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

上传人:创****公 文档编号:13663336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4.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化学实验专题复习备考(哈)(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的放矢 提高效益,苍南中学 郑益哈,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一、总体评价,1、较高的适纲性,2、良好的区分度,3、较强的导向性,(1)难度偏大,但没有偏题怪题。,(2)体现了“学什么,考什么”。,(3)强化了实验内容的考查。,样本:苍南中学高三学生,选择题考查的主要知识点,第28题有机实验综合试题 第9题实验操作、原理和安全性 第13题常见物质的检验、推断 第26题(4)(5)小题 第27题-,涉及实验的试题:,D. 1mol维生素P( )最多可与4molNaOH、8molH2反应,一、总体评价,4、不足的地方,(1)第10题D选项R为未知的烃基,使该题答案有问题。,(难度值:0.32),

2、一、总体评价,4、不足的地方,(2)第26题(5)答案有误,(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的Fe2+和Fe3+:,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盐酸酸化,再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溶液颜色从深紫色变成黄色或变浅,则含有Fe2+。或取溶液少量于试管中,加入铁氰化钾溶液,有蓝色沉淀生成,则含有Fe2+。(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写先加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加氯水,溶液变为血红色,不给分),(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含有Fe2+: 。,加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基础不够扎实,(一)基础知识理解不透,知识网络构建不牢,部分学生对某些知识块未能建构完整的知识体系,或一知半

3、解,或理解偏差,从而在求解时方法失当,过程繁琐,有些虽能求得准确答案,但用时过多,而且造成心态的变化,严重影响自己正常发挥。,【11题】,催化剂不能改变反应的反应热,23%,【12题】,(已知溶液中放电顺序:O 2 H),实验室可用电解稀硫酸制备O3,(1)电解稀硫酸电解水型,阴极(A):,阳极(B):,4H+ 4e- =2H2,4OH-4e- =O2+2H2O,6OH-6e- =O3+3H2O,C处通O2,O2+ 4e-+4H+ =2H2O,基础不够扎实,(二)基本技能掌握不实,方法体系构建不全,部分学生某些类型问题的处理方法掌握不实,方法体系构建缺失;不能理解方法的本质,涉及具体问题不能充

4、分发散,合理选择,或束手无策,或绕弯太远,严重影响成绩。,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的Fe2+和Fe3+:,【26题】,(5)设计实验方案,检验溶液中的Fe2+和Fe3+:,【26题】,科学性、安全性、可行性、简约性,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10题】,B异丙醇与NaOH醇溶液共热生成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3H6,36%,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11题】,A甲是向KAl(SO4)2溶液滴加Ba(OH)2时,沉淀质量与Ba(OH)2物质的量的关系图,n(沉淀),

5、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27题】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28题】,(3)玻璃管B的作用:_。,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表达不够清楚,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2.0,保证其他条件不变,只改变反应物H2C2O4浓度,从而才到达对照实验目的。,基础不够扎实,审题不够仔细,主要表现为惯性思维过多,表达不够清楚,时间不够充裕,心态失当,自我恐慌,学生在临场答卷中最常出现的“技术性”问题或

6、“低级”错误,由于这些问题和错误的出现而失分很不值得,其实若加以注意,完全可以避免。,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应试中反应出的问题,书写不够规范,核心任务:,一是巩固前期复习成果,进一落实知识点,防止遗忘与混淆; 二是强化对知识的理解,促进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实战能力。 三是调控情绪,提高信心,让学生在战略上要藐视高考,在战术上要重视高考。,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预测试题的可能呈现方式,(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1、选择题,以组合型选择题为主,四个选项之间没有关联;知识覆盖面大,综合性较强。,(1)试题特点,化学史,化学与生活、材料、环保和绿色化学,现代化学研究

7、手段等 阿伏加德罗常数和22.4Lmol-1 有机物的组成、命名、结构、官能团、性质 实验原理和基本操作,1、选择题,(2)考查内容,离子共存、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检验和推 断、离子浓度比较、pH值 元素推断、元素周期律、物质结构 氧化还原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电化学原理分析 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等相关图像观察和 数据分析 新情景的综合,2、主观题,第26题:元素化合物、元素周期律综合题,(1)有“实际应用”的背景为素材命题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推断 (3)注重“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 (4)电子式、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书写 (5)“新反应式”书写 (6)植入实验探究、设计 (7

8、)知识适当拓展 、演绎,以化学基本理论为载体,以化学研究的方式探究元素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质、应用 。,第27题: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1)以“实验资料”为素材,命题落点在课内 (2)重视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 (3)“图像规律图像”相互转换 (4)化学反应速率、反应方向、化学平衡、反应热、 电离平衡、 沉淀溶解平衡等综合题。 (5)简单的定量分析判断(平衡常数简单计算) (6)电化学、能源利用等综合 (7)“中和滴定”拓展,更关注化学思想及本质内涵的体现. 试题信息多。,第28题:实验综合题,以陌生的新实验(大学基础实验)素材,综合考查实验操作技能和化学实验探究能力。,背景:

