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30259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遗传学技术幻灯片资料(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细胞遗传学技术 一、培养基 1、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培养基配制 新生小牛血清 20% RPMI1640基本培养基 80% 植物血球凝集素(PHA) 按说明配置,2、绒毛、羊水细胞培养基配置 胎牛血清 20% 1640、HamF10培养基原液 80%,二、细胞培养方法 1、人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备 1)方法 静脉血0.3/5ml培养基 37培养72小时 收细胞前2-3小时加秋水仙素 制片,染色,2)特点 取材方便、方法稳定、易掌握和推广 3)意义 检查该个体体细胞核型 2、羊水细胞染色体制备 羊水细胞主要来自胎儿皮肤、胃肠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的粘膜上皮。 1)方法:培养15天左右,3、

2、绒毛细胞染色体制备 绒毛为受精卵经有丝分裂衍生出来的胎儿附属结构 1)方法:直接法 培养法:短期和长期培养 2)特点: (1)孕8-10周取材,B超检测,严格无菌,专人操作。 (2)培养15天左右或直接制片 (3)直接法较为简单,可避免母体污染,但染色体形态较差,分裂期细胞少。,3)安全性: 流产率约2-4% 4)意义: 检测胎儿核型,进行早期诊断。 4、骨髓细胞染色体制备技术 直接法或培养法 意义: (1)血液病的染色体异常检测 (2)骨髓细胞染色体畸变作为遗传物质受损检测指标较为灵敏。,三、染色体显带技术 1、Q显带 1)特点: 荧光染料染色 1、9、16号染色体着丝粒区和Y染色体长臂部分

3、区域荧光明显 2)优点:带纹清晰 3) 缺点: 试剂仪器价高,带纹易退色,2、G显带 1)特点: 胰酶处理、Giemsa染色、带纹与Q带相似 2)优点: 制作方便、费用低廉、标本易保存 3)缺点: 带纹不及Q显带清晰,3、C显带 着丝粒区深染 确定着丝粒数目和位置 1、9、16着丝粒区深染而大 Y染色体长臂部分深染,四、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fluorescence in-situ hybridization, FISH,1、基本原理 指利用已进行荧光标记的探针与细胞、组织切片上的核酸进行杂交,检测特异序列的DNA或RNA。 它是在细胞遗传学、分子遗传学和免疫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

4、2、探针标记的方法 直接法进行标记,间接法进行标记,3、 FISH技术的特点 操作操作简便,探针标记后稳定,一次标记后可使用二年. 方法敏感,能迅速得到结果. 在同一标本上,可同时检测几种不同探针. 不仅可用于分裂期细胞染色体数量或结构变化的研究,而且还可用于间期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及基因改变的研究.,4、FISH在细胞遗传学中的应用 (1)重复序列的探针(卫星(satellite)探针) 卫星DNA探针主要检测人染色体的着丝粒 卫星DNA位于端着丝粒染色体及各号染色体的异染色体质周围 经典卫星DNA(classic-saiellite DNA)位于染色体1、9、15、16和Y染色体长臂异染色质周

5、围 临床应用: 羊水细胞可不培养直接筛查21三体Down氏综 合片)18三体(Edward综合征),13体(Patau 综合征),45、XO(Torner氏综合征)和47XXY(Klinfelter综合征)。,(2)单一序列探针 确定碱基突变、基因缺失、基因定位,(3)全染色体探针(whole chromosome painting probe,WCP) 又称染色体涂染探针 确定染色体结构畸变,染色体分析技术,一、选择分散程度较好、形态规整的分裂相。 能区分染色体的大小和着丝粒位置 二、对20-30个分裂相进行染色体计数。 对不同染色体数目的分裂相进行记录 辨别制片时染色体丢失还是核型异常,三、选择分裂相进行核型分析。 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分析20个分裂相,分析5个核型,骨髓细胞分析20个核型。 染色体数目异常时,2个以上分裂相具有相同核型视为异常。,四、染色体检测报告 报告单位 姓名、性别、年龄 主要临床症状、本人有害有毒射线等接触史、亲属中流产和遗传病史 核型图 结果、分析者、复审者、日期,小结 掌握外周血淋巴细胞、绒毛细胞、羊水细胞染色体检查的特点和意义。 掌握G显带、Q显带、C显带的特点及优缺点,FISH的原理特点及探针的种类和检测的临床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