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52098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 人教新课标版.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济南市12中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期中测试八年级语文试卷注:本试卷笔试部分总分115分,另按全卷书写质量设5分书写分。赋分标如下:使用钢笔或签字笔书写得1分;字迹清楚得1分;字迹工整得1分;字迹美观得1分;文面整洁得1分。题 号1-34-67-1112-1617-2122书写总分得 分得分 评卷人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共4分,每小题0.5分)绯红( ) 咫尺( ) 挑衅( ) 相形见绌( )宽sh( ) p( )美 jin( )默 shn( )笑2. 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笔画清晰地填写相应的诗文名句。(共8分,每小题1分)A. 沉舟侧畔千帆过, 。刘禹锡酬乐天扬

2、州初逢席上见赠B.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C.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D.兴, ;亡, 。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E. 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F. 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G. ,欲上青天览明月。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H. 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3. 名著阅读。(共5分)却说撞出西门,行无数里,前有大溪,拦住去路,那檀溪阔数丈,水通襄江,其波甚紧。到溪边,见不可渡,勒马再回,遥望城西尘头大起,追兵将至。曰:“今番死矣!”遂回马到溪边。回头看时,追兵已近。着慌,纵马下溪。行不数步,马前蹄忽陷,浸湿衣袍。乃加鞭大呼曰:“的卢,的卢!今日妨吾!言毕

3、,那马忽从水中涌身而起,一跃三丈,飞上西岸。如从云雾中起。A.上面选段是三国演义中情节: ;人物是 (2分)B.结合这一情节及其相关内容简要分析文中人物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二、古诗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得分 评卷人4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诗人 。(1分)5.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简洁生动的语言,描绘“转朱阁,低绮户,照

4、无眠”所展现的画面。(2分)6试理解“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含义并说说其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二)【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升序) 【乙】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

5、司业、博士为之师, 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升序)【注释】【县官】这里指朝廷。 日有廪稍之供:天天有米粮供给。廪,粮仓。稍,官府发给的粮食。【葛】夏布,指夏天穿的衣服。 【司业、博士】官名,国子监的老师。 【假诸人】假之于人,向人借。【天质】天资,人的智力 【卑】低下得分 评卷人 7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只画一处)(2分) 无 鲜 肥 滋 味 之 享8. 解释下面句中划线的字。(2分) 媵人持汤沃灌 同舍生皆被绮绣 9下面各项句中划线字

6、“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2分)A当余之从师也 B戴朱缨宝饰之帽C岂他人之过哉 D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1. 从学习的角度,谈谈上面两段文字给你的启示。(2分) 三、现代文阅读(32分) 阅读下面的两篇文章,分别回答文后的问题。(一)饮食不宜过烫 关于饮食,专家们经常用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忠告我们:“口腔食道都怕烫,热饮热食有损伤。上皮增生会恶变,吃饭喝汤不要忙。”果真如此吗?这要先从温度谈起。温度对人具有诸多微妙作用。生命在进化中都有自身最适合的温度,进化程度越高,要求最佳适宜温度越严格。人体体温在3

7、7度左右时,代谢活动处于最佳状态,人体细胞对高温的耐受性比低温差。热对肿瘤细胞也产生微妙的生物学作用,许多试验证明,肿瘤细胞的致死温度临界点为42.5度43度,在此温度范围内,延长加温时间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由此产生了温热疗法治疗肿瘤。但是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就是说有可能某些黏膜上皮的肿瘤是“烫”出来的。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这些地区都是我国食管癌的高发区。当然,肿瘤的发生原因复杂,并非单一因素,流行病学调查,

8、太行山区成为食管癌高发区除热食外,还与饮食特点如粗、快、硬等有关。研究发现,人体在37度左右的情况下,口腔和食管的温度多在36.5度37.2度,最适宜的进食温度在10度40度左右,一般耐受的温度最高为50度60度。当感到很热时,温度多在70度左右。经常热食的人,在温度很高的情况下也不觉得烫,但是在接触75度左右的热食、热饮时,娇嫩的口腔、食管黏膜会有轻度灼伤,灼伤的黏膜表层会及时脱落、更新,基底的细胞会迅速增生、更新、补充、,久而久之,增生的细胞速度如异常加快或在不良刺激下发生变异,最终产生不良后果。另外,由于黏膜在热刺激不断增加的情况下会增厚,增厚的黏膜受热刺激反应会越来越不敏感,加之食管黏

