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631235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中考科学复习(化学部分)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5课 常见的化合物(一),考点扫描,知识结构,要点梳理,一、酸和碱 1酸的共性: (1)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 色,无色酚酞试液 ; (2)酸与碱反应生成 ; (3)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 ; (4)酸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 ; (5)酸与某些盐反应生成 。 酸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所有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 子 。,红,不变色,盐和水,盐和水,盐和氢气,新盐和新酸,全部都是氢离子(H),4几种常见的碱 (1)氢氧化钠:俗称 ,易溶于水,溶解时放 出 。暴露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固体易 , 可作某些气体的 。 (2)氢氧化钙:俗称 ,微溶于水,水溶液 是 水。氢氧化钠与氢氧化钙都具有 性。 二、中

2、和反应的实质 酸电离的 与碱电离的 结合成中性的 。 HOH=H2O,烧碱或苛性钠,大量的热,潮解,干燥剂,熟石灰或消石灰,腐蚀,石灰,H,OH,水,热点聚焦 深度剖析,要点提示: 硫酸与盐酸都具有酸的共性,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都能与活泼的金属、金属氧化物、碱和某些盐发生反应。硫酸与盐酸有一些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硫酸与盐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H)。但两种酸又各有个性特点。,热点一 硫酸与盐酸的共性和个性,典例分析 1 (2009杭州)实验室有两瓶标签脱落的溶液,只 知道是盐酸溶液和硫酸溶液。请用两种方法,每次只用一 种下列合适的试剂把它们鉴别出来,并填写在表中。 氧化铁;氢氧化钠

3、溶液;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钡 溶液;氯化钡溶液,解析: 硫酸与盐酸都能与氧化铁、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反应,现象相同。硫酸与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反应能产生白色沉淀。 答案: H2SO4Ba(OH)2=BaSO42H2O H2SO4BaCl2=BaSO42HCl,对点训练,1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的物质为杂质),同 时,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分别写出所加试剂和发生反应的 化学方程式。,答案: (1)稀盐酸 Na2CO32HCl=2NaClH2OCO2 (2)硝酸银溶液 HClAgNO3=AgClHNO3 (3)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4)氯化钡

4、溶液 BaCl2H2SO4=BaSO42HCl,热点二 碱(可溶性碱)的共性,要点提示: 碱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碱在水 溶液中都能解离出OH。,典例分析 2 (2011武汉)某无色溶液可能由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小华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 .取适量样品放入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变成红色。 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钙溶液,观察到有沉 淀产生。过滤,所得滤液为红色。 (1)由实验中的现象可推断出样品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_(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的物质 是_。 为了进一步探究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否存在,小 华继续进行了如

5、下实验:,.取适量实验所得的红色滤液放入试管中,滴加过量的稀硝 酸,溶液变无色。再向试管中逐滴加入适量的硝酸银溶液至恰 好完全反应,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所得滤液为无色。 .从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中选择一 种试剂,代替实验中的氢氧化钙溶液进行实验,其余的试剂 及操作与实验均相同。 通过实验和实验,小华得出结论:样品中可能含有的物质 确实存在。 (2)实验所得无色滤液中,除酚酞以外,还含有的溶质为: _。 (3)实验中代替氢氧化钙溶液的试剂是_溶液,可观察到 的现象为_。,解析: 从加入氢氧化钙溶液有沉淀产生可知,一定有碳酸钠(盐酸、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碳酸钠

6、溶液中只有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有沉淀),而盐酸不能与碳酸钠共存;实验所得的红色滤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过量的氢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可生成),滴加过量的稀硝酸后再加入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说明还有氯化钠,因为过量硝酸将氢氧化钙、氢氧化钠反应完,硝酸银与氯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故实验所得无色滤液中有HNO3、NaNO3和Ca(NO3)2;要证明有氢氧化钠,在操作、试剂均给定的情况下,只有选择氯化钡溶液。因为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氯化钡溶液、硝酸钾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中都没有明显现象,而氯化钡可以反应完碳酸钠,消除碱性的干扰,滤液仍为红色可证明有氢氧化钠。 答案: (1)Na2CO3

