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研究误区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630073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2.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研究误区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研究误区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研究误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战略管理)战略管理研究误区(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战略管理的研究目前有两种不同的误区: 一、 盲目照搬西方理论 盲目照搬西方理论时我们目前战略研究的一大误区。大家都直接套用西方战略管理的各种理论。计划学派、能力学派什么东西都照搬,直接去给学生和老板们讲课,管理咨询公司也直接套用SWOT分析等模板进行给企业咨询。该研究的误区在于忽视了理论的假设性:任何理论是建立在一定假设前提下才成立的。而中国的环境假设跟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历史背景等方面不同,市场成熟度不同,所以中国的战略管理的指导需要基于在中国的国情基础上才真正实用! 去年大家热炒的“执行力”问题,在美国是一个很迫切的问题,而在中国最重要的还是战略问题。美国的战略方面是有很好的基础。它需要的

2、是执行力。而中国最缺的不是执行力而战略管理。 还有就是中国企业聘请外国管理咨询公司作战略咨询,他们往往没有将假设考虑清楚,直接套用在西方成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战略管理咨询工具,其结果可想而知。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居高不下,其中根源之一就是套用西方成熟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但是忽视了中国很多企业会财务造假,西方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不是不好,但是照搬到中国不灵就是因为中国缺乏西方成熟的会计披露制度等环境,也就是说环境假设不同。 二、 盲目鼓吹中国式管理 在研究战略过程中,将老子、孙子、太极、易经和佛教等东西拿出来,然后创新出什么太极式战略或者易经与战略。有的学者开始还在西方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中有些批判吸收,到

3、后来诸子百家都搬进来,直接上升到哲学层次。我不否认这些“国学”对战略管理研究有很多指导意义,但是,当我们的研究越来越趋向于哲学化和深奥难懂时候。研究有什么意义?创新以人为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当我们的老板们越听越糊涂的时候,那就不是什么好玩艺拉最终是要误人子弟的!有的老板听得云里雾里甚至没有领会这些“禅机“那是要直接害人的! 最终的结论是:以西方理论为基础,认真研究管理理论的前提假设,适当结合中国“国学“精华,才是中国战略管理研究的正确路径。 在战略管理研究中,对波特理论的批判与对蓝海战略的批判一样让人刺激。对波特的理论的批判的依据是波特的理论是建立在连续性环境假设基础上的而目前我们的

4、环境是非连续性环境。而对蓝海战略的批判的依据来自于环境假设的连续性。 果真我们的环境假设是非A即B的逻辑吗?回答是否定的:即使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环境也是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的二元结构。企业的环境状态存在进步态与变革态两种状态,两种状态其实是并存的。也就是说目前中国甚至全球的企业环境是一种二元结构环境: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并存的环境结构。汽车与钢铁等行业处于连续性环境中竞争,而IT行业表现更多的是非连续性,今天更昨天不一样,明天更今天不一样。以前看电视是用电视机,现在可以在电脑上上网看电视。以前用SONY的WALKMAN,如今MP3、MP4电脑、VCD让WALKMAN“打入冷宫”。 本人的研究结论是:二元环境结构假设才是符合企业实际的环境假设。连续性与非连续性在这个世界并存。有的企业处于IT等非连续性环境中,有的企业处于连续性环境假设中。更多的企业是在连续性与非连续性环境中。毕竟,我们这个世界并没有直接从传统的经济模式直接进入到知识经济时代。而是在从物质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时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