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46554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250 大小:1.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250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250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250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250页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2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2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培训体系)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校本培训视野中的教师研究摘要基于教师研究的校本培训作为一种“生态”模式,将有力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师开展研究的具体分工有:从事件研究到问题研究;经验总结研究与经验移植研究;试验研究。教师开展研究的必要条件是:教师对自身角色的重新认知、教师要重视理论的作用、学会反思和合作,重建新型的学校文化。关键词校本培训 教师发展 行动研究 学校文化当前,新一轮课程改革即将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这场改革的前途将会如何?是否真正成为推动学生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契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基于教师角色转型和职业生活方式改变的教师专业力量的兴起:教师要努力转变传统的改革的“保守者”、课

2、堂教学的“日常操作工” 、教师培训中的“被培训者”、学校教育中的“被管理者” 的角色,重建其学校生活中的主体地位,努力走上自我更新的专业发展之路。而以基于教师自我反思研究与合作互助研究相结合为手段、以塑造协作性学校文化为内涵的校本培训将成为教师开展对话、谋求发展的支撑平台。一、转向“基于研究”的校本培训英国课程论专家斯坦豪斯(L.Stenhouse,1975)在阐述“教师研究者”的概念时论道:所有的课程研究和设计,都是建立在课堂研究的基础上,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教师的工作。因此,“没有教师的发展就没有课程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钟启泉教授在论及教师专业发展问题时也明确指出:学校教育的成功取决于三

3、个要件:“硬件、软件、人件”。所谓“人件”就是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条件;教师的素质及其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动力是全部教育问题的核心。那么,教师的发展之路该如何迈步?我们所面对的现实窘境是:被各级各类师资培训部门视为当然、几乎是麻木地、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的,以文本知识为内容、以课堂讲授为形式、远离受训教师教育教学实际的教师培训,对受训教师专业的发展助益甚微。教师培训向何处去?究竟应当怎样做才能真正提高受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每一个有责任心的、不愿对教师培训抱任务观点的、不愿看到教师培训成为劳民伤财的欺人之举的教育工作者,都应当认真反思、努力作为。近年来,受国际

4、教育研究风气的影响和国内教育改革需要的推动,我国教育理论界和广大中小学逐渐兴起对“校本培训”的研究和关注。校本培训,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师培训模式,它是一种为了促进基于教师专业持续发展的学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如发挥校外专家理论引领、经验提升的作用;强调教师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建立积极的专业学习和问题解决的伙伴关系等。),由任职教师所在学校规划实施,主要以学校为基地进行的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形式。作为一种以现场培训为主要方式的教师在职培训策略,它的基本理念是:培训中应突出教师的主体地位,重视教师的实践知识,最好的教师培训是教师的自我培训;其目标就是教师隐性知识显性化

5、,把专家的教育教学理论与自己教育教学的实践经验进行充分的整合,进行持续的对话,在提升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理性的同时,发展出教师个性化的教育教学理论;其主要途径是结合受训教师和学校教育教学实际情境,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融为一体。校本教师培训模式体现了这样一种思想:“教师的劳动成果不仅要体现在学生的发展上,还要体现在自身的专业成熟中。”它把培训渗透到教师真实的教育教学情景和过程中,实现了教师培训的基层化、全程化和全员化。校本培训将大大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激发教师的职业热情和创新精神,改变教师的角色认知和自我观念,不断增进教师的自我效能感,满足教师个人发展的需要,实现其人生价值;同时作为一

6、种“生态”模式,它也将促进学校充分挖潜,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整体发展。二、校本培训中教师开展研究的三种方式20世纪中期以来,教育理论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观念:教学研究不应只是教学研究专家的专利,从事教学实践的教师也应该从事教学研究,教学研究应该成为教师专业内容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同时,相对于“理论研究”来说,“实践研究”,因其大大缩短了“教师”与“研究”、“实践”与“理论”之间的距离,正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包括广大的教师)的关注,学校探究文化也在逐步形成和发展。校本培训中让教师开展实践研究将推动教师走上自主发展的道路。现在学校中课题式研究的最大弊端就是:形式上的“包办”,过程上的“非参与性”、“非合

