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

上传人:1516****951 文档编号:13663344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南安全技术职业学院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 Technology论 文 题 目:浅谈施工用电事故的原因,危害以及预防学 生 姓 名: 专 业 班 级: 指 导 老 师: 系主任(院长): 评 阅 人: 2011年 5 月摘 要浅谈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危害及其预防.伴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广大的建筑施工队伍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关键字:施工用电 事故发生 施工单位 目录摘 要2引言4第一章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51电力建设施工用电隐患52造成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73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74触电事故防

2、范措施8第二章施工用电事故的危害10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和伤害102、触电事故的种类11第三章 施工用电事故预防控制措施131.危险性作业分析132.预防监控措施13结 论15参考文献16致 谢17引言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用电事故时有发生,因此我觉得有必要重点介绍一施工用电事故的危害和预防措施,加强人们的安全用电的意识。 从而节省不必要的人员和财产的损失。第一章施工用电事故发生的原因电力建设施工用电,是专为电力工程建设提供电力,随着工程的施工而进行,随工程的竣工而结束的电源,也称为临时电源。由于施工用电一般被认为是临时的,有些施工单位掉以轻心,因而导致触电事故频发。本文对施工用电隐患以及触电事

3、故机理进行分析,并根据产生隐患的原因、触电事故一般规律,制定防范措施,减少、杜绝触电伤害和设备损坏。1电力建设施工用电隐患11未认真执行施工用电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管理措施建设部制定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规定施工企业在施工前必须严格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等。但许多施工企业却未按此规范严格执行,或者未重视施工用电问题,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用电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管理措施等千篇一律,对于特殊环境、特殊地点等缺乏有针对性的措施,因而缺乏指导性和实际可操作性。12电工无证上岗或非电工擅自进行电气接线、维修等作业工程上一些电工既没有取得电

4、工进网作业许可证,也没有取得有关部门颁发的特种作业操作证,尤其是较小的分包单位或者劳务队伍。大多数电工没有进行过严格的电工基础知识、电力安全知识培训,因此,在实际操作工作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由于用电技术、安全管理不到位,操作人员用电安全自我防范意识相对薄弱,而导致人员触电伤亡、电气设备损坏等安全事故。另外,施工过程中,遇到电路、电气设备故障时,施工人员贪图方便,不联系电工进行维修,擅自进行接线或维修,而导致触电事故。1.3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不规范施工现场停送电之前无通知,造成正在作业的施工项目突然停止,比如起重吊物停留在半空;用电无申请制度,部分作业点需要架设照明或布置电源箱,班组未向用电管

5、理部门提出申请,施工人员擅自接拉电源,造成危险隐患;电线老化、表皮破损、用电器具和零件缺损、多用插座等电器无防雨措施的现象较为普遍。1.4漏电保护器装设存在漏洞许多工地没有安装总漏电保护器和作业危险点漏电分保护器,有的工地虽已装设,但大多没有充分考虑过保护器的剩余电流、短路、过负荷保护等特定功能,保护器的额定动作(分断)电流的大小,雨淋、积水、潮湿等安装位置的特定环境,保护器的选型以及保护器相互之间动作电流的级差和动作(分断)时间的级差的配合等技术性能要求,安装和使用随意性大,更没有做定期检查、试跳、送检、试验和记录。1.5“三相五线制”落实不到位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明确规定:施工现场

6、必须采用TN-S接零系统(即“三相五线制”系统),把工作零线和保护零线区分,以此来保障人身、设备安全。施工班组尤其是外包单位施工队伍没有按要求使用“三相五线制”电源,或者因为不懂“三相五线制”接线方式错接线,而实际上仍为“三相四线制”。并且大多没有规范的配电箱,对开关箱也没有严格执行“一机、一闸、一漏、一箱”的“4个一”规定,不注重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以及保护、接地等措施。1.6安全检查不到位,用电危险点缺乏监控施工用电大多是临时用电,用电作业点广,且用电作业有较大流动性,因此,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也因临时性而往往未得到应有的重视,监督检查不到位。如,用电安全责任制落实不具体,重要危险作业点

7、缺乏必要的监控。又如,操作手动工器具在水淋、潮湿环境下工作,金属容器、危险物品场所未使用安全电压的防爆灯等,有的施工人员经常不讲规程规范,安全意识淡薄,凭经验办事,最终酿成大祸。2造成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造成触电事故的常见原因有:安全制度不完善,安全机构不健全;没有切实有效的安全措施,安全技术措施不完善;电路或电气设备安装不符合要求,直接造成触电事故;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当,绝缘损坏漏电;非专业人员随便处理电气故障;误操作或电线断落、地下电缆被挖断。在许多触电事故中,往往不是由以上单一原因造成,而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因造成。3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1)触电事故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据国内外资料统计

