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64557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数学复习点拨 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逻辑联结词相关知识小结一、学习目标(1)了解“或”“且”“非”的复合命题的构成;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教学重点: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教学难点:对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的理解二、知识精讲(一) 逻辑联结词1逻辑联结词:“或”“且”“非”这些词就叫做逻辑联结词。2简单命题: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3复合命题:由简单命题与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 常用小写的拉丁字母p,q,r,s,表示命题故复合命题有三种形式:p或q;p且q;非p4逻辑联结词“或”“且”“非”与集合的“交”“并”“补”的关系:复合命题的构成与集合理论之间的关系 (1)复合

2、命题 p或q 设命题p所述范畴记为集合A 命题q所述范畴记为集合B 则复合命题:p或q所述范畴对应于集合AB,韦恩图如图1 (2)复合命题p且q 设:命题p所述范畴记为集合A 命题q所述范畴记为集合B 则复合命题:p且q所述范畴对应于集合AB,韦恩图如图2(3)复合命题:非P设命题P所述范畴记为集合A,全集为U,则复合命题非P所述范畴对应于集合CuA。韦恩图如图3 应用:命题:非(P或q)对应于集合Cu(AB)。而(非P)且(非q)对应于集合(CuA)(CuB),由集合理论德摩根律: Cu(AB)=(CuA)(CuB),可以清楚看到,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非(P或q)(非P)且(非q)的正确

3、性。例1、将命题:若x+y0 则x0或y0改变成否命题。解:其否命题为:若x+y0 则x0且y0例2、将命题:“菱形的对角互相垂直平分”改变成逆否命题。解:其逆否命题为:对角线不垂直或不平分的四边形不是菱形。(二)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1“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 p非p真假假真 2“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pqp且q真真真真假假假真假假假假3“p且q”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可以用下表表示:pqP或q真真真真假真假真真假假假 注:1像上面表示命题真假的表叫真值表;2由真值表得:“非p”形式复合命题的真假与p的真假相反;“p且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真时为真,其他

4、情况为假;“p或q”形式复合命题当p与q同为假时为假,其他情况为真;4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1)把复合命题写成两个简单命题,并确定复合命题的构成形式;(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三、难点分析关于非命题问题1: 怎样构造简单命题的非命题?非命题也叫命题的否定。非命题与原命题的真值相反。原命题为真,非命题为假;原命题为假,非命题为真。对量词和判断词的否定:判断词“是”的否定是“不是”;“有” 的否定是“没有”;“存在”的否定是“不存在”。量词“所有”的否定是“不所有”即“有的”;“每一个” 的否定是“至少有一个不”; “都是”的否定是“不都是”即“至少有一个不

5、是”;“都不是”的否定是“不都不是”即“至少有一个是”。对单称命题的否定只要直接否定判断词。如“3是正数”的非命题就是“3不是正数”。对全称命题的否定在否定判断词时还要否定全称量词变成特称命题。对省略全称量词的全称命题要补回全称量词再否定。如“整数是有理数”就是全称命题“所有整数都是有理数”;它的非命题是“有的整数不是有理数”对特称命题的否定要否定特称量词变成全称命题。如特称命题“有的实数的平方不是正数” 的非命题是“所有实数的平方都是正数”;命题“所有的分数都是无理数”的非命题是“有的分数不是无理数”。问题2: 怎样构造复合命题的非命题?对复合命题的否定:“两个命题的或命题”的否定是这“两个

6、命题的非命题的且命题”;“两个命题的且命题”的否定是这“两个命题的非命题的或命题”。例如“3 1或 2 5或 25或 21”的非命题是”35且21”。该结论的逻辑表达式是:(1) 非(p或q)(非p)且(非q) (2)非(p且q)(非p)或(非q),这其实就是逻辑运算的摩根律;可用真值表证明如下:(1)非(p或q)(非p)且(非q)命题p命题qp或q非(p或q)非p非q(非p)且(非q)TTTFFFFTFTFFTFFTTFTFFFFFTTTT(2)非(p且q)(非p)或(非q)命题p命题qp且q非(p且q)非p非q(非p)或(非q)TTTFFFFTFFTFTTFTFTTFTFFFTTTT3 复

7、合命题“若P则q”形式的否定。 “若P则q”型命题的否定实质上较复杂,但在中学数学里所研究的命题都是具有实质性蕴涵关系的命题,是具有真假性的命题,不能区分真假性的命题不作研究。“若P则q”的否定命题真值性与命题“P且非q”相同,故是等价命题。我们就此认为:命题”若P则q”的否定为“P则非q”,且习惯表达为“虽然P,却非q”的形式,或是“尽管P,然而非q”. 4 含量词命题的否定。 数学命题中出现“全部”、“所有”、“一切”、“任何”、“任意”、“每一个”等与“存在着”、“有”、“有些”、“某个”、“至少有一个”等的词语,在逻辑中分别称为全称量词与存在性量词(用符号分别记为“ ”与“ ”来表示)

