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718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25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新人教版(精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2019 年八年级语文下学期综合检测卷一 一、诗歌鉴赏(4 分) 1(4 分 )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诗歌题目中“酬”的意思是,“乐天”指的 是。 (2) 诗中多处写到数字,请结合诗句内容,举一例说说它的作用。 (3) 根据你对诗歌的理解,结合字体特点及书写内容,说说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哪一幅更符合 诗句表达的情感。 2 二、文言文阅读(35 分 ) 2(17 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诫

2、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 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 于王子期, 俄而与子期逐, 三易马而三后。 襄主日: “子之教 我御,术未尽也?” 对日:“术已尽,用之则过 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 远。今君后则欲逮 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 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选自韩非子喻老) 【注】御:驾驭车马。易:更换。过:问题,过错。调:协

3、调。逮:赶上。诱: 引导。 (1) 解释下列语句中画线字的意思。 非学无以广才 3 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2) 用现代汉语翻泽下面的句子。 非淡泊无以明志。 俄而与子期逐。 (3) 根据上下文意思,用“ / ”给下列句子断句,标出两处。 先 则 恐 逮 于 臣 夫 诱 道 争 远 非 先 则 后 也 (4) 结合诫子书中的相关内容,分析赵襄主驭马落后的原因。 (5) 源于诫子书中的“宁静致远”为不少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作为勉励自 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幅是行书,笔画洒落有致,风格秀逸多姿。 4 B.第二幅是隶书,结构古雅端整,笔意朴实淳厚。 C.第

4、三幅是篆书,横笔蚕头雁尾,线条匀净修长。 D.第四幅是楷书,形体方正端庄,结构严谨有度。 3(6 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香菱听了, 喜的拿回诗来, 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 又读两首。 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宝钗道:“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他算账去。你 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香菱笑道:“好姑娘,别混我。”一 面说, 一面作了一首, 先与宝钗看。 宝钗看了笑道: “这个不好, 不是这个作法。 你别怕臊, 只管拿了给他瞧去,看他是怎么说。 ”香菱听了, 便拿了诗找黛玉。黛玉看时, 只见写道是: 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 诗人助兴常思玩

5、,野客添愁不忍观。 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 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 黛玉笑道:“意思却有,只是措词不雅。皆因你看的诗少,被他缚住了。把 这首丢开,再作一首,只管放开胆子去作。” 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也不入,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 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诧异。李纨、宝钗、探春、宝玉等听得此信,都远远的站 在山坡上瞧看他。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 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我就听见他起来了,忙忙碌碌梳 了头就找颦儿去。一回来了, 呆了一日, 作了一首又不好,这会子自然另作呢。”宝玉笑道:

6、“这正是地灵人杰,老天生人再不虚赋情性的。我们成日叹说可惜他这么个人竟俗了, 谁知到底有今日。可见天地至公。”宝钗笑道:“你能够像他这苦心就好了,学什么有个不 成的。”宝玉不答。 (1) 根据课文内容,概括香菱学诗的过程。 先是; 5 其次是; 最后是。 (2) 结合课文内容,说说课文中的林黛玉有怎样的特点。 (3) 阅读选文,分析并指出香菱第一首诗的不足之处。 (4)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为什么? 6 (5) “宝钗道: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这句语言 描写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6) “只在池边树下, 或坐在山石上出神, 或蹲在地下抠土皱一回

7、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 这段文字属于什么描写?表现了什么? (7) 你觉得香菱学诗对你有什么启发? 4(12 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各题。 袁家渴 记 柳宗元 由冉溪西南水行十里,山水之可取者五,莫若钴鉧潭。由溪口而西陆行, 可取者八、 九,莫若西山。 由朝阳岩东南水行至芜江可取者三莫若袁家渴。皆永中幽丽奇处 也。 楚、越之间方言,谓水之反流者为“渴”。渴,上与南馆高嶂 合,下与 百家濑 合。其中重洲小溪,澄潭浅渚,间厕 曲折。平者深黑,峻者沸白。舟行若穷,忽 又无际。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其旁多岩洞,其下多 白砾。其树,多枫楠石楠、楩槠樟柚。草则兰芷。又有异卉,类

8、合欢而蔓生胶葛水石。每 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 众草,纷红骇绿,蓊葧香气;冲涛旋濑,退贮溪谷;摇扬 葳蕤,与时推移。其大都如此。余无以穷其状。 永之人未尝游焉。余得之,不敢专也,出而传于世。其地世主袁氏,故以 名焉。 (选自柳河东集) 7 【注】袁家渴( h):水名。出永州市南门约五华里,在南津渡对面有个沙沟湾村,村前 “澄塘浅渚”,水阔洲重,以关刀洲最大,长约100 米,宽 27 米,洲旁有奇形怪状的石岛。 南馆高嶂:袁家渴发源处的高峰。百家濑:水名。重洲:重叠的洲,河流中泥沙淤积 而成的小块陆地。间(ji n)厕:夹杂着。掩苒:轻摇小草。蓊葧(wng b)浓郁。 (1) 解释文中画线

