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

上传人:9786****8129 文档编号:136635311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80 大小:49.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80页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80页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80页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80页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8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评报告书(18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吉安市餐厨垃圾处理中心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吉安市东井冈水电有限公司评价单位:江西晨晓环保有限公司编制日期:二二年四月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目 录概述11、项目由来12、工作过程23、项目政策及规划相符性2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35、主要结论41 总论51.1 编制依据51.2 评价目的与原则81.3 功能区区划101.4 评价等级111.5 评价范围141.6 环境影响评价因子筛选161.7 评价标准161.8 环境保护目标211.9 评价重点与评价路线232 工程概况252.1 流域

2、及水电规划概况252.2 项目建设过程回顾262.3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272.4 工程规模及特性272.5 枢纽布置及主要建筑物352.6工程占地与迁移人口安置383 工程分析393.1 政策及规划相符性分析393.2 建设项目取用水的合理性、可靠性分析523.3 工程分析543.4 水库淹没与生产安置情况调查613.5现有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情况613.6 项目现存问题及整改建议643.7 项目周边环境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应对674 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684.1 流域环境现状684.2 工程影响区域环境现状764.3 环境质量现状评价814.4 生态环境现状评价89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95

3、.1 水文情势及泥沙的影响分析995.2 水环境影响分析1045.3 环境空气影响分析1095.4 声环境影响分析1095.5 固体废物影响分析1095.6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1125.7 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1185.8 社会环境影响分析1215.9 土壤环境影响分析1235.10 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1246 环境保护措施1266.1 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1266.2 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1276.3 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306.4 环境空气保护措施1326.5 声环境保护措施1326.6 固体废物处置措施1336.7 地下水环境保护措施1356.8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1366.9 景观、文物与

4、其它设施保护措施1376.10 环境保护措施汇总1377 环境风险分析1417.1 风险调查1417.2 环境风险潜势初判1417.3 评价工作等级及范围1417.4 环境风险识别1427.5 风险事故情形分析1427.6 环境风险评价与分析1427.7 环境风险防范措施与对策1517.8 环境风险应急预案1528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548.1 环境管理1548.2 生态与环境监测1579 环保投资概算与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09.1 环保投资概算1609.2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6010 评价结论与建议16310.1 工程概况16310.2 工程合理性分析16310.3 环境现状评价结

5、论16410.4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6510.5 环境保护措施16810.6 环境管理与监测16910.7 环境风险分析16910.8 环境影响综合评价结论17010.9 建议171附件:附件1 委托书;附件2:备案文件;附件3 营业执照;附件4 土地文件;附件5 吉安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整治未履行审批手续农村水电站项目的通知,吉市发改交能字201864 号;附件6 原水电站批复;附件7 水电站更名证明;附件8 取水许可证;附件9 水资源论证批复;附件10 吉安市青原区生态环境局关于富田水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吉青环评字201928号;附件11:监测报告;附件12:技术咨询会

6、专家组意见及修改清单;附图:附图一 项目位置地理图附图二 项目大坝及电站总平面示意图附图三 项目与周边敏感保护目标位置关系图附图四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五 富田水流域规划电站图附图六 项目区地表水功能区划图附图七 青原区生态空间红线保护图附图八 富田水流域已建水电站与自然保护区及省级森林公园位置关系图附图九 项目区生态功能区划图附图十 项目区水文地质图附图十一 项目区土壤类型分布图附表:附表1:大气环境评价自查表附表2:土壤环境评价自查表附表3:地表水评价环境自查表附表4:环境风险评价自查表附表5: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V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概述1、项目

7、由来东井冈电站(原名东井冈一级电站)位于东固畲族乡六渡村,于1976年开工兴建,1977年5月投产运行。电站坝址以上流域面积19.6km2,主河道长度18.0km,河道平均坡降12.3。电站为渠道引水式水电站,最大水头226m,最小水头214m,平均水头220m。总装机容量2630kW(实际仅发1000kW),保证出力1200kW,设计年平均发电量450万kWh,年利用小时数4000时。电站建成投产初期,机组就运行不正常,各项技术经济指标不能达到设计水平。当时技术落后,设计可供选择的机组型号少,是套用QJ-W机型,其参数、性能和效率与目前先进的水轮机设计制造技术存在较大差距。随着时间的推移,该

8、水电站的建构筑物、机电设备和金属结构不同程度的老化失修,严重影响机组出力和安全运行。特别是近几年来,该水电站的运行情况每况愈下,严重威胁设备和人生安全。为保证电站正常、安全运行,合理利用水能资源,提高电站运行效率和发电效益,对电站进行增效扩容改造是必要的。2016年6月吉安市水利局以吉水利建管字2016174号对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进行了批复。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位于东固水主流,处于青原区东固乡境内,距离青原区城区城约90km。本次改造工程主要为电站装机规模由原来1260kW(2630kW)增效扩容为1600kW(2800kW),工程利用原电站的大坝及引水隧道