8、;由这样的量词构成的命题分别称为全称命题与存在性命题。那么它的否定又怎么样? 在具体操作中就是从命题P把全称性的量词改成存在性的量词,存在性的量词改成全称性的量词,并把量词作用范围进行否定。即须遵循下面法则:否定全称得存在,否定存在得全称,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肯定. 由此看来,要准确表达含量词命题的否定,就要求我们掌握好一些词语的否定如下表: 词语: 是 一定是 都是 大于 小于 且 词语的否定: 不是 一定不是 不都是 小于或等于 大于或等于 或 词语: 必有一个 至少有n个 至多有一个 所有x成立 所有x不成立 词语的否定: 一个也没有 至多有n-1个 至少有两个 存在一个x不成立

9、存在有一个成立 5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的区别。 命题的否定与否命题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其理由:一,任何命题均有否定,无论是真命题还是假命题;而否命题仅针对命题“若P则q”提出来的。二,命题的否定是原命题的矛盾命题,两者的真假性必然是一真一假,一假一真;而否命题与原命题可能是同真同假,也可能是一真一假。原命题“若P则q” 的形式,它的否定命题在前面已讲过,命题”若P则q”的否定为“P则非q”,且习惯表达为“虽然P,却非q”的形式,或是“尽管P,然而非q”.;而它的否命题为“若非P,则非q”,(记为“若p,则q”)即是说既否定条件又否定结论。四、范例分析:例1写出下列命题的否定命题与否命题。并判断其

10、真假性。 (1) 若xy,则5x5y。 (2) 正方形的四条边相等。 (3) 已知a,b为实数,若+ax+b0有非空实解集,则-4b0。 解:(1)的否定: 若xy,则5x5y。 假命题 否命题:若xy 则5x5y。 真命题 (原命题为:若xy则 5x5y。真命题) (2)的否定:存在一个四边形,尽管它是正方形,然而四条边中至少有两条边不相等。假命题 否命题:若一个四边形不是正方形,则它的四条边不相等。假命题 (原命题是真命题) 。 (3)的否定:存在两个实数a,b,虽然满足+ax+b0有非空实解集,但使-4b0。假命题 否命题:已知a,b为实数,若+ax+b0没有非空实解集,则-4b0。真命

11、题 (原命题为:对任意的实数a,b, 若+ax+b0有非空实解集,则-4b0真命题) 例2 已知.设函数在R上单调递减.不等式的解集为R.如果和有且仅有一个正确,求的取值范围.分析 此题虽是一道在老教材之下的高考试题,但揭示了“解不等式”一类高考试题的命题方向.在新教材中,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和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与集合运算、命题判断都有一定联系,属于对于学生提出的基本要求内容的范畴,本题将这几部分知识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方法掌握的同时,考查了学生命题转换,分类讨论等能力,在不同的方法下有不同的运算量,较好地体现出了“多考一点想,少考一点算”的命题原则.解答:函数在R上单调

12、递减,不等式的解集为R函数在R上恒大于1,函数在R上的最小值为,不等式的解集为R,即,若正确,且不正确,则;若正确,且不正确,则;所以的取值范围为.例3 已知条件和条件,请选取适当的实数的值,分别利用所给的两个条件作为A、B构造命题:“若A则B”,并使得构造的原命题为真命题,而其逆命题为假命题.则这样的一个原命题可以是什么?并说明为什么这一命题是符合要求的命题.分析 本题为一开放性命题,由于能得到的答案不唯一,使得本题的求解没有固定的模式,考生既能在一般性的推导中找到一个满足条件的,也能先猜后证,所找到的实数只需满足,且1即可.这种新颖的命题形式有较强的综合性,同时也是对于四个命题考查的一种新

13、尝试,如此命题可以考查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符合当今倡导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向.解答 已知条件即,或,或,已知条件即,或;令,则即,或,此时必有成立,反之不然.故可以选取的一个实数是,A为,B为,对应的命题是若则,由以上过程可知这一命题的原命题为真命题,但它的逆命题为假命题.例4 已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分析 本题实为上一命题的姊妹题,将命题的表述重心移至充要条件,使用了学生较为熟悉的语言形式.充要条件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概念,新教材将这一内容的学习放在第一章,从而也可能利用第一章的知识内容来命题考查这一概念.本例是一道揉绝对值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的求解与充要条件的运用于一起的较好试题,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数学符号,规范数学学习行为,否则连读题审题都感困难.解答 由得,由,得,即,或,而即,或;由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知,设A=,B=,则有A,故且不等式中的第一、二两个不等式不能同时取等号,解得,此即为“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时实数的取值范围.以上各例,意在表明“解不等式”一类的命题可以有哪些形式上的更新和内容上的变化.结合简易逻辑的概念和集合的语言来命题,借助集合的运算性质和四个命题的关系来作答,是以上命题的共同特征,在求解时则主要以化归思想为解题切入点.复习中对于此类问题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