9、的词。 舟行若穷 类合欢而蔓生胶葛水石 永之人未尝游焉 故以名焉 (2) 翻译句子。 有小山出水中,山皆美石,上生青丛,冬夏常蔚然。 (3) 请你用三个“ / ”给第一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 由 朝 阳 岩 东 南 水 行 至 芜 江 可 取 者 三 莫 若 袁 家 渴。 (4) 本文第三段从哪三个方面描写了袁家渴之美? (5) 小石潭记一文中与本文第四段中画横线的句子意思相近,也写出了作者离开的原因 的句子是:,。 (6) 选文是柳宗元写的“永州八记”之一,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你认为“永之人未尝游焉。 余得之, 不敢专也, 出而传于世”这句话表面上是说面对美好的山水景物,永州的人不会欣 赏,

10、实际上表达作者怎样的感叹? 8 三、默写 (4 分 ) 5(4 分 )清明,“万物清洁而明朗”,是一年之中最好的时节。古往今来,书写清明的诗 词有很多,请你调动积累,写下这样两句连续的诗(或词) 句:,。 四、现代文阅读(15 分 ) 6(15 分) 阅读最苦与最乐中的几段文字,完成各题。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 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 多作分外希望),虽失意不苦;老、死乃是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 么苦。 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

11、重担 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答应人做一件事没有办,欠了人家的钱没有还, 受了人家的恩惠没有报答, 得罪了人没有赔礼,这就连这个人的面也几乎不敢见他;纵然不见他的面,睡在梦里, 都像 有他的影子来缠着我。为什么呢?因为觉得对不住他呀! 因为自己对他的责任,还没有解除 呀!不独是对于一个人如此,就是对于家庭、对于社会、对于国家,乃至对于自己,都是如 此。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我对于他便有了责任。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 到的, 我对于这件事便有了责任。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 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

12、于自己加一层责任,有了这责任, 那良心便时时刻刻监督在 后头。 一日应尽的责任没有尽,到夜里头便是过的苦痛日子;一生应尽的责任没有尽,便死 也带着苦痛往坟墓里去。这种苦痛却比不得普通的贫困老死,可以达观排解得来。所以我说 人生没有苦痛便罢;若有苦痛,当然没有比这个更重的了。 翻过来看, 什么事最快乐呢?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 说得好,“如释重负”;俗语亦说,“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人到这个时候,那种轻松愉 快,真是不可以言语形容。责任越重大,负责的日子越久长,到责任完了时,海阔天空,心 安理得, 那快乐还要加几倍哩!大抵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人生须知道有负责任 的苦处,

13、才能知道有尽责任的乐处。这种苦乐循环,便是这有活力的人间一种趣味。却是不 尽责任,受良心责备,这些苦都是自己找来的。一翻过来,处处尽责任,便处处快乐;时时 尽责任,便时时快乐。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孔子所以说,“无入而不自得”,正是这种作 用。 (1) 解释文中画线的词语。 失意:。 如释重负:。 (2) 9 按要求摘取原文词句填空。 贫而不苦的原因:; 失意不苦的原因:; 老、死不苦的原因:; 人生真正的痛苦源自:; 人生最大的快乐是:。 (3) 上面三段文字可分为两个部分。请说出这两个部分分别论述的观点。 第一部分(段):。 第二部分(段):。 (4) 第段文字运用了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其

14、作用是:。 (5) 第段中所说的“海阔天空,心安理得”表现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 (6) 痛苦与快乐,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古往今来,许多哲人志士写下了忧国忧民、以天下为 己任的名言。请你写出这类名言中的任意两句。 五、语言表达(8 分) 7(8 分 )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家的发展与变化,学校组织全体师生参观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 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下面是一位同学所写观后感中的一段文字,其中有两个 字有错误,请找出来并改正;画线的成语也有一处运用不当,请找出来。 展览综合运用了图文、视频、实物、模型、互动体验等形式,集中展示了我国五年来在各方 面获得的辉煌成就,令人目不暇接。科技新成果成

15、为此次展览的亮点之一,从升空的“北 斗”、飞弛的“复兴”到探海的“蛟龙”,从量子卫星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 科学家对工作的精益求精使我国在科技领域取得重大突破。置身其中, 国家大相胫庭令我倍 感娇傲与自豪。一种为国家发展、民族复兴努力学习的愿望在我内心油然而生。 (1) 字:改为,改为 成语: 10 六、名著导读(14 分) 8(10 分) 名著阅读。 (1) 鲁迅先生十分喜爱梅花,曾请人刻过一枚“只有梅花是知己”的印章,他的启蒙老师 寿镜吾先生也爱梅花,书屋的后园就植有几株腊梅,为少年鲁迅的书塾生活增添几分趣味。 我们学习过鲁迅叙写这段往事的作品是,这篇文章收录在他 的散文集中。 (

16、2) 同学们读完鲁迅先生的散文集中的作品,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是他们做的读书笔记, 其中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A.在鲁迅先生唯一的回忆散文集中,共收录了他的十篇散文。比如:父亲的病琐 记故乡无常等文章,就属于其中篇目。 B.藤野先生中,写仙台医专日本“爱国青年”寻衅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 那些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面目,也写出了作者“弃医从文”的原因。 C.狗猫鼠童年的“我”清算猫的罪行有: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 够了,才吃下去;它与狮虎同族,却时而一副媚态。 D.五猖会一文写的是童年的“我”回忆儿时参加迎神赛会的场景,描写细致生动, 再现了浙东风俗一片欢乐的景象,抒发了“我”参加五猖会高兴激动的心情。 E.狗猫鼠阿长与山海经二十四孝图这三篇文章中都提及了“长妈 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