9、,对部分设施进行改造:拦河坝靠进水闸一侧新建冲沙闸一座及压力管道进行重新修建;对厂房进行重新修建;对发电机组设备及相应辅助设施的更新,总装机容量扩大为1600kW(2800kW)。本项目为不完全年调节水利水电工程,以水力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水库正常蓄水位503.7m,总库容为0.1万m3,电站装机容量1600kW,多年平均发电量515万 kWh,年利用小时数3216h。本工程现有改造建设已完成,且稳定运营多年,但未办理相关的环保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生态环保部的关于建设项目“未批先建”违法行为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相关解释,本项目虽然不用追溯“未批先建”

10、违法行为,但是仍违反环保设施“三同时”验收制度。建设单位目前首先须完善环境影响评价手续,而后再根据环评报告和环评批复要求,组织进行项目环保设施的“三同时”验收。2、工作过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江西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等有关规定要求,本水电站项目需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通过对该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现状调查及分析项目建成后对环境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提出控制污染的措施,以满足国家和地区的环境保护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为此,项目建设单位于2019年10月正式

11、委托江西晨晓环保有限公司进行“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在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对项目进行了调研、现场勘察和资料收集等工作,并对项目周边环境现状进行监测。在以上基础上,根据国家和地方的有关法规、建设方提供的相关资料,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结合工程性质、污染特征和区域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分析预测工程产生的环境影响,并结合现有水电站的经验提出可行有效的环保措施,编制完成了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3、项目政策及规划相符性(1)本项目为水电站建设项目,行业类别属于D4412水力发电,属于鼓励类产业;吉安市水利局于2016年

12、6月以“吉水利建管字2016174号”批复了青原区东井冈水电站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初步设计报告,项目的建设符合地方产业政策。(2)项目建设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风景胜区条例的规定;符合当时的国家能源发展规划;与江西省生态功能区划具有较好的协调性。本项目为已建的东井冈水电站,是富田水流域梯级开发中重要一级,本项目与流域水电规划相符。本项目为水利水电开发,属于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符合青原区的产业发展布局,符合青原区城市总体规划要求。(3)青原区水利局于2019年3月委托环评单位开展青原区富田水流域综合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在规划方案中,明确了本项目属于富田水支流东固水干流上现有的电站之一。本项目评价范围内

13、未发现古树名木,项目施工期已完成,不涉及植被的破坏;项目评价区内无地表水或地下水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项目设置有生态基流下泄口,在加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的前提下,项目的建设符合规划环评审查意见的要求。(4)根据国家和地方对于小水电项目清理整顿要求,本项目于1976年开工建设,1977年5月开始投入试运营,因各种原因未依法履行环评手续,本项目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未造成生态环境严重破坏,且项目未处于国家或地方规定的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或缓冲区,亦不在各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曾明确要求拆除的项目范畴之内。本项目不属于清理整顿要求中的拆除类项目。本项目属于整改类项目,建设单位应依法办理相关环评和环保验收等手续,

14、并且按照本环评报告提出的整改要求对项目进行整改,符合地方环保的监管要求。(5)本项目位于青原区东固乡六渡村,根据青原区生态红线图,本项目不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范围内。项目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其建设是与江西省生态保护红线相符的。根据环境质量现状资料,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具有相应的环境容量。项目三废均能有效处理,不会降低区域环境质量现状;本项目建设不会对当地环境质量底线造成冲击。项目运行过程无工业废水、废气的产生,用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来发电,减少了燃煤发电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因此本项目建设不会造成水、气等资源利用突破区域的资源利用上线。本项目为水电站项目,属于城市基础建设项目,符合青原区富

15、田水流域综合规划,以及规划环评报告书的审查意见的要求,不属于国家和地方对于小水电项目清理整顿要求中的拆除类项目,故本项目不在负面清单内。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由于本项目是建设完成并稳定运营多年的项目,因此,本项目对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简要回顾,重点是评述项目目前现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程度,并在报告中指出项目目前存在的环保问题,提出合理可行的环境保护措施,指导项目在后续运营管理中落实各项环保措施,减免各种不利影响,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从而促进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1)施工期环境影响回顾及遗留环境问题本项目施工期已经结束,施工期的环境影响已经结束。环评不再对其施工期环境影响进行分析,主要回顾其施工期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分析是否存在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环保行业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