7、作性”,目的上的“贴标签式”和“功利性”。事实上,教师的研究有自己的理念与准则,应该将教学研究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制来对待、来运作,引导教师走一条有别于学院式科研的研究之路:鼓励教师针对自身教育教学中情境性、具体性、个别性问题开展教育行动研究;教师的研究成效主要表现为研究过程的体验,现实问题的解决,个人实践知识的更新,自身专业素质的提高,绝不仅仅表现为研究文本。仅就文本形态的成果也同专家学者的论文、报告有所不同,它重在描述分析案例,讲述自己的故事,记录自己反思、改进教学工作的历程。(一)从事件研究到问题研究借鉴医疗、法律和军事上的病例研究、案例研究和战例研究 ,我们可将学校场景中的事件研究

8、分为两类:教例研究(教育方面,针对班级管理方面的事件及问题)和教历研究(针对课堂教学方面的事件及问题)。1教例研究产生于行动研究实践中的“教例研究”,目前正成为中小学教师教育研究登堂入室的捷径。参与研究的教师首先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往往是反映教育实践矛盾性、复杂性,包含当事者困惑、疑虑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以记叙文的形式写成“教例”;进而围绕教例展开集体研讨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形成“教例研究报告”;最后,通过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教例研究”的基本环节是:教例描述教例分析教例归纳新教例的创设专题研究(问题研究)。(1)“教例描述”。写作要

9、求:事件经过详实;写出教师本人的原始想法;用具体事实表达教育效果。(2)“教例分析”。课题组围绕教师提供的教例展开研讨,各组员从个人的理论背景出发,以批判的眼光对教例中的教育措施、教育思想和教育效果进行分析、阐述。提供教例的教师,在吸纳课题组讨论意见的基础上,形成议论文式的“教例分析报告”。教例分析报告写作的一般格式:问题的发现与界定;问题成因或症结的分析,即通过调查、咨询或文献研究查明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的解决,包括提出解决问题的设想和方案,方案的实施,搜集系统的证据说明教育措施的具体效果 ;反思与讨论,即自我反思,与同事的讨论,吸纳他人的意见。教例分析报告撰写者在界定问题的性质,分析问题的

10、成因,推断问题解决的措施,说明教育效果等各个环节,都会在知识、能力等方面受到挑战,从而激起了理论学习、交流互动、合作探讨的需要。而每一份教例分析报告的最后成形,都需通过集体讨论和个人修改的多次发复。(3)教例归纳。把反映同类问题的教例放在一起,引出专题,如师生关系、教育机智、班风建设等。(4)问题研究。个案归类之后就可进行专题研究(论文研究)了。其写作格式为:一、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原因;二、迄今为止关于解决此问题的探索(有哪些比较好的做法、效果如何);三、有待解决或值得思考的问题。实践表明,教例研究在充分尊重和吸纳教师已有的实践经验的同时,也唤醒了教师的问题意识、研究兴趣和教育热情,从而推动教师

11、跨上通向教育研究殿堂的第一个台阶。2教历研究“教历”的 提出受到“病历”的启发。病历是医生把病人陈述、临床检查、化验等资料,按一定形式写下的医疗记录。病历因其完整地记录了对病人诊疗、观察的全部过程,而成为检查医疗质量、总结治疗经验的重要依据。“教历”不同于“教案”,它是“教案”(一般仅限于课堂教学的准备性方案)的扩充,包含了为一般教案所忽略的“教后记”(记录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对原有计划的变更、遇到的突发事件及处理情况、自己通过施教所获体悟等内容)。教历可成为教师总结与积累经验、发现问题的凭依,同时也成为教师认识自己及自己教学实践的重要资料。(1)一份完整的教历包括如下几项内容:一、背景:任教