9、围绕一个产品的合成、制备、或合成后产品的分离、提纯、检验、测定等。,呈现方式:物质合成路线;实验操作流程;实验装置。,1、硫酸四氨合铜的制备和分析(2010浙江) 2、二苯乙二酮的制备(2011浙江) 3、苯乙酮的制备(2012浙江) 4、三草酸合铁()的制备及分析(2013浙江 测试),第29题:有机化学综合题,(1)新情景的框图推断题,(3)重要的有机物相互转变,(4)分子式、结构式、有机反应类型、有机反应方程式的书写,(5)有条件的同分异构体的判断和书写,(2)定性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有机物推断,(6)有机物的简单合成,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二)精

10、选试题,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1、去除难题,落实基础,2、练习不宜太多,防止能力知识化,3、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让学生多思考,学会感悟。实现“做一题、学一法、通一类,以一当十”(融会贯通),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三)重视课本实验,提高实验试题解答能力,(二)精选试题,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1、关注实验细节,知其然而所以然,2、掌握实验综合试题的解题思路,3、掌握解答设计实验题的方法,28(温一模 14分)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装置中冷水应从 (填a或b)管口 通入,反应混合物冷凝回流,通过分水器下端旋 塞分出的生成物是 。 (2)

11、在步骤中都用到沸石防暴沸,下列关于 沸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室沸石也可用碎瓷片等代替 B如果忘加沸石,可速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 C当重新进行蒸馏时,用过的沸石可继续使用 D沸石为多孔性物质,可使液体平稳地沸腾 (3)在步骤分液时,分液漏斗旋塞的操作方法 与酸式滴定管的是否相同 (填“相同”或“不 相同”)。分液时应选择图2装置中 形分液 漏斗,其原因 ; (5)步骤的常压蒸馏,需收集 的馏分。沸点大于140的有机化合物的蒸馏, 一般不用上述冷凝管而用空气冷凝管,可能原因 。,1、关注实验细节,知其然而所以然,28(温二模 14分)回答下列问题: 合成过程中要求无水操作,理由是 。将

12、含结晶水的醋酸钠加热制无水醋酸钠,观察到盐由固体液体固体液体。第一次变成液体的原因是 。 合成过程的加热回流,要控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如果剧烈沸腾,可能导致( ) 仪器A的名称: ;玻璃管B的作用: 。 分离和提纯操作中,步骤加Na2CO3目的是 ; 水蒸气蒸馏就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或难溶于水但有一定挥发性的有机物中,使该有机物在低于100C的温度下,与水共沸而随着水蒸气一起蒸馏出来。步骤的目的 ,蒸馏结束后先 ,再 ,以防倒吸。 步骤加活性炭的目的是 ;若趁热过滤在抽滤装置中进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1、关注实验细节,知其然而所以然,2、掌握实验综合试题的解题思路,巧审题: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

13、,想过程:理清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看准图:分析各项实验装置的作用,细分析: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会联系:勇于创新设计实验方案,假设1 假设2 假设3,实验原理、 操作步骤、 预期现象与结论,简洁,逻辑关系-,物质性质实验探究,物质组成实验探究,物质检验实验探究,3、掌握解答设计实验题的方法,26(13年 样卷2010年25题改编)洗车安全气囊是德国安全的重要保障。当车辆发生碰撞的瞬间,安全装置通电点火使其中的粉末分解释放出大量的氮气形成气囊,从而保护司机及乘客免受伤害。为研究安全气囊工作的化学原理,取安全装置中的粉末进行实验。经组成分析,确定该粉末仅Na、Fe、N、O四种元素。水溶性试验表明,固

14、体粉末部分溶解。经检测,可溶物为化合物甲;不溶物为红棕色固体,可溶于盐酸。 取13.0g化合物甲,加热使其完全分解,生成氮气和单质乙,生成的氮气折合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6.72L。单质乙在高温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与不溶物红棕色粉末反应生成化合物丙和另和一种单质。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可转化为可溶性盐。 请回答下列问题: (5)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探究化合物丙与空气接触后生成可溶性盐的成分(不考虑结晶水合物) 。,可溶性盐的成分可能是Na2CO3,或NaHCO3,或Na2CO3与NaHCO3的混合物。准确称取一定量的生成物,加热至恒重后,如试样无失重,则为Na2CO3;如加热后失重,根据失重的量在试样总质

15、量中的比例,即可推断出试样为NaHCO3,或Na2CO3与NaHCO3混合物,假设或猜想,实验原理 操作步骤,预期的现象和结论,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三)重视课本实验,提高实验试题解答能力,(四)重视非智力因素,强化规范化训练,(二)精选试题,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知错、改错, 力争做到“会做不失分”。,把“认真审题、规范答题”等习惯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五)看练结合,查漏补缺,(三)重视课本实验,提高实验试题解答能力,(四)重视非智力因素,强化规范化训练,(二)精选试题,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2、练:适度训练,激活考试兴奋点,1、看:不是回归课本、主要是回归试卷。,三、高考化学冲刺阶段复习策略,(五)看练结合,查漏补缺,(三)重视课本实验,提高实验试题解答能力,(四)重视非智力因素,强化规范化训练,(二)精选试题,以方法指导实现能力提升,(一)研读考试说明,明确方向,(六)学会合理放弃,有一种成功叫舍弃 有一种失败叫纠缠,谢谢各位, 请提出批评、意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