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626672 上传时间:2020-06-3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的康复指导培训教材(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脑外伤患者的护理及康复指导,主讲人:高亚娟,脑外伤 (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 定义:外界暴力作用于头部导致的损伤。主要包括头痛、头晕,神经过敏、易怒、注意力集中障碍、记忆力障碍、失眠、疲劳等症状。,脑外伤具有病死率、致残率高等特点,在存活病例中,85%的患者遗留有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15%的患者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给病人心理上造成很大的创伤。如果能在病人手术后病情稳定时及时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及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做到早预见、早计划、早训练、早指导,就能最大程度地促进功能恢复,减轻残疾,一部分患者还能重返社会 。,病因 .多见于交通意外事故

2、,其发病率高达50%。 2.跌落 ,占其发病率21% .头部撞击物体或受物体撞击,占其发病率 12% 4.不恰当的运动及娱乐,占其发病率10% 5.其他,占其发病率7%,4、抽搐:肢体抽搐称为瘫痪发作,是脑细胞受到刺激放电发作的一种特异表现。 5、瞳孔散大:正常时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光照后瞳孔缩小。异常时一侧瞳孔比另一侧大,对光反应迟钝。 6、尿失禁:尿床提示大脑排尿中枢受压,成人尿床可能是颅内血肿的第一个信号。 7、言语不能:是一种由大脑病变引起的言语功能障碍。,8、心跳缓慢:正常成人心跳减慢至40-50次/分以下,同时伴有血压升高和呼吸减慢,提示颅内血肿或脑水肿已发生。 9、躁动:极度躁动不

3、安,伴大汗淋漓,说明颅内压升高到难以代偿的程度。 10、精神异常:神志混知,精力不集中,不能像平常一样做事。 11、眩晕:脑外伤早期病人均有头脑晕沉的主诉,并常伴有恶心呕吐。如果眩晕到难以忍受的程度,也应警惕有颅内血肿的可能。,常见并发症 (1)褥疮 (2)泌尿系感染与结石 (3)深静脉血栓 (4)坠积性肺炎 (5)便秘 (6)废用综合症,康复护理措施 (1)肢体功能障碍的护理 (2)吞咽困难的护理 (3)口眼歪斜的护理 (4)语言障碍的护理,早期功能锻炼的意义 现代康复医学认为,任何疾病发作之时,康复即应开始。脑外伤早期康复训练可促进相关神经细胞的轴突发芽,形成新的突触,从而改善患肢的功能。

4、根据国内外资料证实,早期康复训练在促进患肢功能恢复及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显著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关节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点是没有任何药物可代替的。,(1)保持良好的功能位置 脑外伤早期病人常伴意识障碍。在不影响抢救工作的前提下,可进行康复体位摆放和适当的关节活动。康复体位又称良肢位。可防止及对抗患肢痉挛的出现,防止关节受损和早期诱发分离运动。脑外伤瘫痪常由肌肉松弛期向痉挛期转变,此转变既是疾病恢复的自然趋势,亦是进一步恢复的障碍。,(2)吞咽困难 是由于主管吞咽的肌肉瘫痪引起。病人在吃饭,尤其是喝水时出现呛咳,甚至食物从口鼻处喷出。此时要注意不能勉强让病人

5、进食水或药物。对轻型病人可让其进食粘稠食物,如稠粥、软饭等。将蔬菜、肉末等副食煮烂切碎拌在饭里,避免过稀过干的食物。口服药物如无禁忌,可研碎后拌在食物里。,(3)口眼歪斜 临床上常见病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皱额、闭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产生消极情绪,失去治疗信心。应同情关心病人,给予精神鼓励,以便取得信任。饮食上宜给易于消化、富于营养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病人多做眼、嘴、脸部运动,并经常按摩面部。,(4)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的病人情绪多焦躁、痛苦。医护人员要多接触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让病人保持心情舒畅,消除紧张心理。必须尽早地诱导和鼓励患者说话,耐心纠正发音,失语病人的语言功能康复训

6、练应从最简单“啊”开始,从简单到复杂,如“e”,“h”等,然后说出生活中实用的单词,如吃、喝、水、尿,便等,反复强化训练,一直到能用完整的语句表达需要想法,以促进语言功能的改善和恢复。,健康教育 (1)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2)坠积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4)便秘预防 (5)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的预防: (6)废用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 (7)饮食指导 (8)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9)心理护理 (10)出院指导,1、褥疮的预防及护理 (1).保持床铺的平整、松软、清洁、干燥、无皱折、无渣屑,使病人舒适。 (2).对长期卧床的病人,将骨隆突受压部位衬垫气圈,气垫、或卧气垫

7、床等,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 (3).间歇性解除压迫是有效预防褥疮的关键。卧床病人翻身是最简单而有效的解除压力方法。,(4).注意防止摩擦力和剪切力。摩擦易损害皮肤角质层,所以应防止病人身体滑动,注意皮肤清洁及干燥,每日用温水清洁皮肤2次。对瘫痪的肢体及部位禁忌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同时不可用力擦拭,防止损伤皮肤。 (5).对皮肤易出汗部位(腋窝、腘窝、腹股沟部)可用爽身粉或滑石粉,也可在皮肤表面涂抹凡士林软膏,以保护、润滑皮肤。但严禁在破溃的皮肤上涂抹。,2、 坠积性肺炎预防及护理 帮助患者多翻身、拍背,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叩背1次, 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和用力咳嗽,促进肺扩张和排痰,以免痰液潴留

