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

上传人:xyz****21 文档编号:13664210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25.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_2020年高中地理第2章城市与城市化第3节城市化课下跟踪检测新人教版必修2(精编)(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第三节城市化 课下跟踪检测 (2019金华十校联考) 读某国 19602017 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完成12 题。 119801990 年期间该国出现( ) A快速城市化B 逆城市化 C虚假城市化D 郊区城市化 219602017 年期间,该国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是( ) A19601970 年B 19701980 年 C20002010 年D 20102017 年 解析: 第 1 题,由图可知该国从1960 年至 2000 年期间, 城镇人口比重虽有变化但整体 较高,均在77% 以上,说明该国应该是发达国家,1980 年至 1990 年期间该国城镇人口比重 略有下降,说明此期间该国出现

2、逆城市化,导致城镇人口比重降低,B正确。第 2 题,该国 在 19602017 年期间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最快也就是图示中斜率最大的部分,结合图示可知 是 2000 年至 2010 期间, C正确。 答案: 1.B 2.C (2019金华十校联考) 读“改革开放40 周年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比较示意图”,回 答 34 题。 3图示时期内,表述正确的是( ) A1980 年,世界城镇化水平约为40% B2010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首超世界 C我国城镇化增长速度略慢于世界 2 D世界乡村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在增加 4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比城镇突出,主要原因不包 括( ) A城乡经

3、济不平衡 B农村经济的发展 C农村养老负担加重 D人口迁移的年龄结构 解析: 第 3 题,图示曲线分别表示中国城镇化水平、中国与世界城镇化水平的差距变化 幅度,负值表示低于世界城镇化水平数值。图示时期内,1980 年,中国城镇化水平比世界 城镇化水平低20% ,世界城镇化水平约为40% ,A正确。 2010 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持平, B错误。我国城镇化增长速度略快于世界,C 错误。城市化水平提高,世界乡村人口的比重 在减少, D错误。故选A。第 4 题,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明显 比城镇突出, 主要原因包括城乡经济不平衡,农村经济的发展, 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外迁,

4、包括 A、 B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农村养老负担较轻,不包括C,故选 C。 答案: 3.A 4.C (2019浙江选考 ) 城市是一定地域的社会、经济、 文化中心。 衡量城市发展水平可以用 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射能力四个指标来测量,指数越高 相应的实力越强。下图为我国四个中心城市发展水平图。据此完成56 题。 5综合衡量,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是( ) A B C D 6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优势的城市是( ) A B C D 解析: 第 5 题,由材料可知,人口与经济规模、交通枢纽等级、创新带动能力、文化辐 3 射能力四个指标的指数越高相应的实力越强,读

5、图分析得出,城市的四个指标是最高的, 因此判断城市发展水平最高。故答案选D。第 6 题,读图分析可知,和在创新带动能 力指标上是最高的,说明两城市在高新科技发展方面更具有优势,故答案选C。 答案: 5.D 6.C (2019泉州检测 ) 中国与印度都是发展中国家,也是人口大国。下图显示1901 年以来 中国和印度人口规模和城镇化率变化。据此完成78 题。 注:中国 1949 年以前的数据来源于中国人口史。因缺乏1921 年和 1941 年的数据, 用 1928 年和 1937 年的人口总数替代,1949 年以后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年鉴( 不 包括港澳台地区) 。 7与中国相比,1991 年

6、以来印度 ( ) A流动人口少 B人口增长速度慢 C人口增长模式进入现代型 D城镇人口数量增长多 8印度城市化( ) A速度一直比中国慢 B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C水平始终比中国低 D总体上水平低,速度慢 解析: 第 7 题,由图示可以看出,1991 年以来,中国城市化水平高于印度,总人口比 印度多,流动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中,流动人口数量比印度多,A正确;印度总人口比中国 少,但人口增长速度比中国快,B错;印度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中国为现代型,C错; 中国总人口多,且城市化率增速较印度快,所以城市人口数量增长比印度多,D错。选 A正 确。第 8 题,由图示可以看出,1961 年到 1981