12、者姓名、记录时间、科目与专题、任教班级、学生人数、记录所包含的时间跨度(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个月等等)等。二、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标、内容、材料、方法等。三、进程描述:一是过程实录;二是时间分配(各个教学环节实际所用的时间)记录;三是调整记录(教师根据教学进展情况,临时改变计划,对教学内容、方法、步骤等所作的调整及其原因。);四是课堂管理与辅助教学行为记录(课堂问题行为管理、师生情感互动)。四、课后反思(同行评议、自我反思)教师在教学之后,就要把已经完成的教学过程当作认识对象,并根据来自多方面(学生、同行、研究人员等)的信息,对之作出批判性的思考和评价,如本课的教学目标达成度如何?在教学中

13、意识到什么不足,从中悟出什么道理?这些个人体悟是否与现有的某一教学理论存在联系等等。教历中有关教学过程的记载,有详式和略式两种。详式可以借助音像手段录制、或听课老师详细记录、或通过课后回忆来整理。虽然详式比较费时费力,但由于客观、完整地反映了教学过程,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略式主要记录实际教学过程与教案设计的差异,教学中的灵感、教学机智、感悟等。(2)教历研究的变式: 一、背景及问题(如以前某一堂课是怎么上的?你认为有待改进之处是什么?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某一环节,如课堂提问、导入等)二、设计(针对问题尝试新的教学设计)三、实施四、反思(评价新、旧教学设计所带来的不同课堂教学效果)(二)经验总结

14、研究与经验移植研究;1经验总结研究:我们教师对“经验总结”并不陌生,并多有尝试。“经验总结”一般只是感性经验的粗加工,它以具体实践事实为基础,采用罗列事实,叙述已发生的现象和过程状况以及体会,通过简单的比较、分类等分析方法,对事物在形式上的、现象方面的共同普遍特征进行初步的抽象和概括,一般只能认识个别事实、表面现象(外部的因果关系)。 如果说经验总结只是在经验思维水平上进行的话,那么,经验总结研究,是在理论思维水平和实践验证基础上进行的。它是研究者在经验思维水平的总结基础上,运用一系列的概念、判断和推理等理性方法,舍去细枝末节而抽象出其中共同的本质、内在机制和规律,同时通过实践的再次验证。经验

15、总结研究示例:鄞州董玉娣中学数学教改经验一、问题的提出二、收集有效解决教与学中主要问题的针对性措施1.进行教学调研 2.深入课堂听课 3.采用其它特殊的调查方法三、筛选经验四、实验验证五、组织论证与写出研究成果2、经验移植研究经验移植研究就是把别人的经验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分析、理解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的过程,它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经验移植研究的步骤:一、充分准备(自己设计相应的教学方案,确立听课的研究主题)二、实录点评(尽可能完整地记录教学的主要环节和现场个人领悟:师、生活动;教学媒体;各环节教学时间;特色点评。)三、对比研究(经验移植的关键一步是通过对比来判别不同教学设计、

16、不同教法的高下优劣,寻找适合自己的经验知识。)四、及时讨论(课后与授课者或听课同行的讨论可开阔思路、加深领会。)五、积累资料(将听课中最重要的收获梳理成文。)经验移植研究的具体开展,除了现场听课以外,还可观看授课录象制品、阅读“教案选编”等。这种研究方式如与经常性的教研组教研活动相结合,对促进教师间的智慧共享和教研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三、试验研究试验研究事实上是一种“前实验设计”,它不对试验对象进行分组,对其它无关变量也缺乏控制,但它是实验设计的重要元素。试验研究一般步骤:(一)提出行动依据:实践中的问题;选择该专题的优势条件;3、重要性及意义等。(二)目标:中心目标;具体目标;试验假设(三)行动:试验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