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32346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57 大小:5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4优化方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5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古代和近代西方的政治制度,2014高考导航,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本节目录,知识清单 一、古希腊的民主政治 1形成条件 (1)地理条件:临海多山。 濒临海洋有利于航海和_,工商业发达。 多山的环境造就了众多_,即“城市国家”。 (2)政治条件:城邦制度。 _的城邦使公民更直接地参与城邦政治。,海外贸易,城邦,小国寡民,2确立过程,公民大会,债奴制,五百人,成年男性,3.历史影响 (1)积极性 为近现代西方_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民主的氛围使雅典在_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2)局限性 雅典民主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小国寡民体

2、制下造成_泛滥,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政治制度,精神文化,直接民主,二、罗马法的起源与发展 1发展过程 (1)从习惯法到成文法 背景:罗马共和国早期,贵族随心所欲地解释法律损害 _利益。 标志:公元前5世纪中期,制定_。 作用:审判、量刑皆有法可依,保护了平民利益。 (2)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背景:罗马的对外扩张使不同民族之间矛盾显现;商品经济和贸易发展。 变化:法律的适用范围从限于罗马公民到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的一切_。,平民,十二铜表法,自由民,(3)由零散到形成体系 零散:皇帝重视立法,掌握法政大权;法学家编纂法典,进行_。 体系:6世纪,查士丁尼组织编纂_,罗马法体系形成。 2

3、历史影响 (1)维系统治 为国家权力提供了法律依据,稳定了_,保护了统治阶级的政治和经济利益。 有利于缓解_,稳固帝国的统治。 保护奴隶制度,维护奴隶主对奴隶的剥削和压迫。,法律解释,民法大全,社会秩序,社会矛盾,(2)影响后世 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对近代_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重要影响。 成为近代_反对封建制度、推进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力武器。,欧美国家,资产阶级,思维升华 【易错警示】 对雅典民主政治认识的误区 (1)从民主运作形式上看: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 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可误认为直接民主是最理想和完美无缺的运作方式。 (2)从局限性上看: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

4、性公民的民主”,不能说成是全体雅典男性居民的民主。 (3)从其实质上看:雅典民主政治实质上是奴隶主贵族阶级的专政,不可误认为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专政。 (4)从其影响上看:雅典民主的理论与实践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不可误认为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概念阐释】 (1)“城邦”:即城市国家。城邦面积狭小,人口不多,一般以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若干村落。 (2)“公民”:根据传统,凡父母祖籍均属本城邦、拥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享有公民资格。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缘和地域的公民团体。,【知识图解】 雅典民主政治与今天西方民主政治的区别与联系,【形象理解】

5、漫画感悟雅典民主的局限性 从上图不难看出,雅典民主只是占人口少数的公民的民主,而不是绝大多数人的民主,对妇女、外邦人、广大奴隶而 言,民主是遥不可及的。换言之,雅典民主的实质是维护奴隶贵族的利益。,【名师点拨】 罗马法发展中的“一、二、三” (1)一个核心内容:奴隶制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2)两个标志:十二铜表法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民法大全或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 (3)三个阶段:从习惯法到成文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从零散到形成完整体系。,【概念阐释】 罗马法中的“公法”与“私法” 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一般都分为公法与私法两种类型。公法指的是关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方面

6、的法律规定,而私法指的是关于普通公民的个人事务与财产关系的法律条文。在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公民法侧重于公法建设,而万民法则侧重于私法建设。在私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是最基本的法律原则。,【易错警示】 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罗马法适用范围是罗马公民(自由民),奴隶不适用于这些法律,罗马法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真题印证 (2011高考山东文综卷)“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

7、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解析】 本题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考查古希腊民主运作方 式。从材料中的信息来看,陪审团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这样的判决很难保证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也不能为后世提供完备的司法程序,故排除C、D。“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说明雅典尊重公民的权利,“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体现了避免事前有人说情、贿赂等,故排除B。题干体现了当时雅典民主的运作方式,故选A。 【答案】 A,重点诠释 1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1)政治上:易于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有利于建立公民直接参与的民主政治。 (2)经济上:平原

8、少、土地贫瘠,海岸线曲折,众多优良港 湾,为工商业者航海贸易提供了便利条件。 (3)价值观上:商品经济要求以平等作为交换原则,商业贸易的发展亦要求自由的环境,这一切都有助于古希腊人平等观念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建立。 (4)民族精神上:小国寡民的城邦提供了古希腊人到海外建立殖民地的动力,造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2雅典民主政治的机构运作方式,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及其局限性 (1)特点 经历了民主制度不断完善的过程:梭伦改革将国家引上民主轨道;克利斯提尼改革最终确立民主制;伯利克里改革使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经历了民主范围不断扩大的过程:由血缘世袭到以财产、地域为主,由财