8、表明,一年四季中,夏、秋季节事故易多发,尤其是在69月较集中。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段时间天气炎热、湿度大,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工作人员衣服单薄,人体多汗,有较大的触电危险性。(2)低压设备易发生触电事故。据统计,低压设备发生事故的数量远高于高压设备。另外,与低压设备接触的工作人员的电气安全知识掌握不够,是低压设备易发生触电事故的重要原因。(3)便携式和移动式设备易发生触电事故。便携式设备与操作人员紧密接触,移动式设备需要经常移动。它们在移动的过程中,稍微不慎,容易发生故障。(4)电气连接部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分支线、接户线、接线端、焊接头、灯座、插头、插座、开关等连接部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9、由于这些部位的机械牢固性差、电气可靠性低,容易出现故障,发生事故。(5)操作失误易造成触电事故。由于安全教育不够,安全措施不完善,安全机构不健全,工作人员的安全知识掌握不够、操作技能不熟练,造成操作失误,引起触电事故。4触电事故防范措施按照事故因果连锁理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发生,必然有其原因即安全隐患存在,所以切实加强对施工用电的安全管理,提高防治施工用电中存在的隐患水平,是避免和减少事故发生的有效措施。建设部颁发的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是建设施工现场用电的主要安全技术依据,也是保障施工用电安全,杜绝各种电气事故发生的主要安全技术措施。4.1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管理施工单位必须牢固树立“安

10、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并贯彻到每个员工,每个岗位。完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建立健全安全保障体系,积极发挥施工班组基层安全管理的作用。4.2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必须认真执行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的标准、规范、规程等各种规章制度,并结合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定电气安全规范和实施细则。这是保障安全、促进生产、防止触电事故的有效手段。 应建立安全责任制和施工用电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各种操作规程。安全监督部门应严格监督各项制度、规程的落实情况,对危险隐患按照责任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教育、处罚,定期检查现场施工用电情况和维护情况。4.3保障安全投入加大投入,完善施工用电的软件和硬件,特别是电缆、用电设备、保

11、安电器、绝缘材料、绝缘工器具、绝缘防护用品的硬件投入。4.4认真开展安全教育加强对职工的用电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安全用电知识的培训,增强职工防触电及自我安全防范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对电气作业人员要进行岗前和在岗专业培训,提高专业技能和安全意识,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4.5认真编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工程开工前,组织专业人员认真编制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落实用电技术措施、安全措施、管理措施,严格执行“三级配电二级保护”的用电安全规范,总配电箱、分配电箱、开关箱配置齐全。隔离开关和分路隔离开关、熔断器和分路熔断器、自动开关和分路自动开关、电压表、电流表、电度表等应配置齐备。动力配电与照明配电也应分别设置。总

12、配电箱、分配电箱必须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必须做到每台用电设备应有各自专用的配电箱,实行一机、一箱、一漏电保护、一闸的“四个一”规定,严禁用同一开关箱控制2台及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并做好开关箱、配电箱的防雨防潮及保护接地等措施。4.6加强施工用电检查,及时发现、整改隐患施工用电检查包括负责临电施工班组的日常检查和安全监察人员的监督检查,临电施工班组必须对所用变压器、配电箱、照明等设施,以及电工工具进行定期检查,并有检查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主要检查内容有:检查电气设备绝缘情况,裸露带电部分防护情况,屏护装置是否符合要求,安全距离,保护接零、接地情况,便携电气采取安全措施情况,电气设备的安装是

13、否合理和电气线路的连接是否完好。安全监察部门配备电气专业安全员,负责施工区域临时用电的安全监督检查,除了对用电设施、电气设备进行巡查外,最重要的是要对临电施工班组的日常检查情况进行监督,将检查制度认真落实。第二章施工用电事故的危害1 电流对人体的危害和伤害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对于同样的触电情况,不同的人所产生的生理效应是不同的。电对于人的危害,主要来自电流,当电流流经人体,人就会产生病态的生理效应;若电流较大,流经时间较长,就会产生灼伤、烧伤、甚至致人死亡。根据危害程度,将电流分为3个等级:感知电流、摆脱电流及致命电流。人体触电时间越短、危害越小。经试验,当人体通过10mA电流

14、时,在5s之内不会受到伤害,在20mA时,不得超过2s,在50mA以上时,就有生命危险了。因此即使安全电流,若流过人体的时间过久,也会造成伤亡事故。这是因为随着电流在人体内时间增长,人体发热出汗后,人体电阻会逐渐减小,而电流随之逐渐增大的缘故。实验还告诉人们:人体通过频率为50Hz交流电、电流达50mA时,就开始失去自动脱离电源的能力,呼吸也变得困难;通过100mA电流,就会使心室纤颤,血液循环停止,最终导致死亡。因为人体电阻通常约为1k(当个人防护措施较差时,电阻还会更小)。当人触及到220V电压,其流过人体电流由欧姆定律可知为:I=V/R=220V/ 1k=220mA远远超过人体能承受的电

15、流值。电流对人体的伤害分为两种:电击和电伤。电击:是指电流通过内部,影响呼吸、心脏和神经系统,造成人体内部组织的破坏而导致死亡。电伤:是指电流对人体外部造成的局部伤害,如电弧烧伤等。电击和电伤也可以同时发生,这在高压触电事故中是常见的,但绝大多数触电事故都是电击造成的。2 触电事故的种类根据触电的不同原因,可将触电事故分为4类:(1)与带电体直接接触触电:当人体与带电体直接接触时,通过人体的电流与其接触的电力系统的运行方式和触电人接触带电部分的方式有关。(2)与中性点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当人体触到任何一相导体时,电流从相线经人体再经大地流回到中性点,这时加在人体的电压是相电压,其危险程度取决于人体本身的电阻和人体与地面的接触电阻。(3)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的单相触电。这种系统在都是6kV以上的系统,当人体触到任何一相导体时,电流经过人体和另外两相的对地电容形成回路,这个电流虽然是电容电流,但也足以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