9、膜的神经反射本来就很迟纯,这样会越来越不怕热,越不怕热会越敢吃烫的东西,而吃得越烫,口腔黏膜会越增厚。如此恶性循环,人会不由自主地接受越来越严重的灼伤刺激。这种刺激带来的损伤还有可能引起久治不愈的食管炎,这种食管炎有时伴有间变细胞,有人提示这有可能是癌前病变之一。研究人员发现,食管癌往往合并有食管炎,食管炎往往比食管癌早10年。热饮热食 与肿瘤的发生有关, 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也不利。食物太烫,在口腔存在时间偏短,刺激唾液分泌减少,以及唾液与食物混合过程不充分,这不利于饮食的消化吸收。另外,温热刺激能掩盖味觉的充分体验,往往难以细细品味各种食物的美味。饮食过烫,不论从防癌或一般饮食卫生角度看,都属

10、于不良的生活习惯。应努力纠正,尤其是那些有食管贲门癌家族史的人,更应早日改弦易辙。12、通读全文,说一说“热饮热食”对人体有哪些危害?(3分)13、分析本文第一段的表达作用。(2分)14、阅读文章第三段,说一说下面句中的划线词语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流行病学调查发现,一些地区的食管癌、贲门癌、口腔癌又可能与热饮热食有关。15、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说明第三段中划线句的表达作用。(3分)我国新疆哈萨克族居住的地区喜欢饮用热奶茶,一日数遍;东南沿海潮汕地区的居民喜喝“功夫茶”,且要趁热饮用;太行山区的人们习惯于趁热喝大碗粥。16、文章第五段中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依次是: 、 。(2分)(二

11、)玉米人 (迟子建)(17分)(1)有一天,在离我家很近的中山路上,我遇见了一个卖玉米的人。他占据着很好的地段,背靠着沃尔玛超市和工人文化宫,在过街天桥下,用一个铁皮箍起的炉子,烤着玉米。玉米被竹签穿着,一穗穗地横在炭火上。他似乎患了伤风,不时地抽着鼻子。他的生意真不错,烤好的玉米很快被路人买了去,他便剥了新的玉米,接着烤。在他旁边,摊开着一个大网袋,那里面装着至少上百穗的玉米。(2)我不爱吃烤玉米,想买他几穗生的,回家去煮。我指着他烤着的玉米问:“多少钱一穗?”(3)“一块五”,他转动着竹签,头也不抬地说。(4)“我想买四穗。”我说。(5)他抬起头,问了句:“你能吃了四穗?”(6)“我要买生

12、的,回家去煮。”我说。(7)他抽着鼻子,很干脆地说:“不卖!”(8)我以为他怕我跟他讲价,于是安慰他说:“我买生的,也按一块五一穗的钱给你。”(9)“那也不卖!”他坚决地说。(10)这让我大惑不解。我开导他:“你卖熟的才一块五,而我买生的是一样的价,省了你的炭火,还省了你的力气,你怎么算不过来账?”(11)一听我嘲笑他不会算账,他沉下脸,指着我庄严地说:“卖给你生的,那些要吃烤玉米的人,要是不够吃了怎么办?”(12)天哪,竟然是这理由!我在心底嘀咕着,掉头而去。到了中山路与革新街相交的路口,我碰到了另一个烤玉米的人。这次,我以熟玉米的价钱,顺利地买了几穗生玉米。摊主显然明白这买卖划得来,很高兴

13、,他笑着对我说:“吃好了再来啊。”(13)我提着生玉米向回走的时候,又遇到了那个不卖给我玉米的人。我站定了,示威性的,晃悠着手中的玉米。他在招揽生意的时候,看到了我,也看到了那兜玉米,他张大了嘴,很惊恐的样子,好像我提着的,是颗手雷。他别过身去,连打了几个喷嚏,然后回过头来,接着烤他的玉米,那么的安闲,那么的从容。(14)夏季过去了,街上烤玉米的人都不见了。有一天路过天桥,在苍茫的暮色中,我忽然想起了那个烤玉米的人,想起了他清瘦而黧黑的脸,以及他灵活地转动炭火上的玉米时的知足的神态。我忽然觉得他是一个身上洋溢着神灵之光的人。他为了一个信念,或者说是一种责任,拒绝唾手可得的利益,他这种固执,难道不可贵吗?(15)我想好的写作者就应该像那个玉米人那样,可以笨一点,可以放弃一点现实的利益,可以甘心承受因坚持自己的信仰而带来的生意上可能的冷清。我愿意做这样一个玉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