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646190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建立作者名称:陈菡班级名称:会计10904指导老师:程德兴长江大学管理学院会计系2012年5月3日目录第一章 财务会计的发展及定义21.1财务会计的发展21.2财务会计的定义3第二章 建立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必要性32.1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解决的问题32.2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42.21构建财务会计体系离不开法律的督导作用42.22震惊业界的安达信事件4第三章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6第四章 财务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7第五章 会计环境变革与会计理论创新8附录9【摘要】经济的发展必然使会计理论体系相应发展,实践出真知;同时会计理论体系的成型也指导了会

2、计工作。时代变更,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鲜血液。比如电子科技的发展,电算化也在会计工作中得到普及。又比如,人力资源的不可计量却因人力资源的重要性被会计理论研究提上日程。【关键字】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 会计理论随时代发展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 accounting theory system was completed which introduce our accounting work. When we step into a new era of knowledge , accounting theory system must be

3、indulged into new blood. Such as , computer was universally used in account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esource has been focused on.第一章 财务会计的发展及定义 1.1财务会计的发展 为了控制生产和管理经济,人类社会很早就出现了一项记录和计量数据与信息的活动。我国早在“西周”就出现了会计一词。会计活动也仅仅局限于记账、算账、报账,查账。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日益扩大致使经营管理的迅速发展,使现代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明显分离,发展为相对独立的两门学科管

4、理会计和财务会计。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分支,其本质都是经济信息系统。只是财务会计是一种社会化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外部关系人提供信息服务,而管理会计是一种个性化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各个层次的委托人服务。由于财务会计侧重于披露,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和最终编制的财务报告必须符合财务会计准则并且还要接受注册会计师的审阅,存在很强的严密性。本文侧重于讨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1.2财务会计的定义 财务会计的定义是什么?我国著名会计学家葛家澎教授的定义最为详尽:财务会计是在继承传统会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会计分支,它基本上是一个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它立足于企业,面向市场。财务会计着重按

5、企业外部信息使用都的需要(用于评估企业的业绩和做出多种经济决策),把企业视为一个整体,以各国(各地区)的财务会计准则或公认会计原则(GAAP)为指导,运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程序,提供关于整个企业及其分部的财务状况、经营业绩、现金流量等方面的财务报表和有助于使用者做出决策的其他财务报告。对财务报表,应由独立公正的注册会计师进行审计;对其他财务报告,在必要是则由注册会计师或外部其他专家进行审阅。第二章 建立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必要性2.1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可以解决的问题实践决定认识,认识指导实践。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随着会计学的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实践。第一,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6、的建立可以帮助我们研究更加科学更加合理更符合国情的财务会计准则,预测实务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更好地完成实务,解决实务中的问题。第二,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建立有利于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众所周知,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是会计理论体系的一个分支。理解好财务会计,必然有助于理解和研究进而构建会计理论体系。第三,在面临社会环境、经济环境不断发生变化的今天,一个完整系统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可以帮助我们把控住财务会计最本质的东西,比如网络的发展,人力资源会计的新兴研究都不会影响财务会计理论的本质,只可能在局部做一些微调。第四,美国财务会计理论是各国效仿的对象,但是中国经济发展程度与美国的不尽相同,使我们不能照搬照抄,所

7、制定的理论必须符合国情。这样,才能更有效的指导本国的实践。2.2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完善是个不断完善的过程2.21构建财务会计体系离不开法律的督导作用除了会计工作内部的监督以外,会计工作离不开法律的督导和监督。同时,我们也可以根据以披露的法律事件,不断发现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完善会计理论体系,保证把一切可能发展为犯罪行为的错误做法扼杀在摇篮里。2.22震惊业界的安达信事件 安达信在其于2002年倒闭前,是和普华永道、毕马威、安永、德勤比肩的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在2001年10月16日,当天股市收盘之后,安然发布了第三季度财报。其中有一项是公司一次性冲销了高达逾10亿美元的税后投资坏账

8、,这笔巨额坏账是在安然和两家关联公司的交易中形成的,并且这两家公司都由安然首席财务官法斯特管理。因而,证券分析师们当天就此质询安然,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则第二天就进入对安然的调查。安然的内部交易和财务造假黑幕就此揭开。此前的3年中,安然虚增盈利5亿多美元,少列债务6亿多美元,虚增股东权益则达数十亿美元。一个多月,安然股价从近40美元自由落体式地跌到4美元。11月底,安然申请破产保护。 而在调查安然的同时,美国监管部门的司法利剑也指向了安达信。安达信公司1985年成立伊始就为它做审计,安然一半的董事与安达信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甚至首席会计师和财务总监都来自安达信。从安然案爆发的半个月时间,安达信