7、年间,印度城市化水平比中国高,发展速度 比中国快;印度城市化水平在2011 年之前处于30% 以下,是城市化的初级阶段;印度城市 化总体水平较低,发展速度慢。选D正确。 答案: 7.A 8.D (2019黄陵中学检测) 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指将城市道路两侧的绿化带和中间隔离绿 化带设计成低于道路表面50300 毫米, 能有效将道路上灰尘和雨水收集进道路两边的绿化 带。如图为武汉市某区为打造海绵城市而建造的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照片。据此回答9 10 4 题。 9设计绿化带下沉深度,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是( ) A地势起伏 B降雨量及降雨强度 C土壤入渗率 D绿化带面积 10武汉市打造下沉式道路绿化带的

8、主要目的是( ) A补给地下水,缓解水资源紧张状况 B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C增加空气湿度,调节城市气候 D削减路面径流,缓解城市内涝 解析: 第 9 题,由材料分析可知,下沉式道路绿化带是一种生态环保的雨水渗蓄设施, 由于各地气候差异,降雨量、土壤渗透系数的差异,各地设计下沉标准也因地制宜,降雨是 主导因素,降水多少直接影响绿化带下沉深度,故答案选B。第 10 题,武汉市夏季降水量 大,“看海”现象时有发生,城市排水系统有待改善,所以武汉打造海绵城市,建造下沉式 道路绿化带的最主要的目的是防止城市内涝,故答案选D。 答案: 9.B 10.D (2018全国卷 ) 大别山区某国家

9、级贫困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 包地农民、 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 的加工企业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如图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 此完成 1112 题。 5 11与县城相比, 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 ) A基础设施较完善B 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D 更易招募劳动力 12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 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 A从事商业活动B 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D 扩大种田规模 解析: 第 11 题,与

10、县城相比,中心集镇等级要低,所以基础设施相对较差,A 错误; 中心集镇的交通落后于县城,人群的消费量和消费能力低于县城,市场并不优于县城,B错 误;中心集镇的经济水平落后于县城,资金较县城不足,C错误;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距 乡村近, 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可优先获得农民就业的青睐,从而更易招募农村 劳动力, D正确。 故选 D。第 12 题,“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可以满足本地务工务农 兼业农民的需求,在村务农、 在中心集镇务工,所以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农民务工务农兼 顾。居住城镇更易方便从事商业活动;为方便留守子女上学,需要就近居住在学校附近;扩 大种田规模需要居住在乡村。故选C

11、。 答案: 11.D 12.C (2019江苏卷 ) 城市不透水面是指阻止水分下渗到土壤的城市人工地面。下图为“某城 市不同年份不透水面比例分布图”。读图完成1314 题。 131989 年到 2015 年间,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距市中心( ) A10 15 千米B 15 20 千米 C20 25 千米D 25 30 千米 14不透水面增加可能导致该城市( ) 地下水位上升地表气温升高生物多样性增加地表径流增多 A B C D 解析:第 13 题,据图可知, 该城市不透水面比例变化最大的区域应当是1989 年与 2015 6 年曲线差值的最大区域,从图中可以看出变化最大的区域距离市

12、中心大致为1520 千米, 因此正确答案选择B。第 14 题,据材料可知,城市不透水面会阻止水分下渗,因此会导致 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径流增多,影响水循环环节。城市广场、建筑、道路等设施 在内的城市下垫层代替了大自然原有的森林、绿地和田野, 形成了“城市荒漠”,野生动植 物逐渐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减少以致濒临灭绝。不透气的地面很难与空气进行热 量、水分的交换,同时会改变城市水生生态系统,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使植被对空气的温 度、湿度的调节能力变差,且由于硬化地面的高反射率,使它在大量吸收、储存了太阳辐射 热之后,又将热量反射释放出来,使城区的温度比郊区和乡村高23 , 产生“热

13、岛现象”。 正确,错误。选C。 答案: 13.B 14.C 15读“世界城乡人口数量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_,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 为_ 。 (2) 城市化的主要表现有_ ;其中主要标志是 _。 (3) “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是_ 国家,主要原因是 _ 。 (4) 比较两类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城市化进程特点 解析: 本题重点考查城市化的主要标志、“二战”后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 不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据图分析,2000 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11 亿,发展中 国家城市人口总数约为20 亿。“二战”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的主要原因、不 同国家城市化进程的特点,只要基础知识扎实,不难解答。 答案: (1)11 亿20 亿 (2) 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和城市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7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3) 发展中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迅速发展, 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经济畸形发展, 城市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4) 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 城市化进 程特点 起步晚,目前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 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起步早,目前发展速度较慢,城市化 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