8、在肺部引起感染。注意病室通风。如排痰无力者,应给予吸痰,必要时给予雾化吸入,在吸入液中酌加抗生素、地塞米松、靡蛋白酶,稀释痰液,便于痰液排出。,3、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长期卧床可引起血流缓慢,血液黏稠度增加,从而容易形成血栓。下肢肿胀、疼痛和浅静脉曲张是下肢DVT的三大症状。 由于血栓可以自行脱落,沿血管走行,可造成身体重要脏器出现栓塞现象,严重时可危及生命。应多做肢体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必要时口服药物溶栓治疗。,4、便秘预防: 长期卧床的病人,由于活动受限,肠蠕动减弱,排便不习惯,食物发酵产气,及不适呻吟吞入气体,使肠道膨胀,形成便秘。 指导病人合理膳食,

9、并注意病人饮食的质和量,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多饮水。长期卧床的病人腹胀也比较常见,适当给予消食,如山楂,陈皮、蜂蜜等,亦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可缓解腹胀和便秘等。,5、泌尿系感染与结石的预防: 鼓励病人多饮水,保持尿色清亮,使患者 每日尿量保持在1500ml以上,必要时药物排尿,配合腹部按摩。有留置导尿管的病人每日消毒尿道口1-2次,定期更换尿袋及尿管,给予膀胱冲洗。同时要注意关闭导尿管。每隔24小时有尿意时开放一次,每次放尿量以200300毫升为宜。逐渐锻炼其排尿功能,争取早日拔除尿管。,6、废用综合症的原因及预防: (1)主要为肌肉萎缩、软组织粘连,骨骼脱钙等引起

10、的肢体功能障碍。 (2) 应鼓励患者加强肢体功能锻炼,病情稳定后即可进行,在卧位基础上,先协助瘫痪肢体做伸屈运动34次/日,每次35min。,(3)不仅活动肩、肘、髋、膝等大关节,还活动手指、脚趾等小关节,先轻后重,由被动到主动,由近心端及远心端,先下肢后上肢,循序渐进。 ( 4 ) 早期先在床上锻炼,以后逐渐离床,同时辅以针灸、理疗、按摩等。鼓励病人主动活动:床上翻身、抬腿、挪动手臂等。,7、饮食指导: (1)用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的饮食。限制食盐的摄入量,平均每日不超过6g; (2)少食动物脂肪、奶油、蛋黄、动物内脏等食物,防止肥胖和高胆固醇血症; (3)增加膳食中优

11、质蛋白质尤其是鱼类蛋白和大豆蛋白的摄入量,可多食鱼虾、瘦肉、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4)适当饮茶以增加血管韧性,改善血液循环; (5)忌食辛辣,戒烟酒。吞咽困难者应取坐位或头高健侧卧位,给予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饮食,进食缓慢,防止呛咳; (6)有意识障碍或不能进食者,应尽早给予鼻饲饮食,以保证营养的供给。,持续昏迷24h应给予 鼻饲流质,以保障营养的供给,鼻饲流质时应少量多餐,每次鼻饲量宜200ml为宜, 宜高热量、高蛋白营养丰富的饮食,鼻饲前应证实胃管是否在胃内。避免导致食物进入呼吸道而引起窒息。有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应暂禁食,以免加重消化道出血。如恶心呕吐,应侧卧位,头偏向一侧,避免呕吐物

12、进入气管,引起窒息及误吸。,8、日常生活能力的锻炼: 先协助病人床上坐起,后使其独立坐立,让其坐在床上使双下肢下垂,练习两下肢活动。逐步锻炼站立和步行,最初可两人协助,后改为一人或扶墙而行或独自站立。让病人练习系扣子、更衣、洗漱、大小便及外出散步等。注意锻炼中要有人照顾,且循序渐进。,9.心理护理: 病人由于失去了独立生活的能力,对个人生活、婚姻、工作、前途等会有许多考虑,护士要针对病人的情况进行安慰和鼓励,取得病人信任。病人对护士的高度信任感是心理护理成功的关键,要想取得病人信任,就要同病人密切交往,缩短护患间的心理距离,护士还应该与病人家属沟通,争取多方配合。,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观察患者

13、的言、情、动。给予生活上的关心和帮助,使其感到温暖。安慰、鼓励病人,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尊重患者,细心呵护其自尊心,努力培养患者的自信心。指导患者正确认识和科学的评价自己的伤、病、残程度,积极谋求改善自我行为,树立实事求是的力所能及的生活目标,从而达到康复所需要的最佳心理状态。,10、出院指导 (1) 颅脑损伤病人恢复期应尽量减少脑力活动,少思考问题,不阅读长篇读物,少看刺激性电影、电视节目,可适当听些轻音乐,以缓解紧张情绪. (2)对头痛、失眠较重者,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酌情服用镇静剂及镇静催眠药物。恢复期病人常有头痛、恶心、耳呜、失眠等症状,一般在数周至数月逐渐消失,但如存在长期头昏、失眠、烦躁、注意力不集中和记忆力下降等症状且超过36个月仍无好转时,应到医院进一步检查,必要时可口服维生素B类药物以帮助改善植物神经功能.,(3) 严格按照出院后医嘱用药。平日应保持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忌辛辣、戒烟酒。定期来院进行复查,以观察病情变化,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4) 如有不适及时就诊,如发现眩晕、步态不稳、血压升高、肢体麻木无力、言语模糊或失语等症状,应及时就诊,及时处理,防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5)出院后应注意居室定时通风,保持空气新鲜,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并要持之以恒地坚持肢体及语言的康复锻炼。,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