9、竟销毁了数千页安然公司的文件,直到11月8日收到美国证交委的传票后才停止销毁文件。2002年3月,美国司法部以妨碍司法公正对安达信提起刑事诉讼,理由是该公司在安然丑闻事发后毁掉了相关文件和电脑记录,从而开创了美国历史上第一起大型会计行受到刑事调查的案例。同年6月,安达信被美国法院认定犯有阻碍政府调查安然破产案的罪行。安达信就此宣告倒闭,正式遁迹于其从事了近90年的会计审计业。这不得不让人们开始思考会计诚信的问题,并且由此引申出如何完善会计理论中的监督模块,才能规避诸如此类的安达信事件。 第三章 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想要了解我国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就必须先了解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从而

10、以此为基础完善我国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下面我们可以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逻辑起点的讨论作一个简单的历史回顾:1、第一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刚刚应势分离为两门独立学科不久,对逻辑起点的认识只能停留在很模糊的阶段。2、第二阶段是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末,以会计假设作为会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时期。由会计假设中得出基本原则,再由基本原则中得出具体的准则或指南。3、第三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到现在,以会计目标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构建的逻辑起点时期。这是因为会计假设为逻辑起点的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研究缺乏客观性而遭到了强烈的反对。而以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研究可以增强会计准则的客观性和

11、科学性。 目前我国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逻辑起点处在争论的探索中,主要就是会计本质起点论和会计假设起点论的争论。两者的区别在于,会计本质起点论是一种自然属性的抽象概括,不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那么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就必然会滞后于实践。而会计假设起点论则正好相反,它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但是不能得到符合逻辑的推理。我的观点偏向于会计本质起点论,因为财务会计有很强的准则性,我们不能凭会计假设随意制定准则。会计本质起点论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强有力的框架,在后面的研究中我们可以侧重解决如何达到使理论指导实践,不滞后于实践的问题。只有合理选择好了财务会计的逻辑起点,我们才能合理构建财务会计理论体系。 第四章

12、 财务会计理论的组成部分财务会计理论体系通常包括财务会计假设、财务会计目标、财务会计要素、会计信息要求、财务会计基本程序和方法这样几个部分。1、 财务会计基本假设指的是那些来自特定的市场经济环境并对会计系统的运行和发展具有制约作用的基本前提与条件。它是会计准则建立的基础和约束条件。我国的会计准则确定了四项基本假设: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会计主体假设的含义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界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和会计信息的范围。持续经营假设是指在可预见的未来除非存在明显的反证,否则,都将假设一个主体的经营活动是连续下去的。会计分期假设是指一个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

13、为地划分成一个个首尾相接的、等间距的时间“间隔”。货币计量假设是指会计信息系统主要提供的是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信息。2、 财务会计目标。顾名思义,就是为为什么要提供会计信息,向谁提供会计信息,提供哪些会计信息。根据我国准则的规定,我国财务报告的目标是一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二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3、 财务会计要素。这是建立在会计目标和会计基本前提基础之上的,分别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六个要素。可以有效反映企业账务状况和经营成果。4、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是对企业财务报告中所提供的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要示,是使财务报告中所提供会计信息对使用者决策有用所应

14、具备的基本特征。包括有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5、 财务会计基本程序。 第五章 会计环境变革与会计理论创新在现阶段,会计环境的变革体现在多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一是主体多元化,尤指我国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二是计算机网络化。三是会计对象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更为精准的目标,产生了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这就要求我们突破原有的会计假设构建新的会计信息机制。四是国际市场的发展,企业的生存产生了新的趋向,并且引起了一系列新的会计问题。五是人力资本化。人在生产要素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传统的会计理论中,人力资源是不可计量的,但由于人现在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要求我

15、们拓展全新的领域来研究,人力资源会计就是一个全新的领域。根据上述环镜的变化,理论的创新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着手进行:一是会计目标的创新。二是会计假设的创新。三是会计要素的创新。四是会计报告的创新。附录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何以只能“纸上谈兵”20世纪80年代初人力资源会计引入我国,目前,正处在介绍国外研究成果、探讨学科内容及其实用性的阶段。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以及加入WTO后国际国内对人才竞争的加剧,我们已经无法回避人力资源价值管理方法即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与实施。这既是对传统体制下把“人力”仅仅作为成本费用观点的突破,更是确立人力资源的价值与投资的关系,从而实施对人力资源的成本和价值确认、计量和记录。 知识经济的蓬勃兴起带来了会计理论开发的巨大突破,由此产生了人力资源会计这一新型的会计分支。人力资源会计自60年代提出至今已有几十年了,中外学者对此作了许多有益的研究与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与成果。然而,步入90年代,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却停滞不前,发展缓慢,至今未形成较为完善的科学体系,还停留于“纸上谈兵”,无法付诸于实践。究其原因,在于会计界至今尚未确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尤其是确认、计量和报告理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从人力资源成本的内涵看,对“人力资源”的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