9、产等级限制到逐步取消,由贵族共和到公民广泛参与、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民主制度不断创新:抽签选举、差额选举制,立法、行 政、司法分权制的尝试。,少数人的民主:以城邦制为基础,适合小国寡民,只属于雅典少数有一定经济能力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奴隶则不享有民主权利。 (2)局限性 它是一种原始的小国寡民的直接民主,范围狭小,只适用于成年男性公民。 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统治地位和利益,其实质是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民主性质非常原始,同时抽签选举有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巩固提升 1(2011高考广东文综卷)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下列雅

10、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 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 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 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 解析:选B。题目实际要求回答雅典“不民主”的表现,奴隶不是自由民,没有任何“民主权利”,因此,B项正确。 A、D两项都是雅典民主的表现,C项是雅典直接民主的消极影响,不是“不民主”的表现。,2(2011高考海南单科卷)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

11、A捍卫平民的权利 B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 C维护贵族的利益 D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 解析:选B。梭伦的观点是他要保障平民的荣誉同时也使贵族不遭受不当损失,由此可以得出结论,他主张政府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这也体现了其“中庸”的思想特点。,3公元前75世纪雅典几次重大改革中呈现的总体特征是 ( ) A从君主专制到贵族共和的演变 B对公民群体及其权利的保障 C以地域部落取代原有血缘部落 D发放津贴保障下层平民参政 解析:选B。材料中的这几次改革即从梭伦到伯利克里的民主改革,一个总体特征就是保障民主。,4(2013黄山一模)“虽然说这种民主对古代雅典是一种必然,但对于整个世界历史却是偶发性的个案,也

12、就没有多么重大的实际推广价值。”这句话针对的是( ) A雅典民主政治的本质 B雅典民主政治所产生的弊端 C雅典民主政治的短暂 D雅典民主政治的形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条件 解析:选D。雅典民主为直接民主,前提条件是雅典是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在规模稍大的国家是无法实行直接民主制的。这说明雅典直接民主制是雅典国情的产物,不具有普遍性。,真题印证 (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13、)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解析】 解答本题时,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句子“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与“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进行比较认识,不难发现“葡萄树”“葡萄”“树木”之间的关系,显然这是非常呆板和注重形式的表现。A项不符合 史实,罗马法的核心内容之一是保护私有财产;从题干表述 看,在当时的罗马,发生司法纠纷时,原告不仅要提供证 据,而且还要与被告在法庭上进行辩论,这体现了审判的公正性,排除C项;审判的结果是取决于法官对法律规定的严格遵守,而非对法律的解释,排除D项。 【

14、答案】 B,重点诠释 1比较公民法和万民法,2.罗马法的特征 (1)从地位上看:罗马法是古罗马政治制度的核心,是欧洲最早的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是西方政治文明的起源之一。 (2)从形式上看:体现出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和形势需要而演变的特点。 (3)从内容上看:维护了罗马公民和自由民的社会地位,调整了财产关系,规定奴隶制度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具有时代性的特征;内容丰富、体系完善,涉及政治、经 济、思想等多个领域。,(4)从作用上看,是维系帝国和巩固统治的强有力的工具,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5)从局限上看:体现出帝国统治者的意志和要求,对于被统治者而言,不可能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因此

15、,其实质是维护少数奴隶主利益的工具,属于奴隶制法律体系。 3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巩固提升 5(2012高考安徽文综卷)西方古典作品阿提卡之夜记载,“一个审判官或仲裁官,受命于出庭辩论时审讯案件,而他们被揭穿在这个案件中接受金钱贿赂”,依据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三条应被处以死刑。由此判断,制定这一法律条文的目的是( ) 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充分保护平民权益 C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D限制贵族滥用权力,解析:选D。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制定十二铜表法的目的。古罗马为缓和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矛盾,尤其是限制贵族利用习惯法的特权肆意侵害平民利益,故制定了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从材料信息看,这一法律条文是严禁审判官或仲裁官贪赃枉法、滥用权力。A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关;该条文虽有体现保护平民权益的意图,但“充分”二字程度过高,因此B项不符合题意。C项没有材料依据。,6(2012高考海南单科卷)早期罗马实行习惯法,贵族享有法律解释权。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通过斗争迫使贵族同意成立由平民和贵族联合组成的“十人委员会”,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该法的制定( ) A体现了社会各阶级的利益与要求 B标志着平民取得了立法主导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