变幻,对于世态炎凉,体会更深了。“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是对家人的告语,化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的诗句。11诗中最能反映诗人孤寂心境及聊以自遣的诗句是哪些?请找出并加以分析。答:_答案:“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写出诗人为排遣胸中郁闷而随意写字、悠闲分茶的生活细节,特别是“闲”“细”二字,寄托了诗人心情的无聊,貌似轻松的情调中寄寓了沉重的郁闷。12“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_答案:诗人反用陆机“京洛多风尘,素衣

8、化为缁”的含意,告白家人,也是告白世人,自己的品格不会受到京城坏风气的影响,从而表明自己不会苟同世俗的坚贞品格。三、语言运用13下面的文字说明了利用“溶瘤病毒”消除肿瘤的过程,请概括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据有关专家介绍:如果将一种经过基因工程加工的“溶瘤病毒”注射入肿瘤部位,病毒就会成千上万地高速复制,最终撑破肿瘤细胞,肿瘤也就溶解了。但也因此使部分肿瘤细胞进入血液,随着循环系统进入其他部位,从而导致肿瘤的转移。此时,如果对病人肿瘤部位加热,人体会大量产生一种叫热休克蛋白的特殊物质。而热休克蛋白可以训练人体免疫系统识别肿瘤细胞,进而在全身“追杀”肿瘤的残部。经过这样一个过程,就能达到消除肿瘤的目

9、的。(1)第一阶段:_(不超过15个字)(2)第二阶段:_(不超过15个字)(3)第三阶段:_(不超过20个字)答案:第一阶段:注射“溶瘤病毒”使肿瘤溶解;第二阶段:加热肿瘤部位产生热休克蛋白;第三阶段:热休克蛋白训练免疫系统消除肿瘤残部。14仿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画线句句式一致。我国古典诗歌内蕴丰富,很能激起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吟咏这脍炙人口的诗句,谁不为春回大地祖国母亲多姿多彩的面貌而自豪?仿写:_答案:示例一:“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读着这优美动人的诗句,哪个浪迹天涯的游子不希望飞回生他养他的地方?示例二:“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背诵着简单如画的诗句,谁不对远方的故土顿生眷恋?- 3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