7、 HCl (2)HNO3、NaNO3、Ca(NO3)2 (3)BaCl2 有白色沉淀产生,滤液仍然呈红色,对点训练,2(2010衢州)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_。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 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 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_,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_。,答案: 2NaOHCO2= Na2CO2H2O 有气泡产生 NaCl(或氯化钠),热点三 中和反应,要点提示: 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中和反应。其实质是酸的H离子和碱中的OH离子反应

8、,生成了中性的水。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一种。,典例分析 3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 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 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 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记了 滴加指示剂。为了确定盐酸与 氢氧化钠是否完全反应,该同 学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 液于一支试管中,并向试管中 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 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 他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 和”的结论。,(1)你认为他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_,理由是_ _。 (2)写出在烧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_ _。 (3)请你另设计一个实验,探究上述烧杯中的溶液是否恰好 完全中和,填写下表: (4)另一同学认为不用指示剂也能证明酸与碱能发

9、生反应, 只要用难溶或微溶的碱,如Ca(OH)2。在两只装有Ca(OH)2 固体的试管中分别滴加等量水和稀盐酸,只要观察到 _现象,即可证明Ca(OH)2能与稀盐酸反应。做 Ca(OH)2固体中加水的实验的作用是_。,答案 :(1)不正确;如果盐酸过量,滴入酚酞也不会变色(酚酞在 酸性溶液中也为无色) (2)NaOHHCl=NaClH2O (3)(以下 方法任写一种均可得分),(4)加水的试管中有固体剩余,加盐酸的试管中无固体剩余;做 对比试验,3如图是稀硫酸与40克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溶 液的pH随加入溶液的质量m变化的关系图。请回答下列问题:,对点训练,(1)反应物中氢氧化

10、钠溶液中含溶 质_克。 (2)据图分析,在实验操作过程中 应该往_溶液中滴加另一 种溶液。 (3)某同学借助无色酚酞试液观察 反应进程,当观察到的实验现 象为_时,则反应获得 的溶液的pH恰好为7。,答案: (1)2 (2)氢氧化钠(NaOH) (3)溶液红色恰好褪去(或溶液恰好变为无色),实验探究,典例分析 4 (2011达州)通过学习碱的性质,我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实验室的“氢氧化钙是否变质以及变质的程度”展开了探究活动,请你一同参与: (1)提出问题:氢氧化钙是否变质? (2)猜想与假设: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样品存在三种可能 情况:没有变质;部分变质;完全变质。,(3),(4)小结与思考

11、: 小蔓同学根据上述实验方案进行实验,确定该样品已部分 变质,请写出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农业上常用来_。,解析: 氢氧化钙变质就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若部分变 质,则成分为氢氧化钙与碳酸钙;若完全变质,则成分为碳酸 钙;若没有变质,则成分为氢氧化钙。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显碱 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 氧化碳气体。,答案: (3),(4)Ca(OH)2CO2=CaCO3H2O CaCO32HCl=CaCl2H2OCO2 改良酸性土壤,对点训练,4在初三(1)班的科学课上,老师向学生展示了两瓶无标签的溶液,它们分别是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2、,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加以区别。 (1)如果你是初三(1)班的学生,你认为可滴加什么试剂加以区 别?_ (2)在实验操作前,老师提醒学生要注意安全,这是因为稀盐酸 和氢氧化钠溶液都具有_。(填“酸性”、“碱性”、“腐 蚀性”) (3)在交流实验方案时,李维同学认为可将CO2气体分别通入这 两种溶液,通过观察现象加以区别,但张明同学不赞同李维 同学的方案,请说明不赞同的理由。 答案: (1)酸碱指示剂(或Na2CO3溶液,或CuSO4溶液,或FeCl3溶液等) (2)腐蚀性 (3)氢氧化钠溶液与CO2反应无明显的实验现象,易错警示,典例分析 5 如图是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B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H 和OH结合生成H2O C反应前后数量没有变化 的粒子是Na、Cl和H2O D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误解 本题易错选A,解析: 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认为复分解反应一定要是ABCD=ADCB的形式。其实复分解反应的本质是某两个离子之间的反应。C项中水分子的个数发生了变化,是部分同学容易忽视的一个问题。正确答案选C。 答案: C,完成考点跟踪训练 3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