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605686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82.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凝心聚力——“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pdf(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 海 无 涯 【讲稿】凝心聚力凝心聚力“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 邹广文 一、为何要强调一、为何要强调中国精神中国精神 1 1、提出、提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代语境的时代语境 提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基于这样一个背景,XXXX 年 11 月 29 日,习近平同志带 领新一届国家领导集体参观国家博物馆所举办的复兴之路的展览时, 首次提出了 “中国梦”这个概念。“中国梦”的具体内涵有两大历史任务:第一个任务就是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年的时候,中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大历史任务就 是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要基本实现现代化,使我们国家真正建成富强、 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

2、国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说这是中国改 革开放 30 年历史进程走过之后,我们新一代领导集团非常明确地提出了未来中 国的发展之路,指出了未来中国在发展过程当中,非常鼓舞人心的发展蓝图。 关于“中国梦”,习近平同志有这样一个表述,他说要想真正实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这样一个中国梦,应该明确地走好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凝聚中 国力量。这是实现“中国梦”三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在实现“中国梦”这样一个 伟大的历史使命的进程当中,“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课题。提出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时代所赋予我们非常重要的一个历史使命。XXXX 年 3 月 17 日, 习近平同志在第

3、十二届人大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明确提出实现“中国 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 从学理层面看,“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提出为什么如此重要?首先我们讨论一下 “精神”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曾经有一句非常经典的表述:“人总是要有一点精 神的。”人生在世活的就是精气神,一个人的精神是一个人安身立命、支柱性的 东西,人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宋代的著名思想家王安石说:“丹青难写是精 神。”画水墨丹青的时候,最主要的就是要传神,作为一个画家的最高境界是表 达出你所表达的审美对象的精神。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提出实际上也就是在中国民族 学 海 无 涯 伟大复兴这个“中国梦”实现的历史进程过程当中,

4、必须首先要展示全体中华民 族的精气神,这是真正实现“中国梦”所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问题。 2 2、什么是、什么是“中国精神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生发于中国文明的传统、 贯穿于现代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 历程、具有强大凝聚力和感召力的思想观念。当我们提“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候,实 际上它是一个生成性的、具有历史传承的要素,是从过去经现在走向未来的一种 精神,是一种进行时,而不是一个完成时。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文化的复兴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文化复兴具体要落实到提升中华民族文化软 实力、提升文化的竞争力,在世界文明发展的舞

5、台上展示中国文化的重要品质。 从这个意义上讲,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健康发展的一种方向。人是一种目的 性的存在,这是人和动物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从人的目的性的角度讲,也就是 强调人是一种追求意义、 为人生规划方向、 具有未来的明确的目的性指向的存在。 一个人是这样,一个民族同样也是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可以说 是代表全体中国人共同努力的一个方向。所以“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构建, 它是中华民 族复兴内在的、 自觉的要求。 实现“中国梦”,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自然就体现于其中。 只有“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这样一种自觉, “中国梦”走的步伐才会更为自觉、 更为坚实、 更为充满自

6、信。 3 3、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展开的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习近平同志在 解释“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候强调了两个维度,首先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 神, 其次是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就是从历史动态发展中对“中国精中国精 神神”做了一个很好的表述。所以,“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既包含着民族性,同时也包含着 世界性, 我们把握“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应该在民族性、 世界性的二元张力中去把握。 “中中 国精神国精神”不是完全向后看的固定静态的东西,而是一种展示中国立足过去、经现 学 海 无 涯 在走向未来的气质和风貌

7、,所以“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面向未来的一个动态概念。正因 为这样,在强调“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候,一方面强调民族性的特质,另一方面还要 看到“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代性特质。从时代性角度来讲,中国文化从改革开放走到 今天,展示了越来越鲜明的中国特色。在中国特色的背景下,30 年的改革开放 同样也是中国融入世界、融入全球文明发展进程的 30 年,说到底是融入世界文 明大潮这个主流的进程,可以表达为一句话: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是在全球化的语境当中 展开的。 ”讨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 就不能不讨论全球化, 不能绕开全球化这个课题。 就像我们不能关起国门来设计自己的发展道路, 因为今天人类已经进

8、入一个全球 化的历史发展语境当中。什么是全球化?全球化是以现代性作为核心价值诉求 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一种拓展过程。当我们说全球化的时候,首先它 是一种经济的全球化,是资本全球化的扩张。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里有一句 非常明确的表达,马克思讲资本主义开拓了世界市场,资本主义挖掉了工业脚下 的民族基础,由此带来的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资本主义把过去那种地方的、民 族的、 离散时空下的发展状况改变了,人类从此进入了在资本的逻辑背景下的全 球的扩张过程,所以我们看到的全球化首先就是资本的全球性扩张。现在在世界 舞台上,很多大的企业其实都是一种全球性的企业。30 年中国的改革,中国的 企业也走出国门

9、,开始走向世界。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应该是你中有我,我 中有你, 这就印证了马克思当年在 共产党宣言 所讲的内容。 今天我们提出“中中 国精神国精神”, 同样也要基于全球化的语境。 我们设计“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并不是仅仅着眼 于中国自身的发展,退一步讲,即使你着眼于中国自身的发展,中国今天的发展 已经是全人类的、全球化的发展大潮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这里强调的有机 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强调,在全球化时代,地球上任何一个角落所发生的事情,都 可能引起全世界的关注。所以在全球化时代,从理论上来讲,已经不会具有那种 纯粹地方的、民族的自我封闭的发展了。正因为这样,我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 学 海 无

10、涯 复兴的历史进程当中,在实现“中国梦”的进程当中确立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必然 要体现出时代的、开放的精神。 今天我们回过头来看,我们强调“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实际上带来了两个标志性的 问题, 需要我们在“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反省过程中, 在“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文化自觉过程 中认真去思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中华文明对于未来人类文明发展的可能性贡 献到底在哪里?第二个问题是中国可以向世界输出的主流价值观是什么?为什 么要提出这两个问题呢?这是基于当今时代中国在世界整个发展进程当中的位 置和影响。经过改革开放的 30 年,中国经济获得了长足性的进步,我们的经济 总量现在已经跃升为世界第二,

11、 这种经济的影响力已经成为全世界所共同关注的 事实,中国经济的走向直接对世界经济的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 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如何呢?可以用一个词来表达,就是 不尽如人意,或者说得更客气一点、更委婉一点,中国的文化影响力和我们的经 济在世界的影响力是不匹配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和我们周边的韩国相比,韩 国是一个只有 4000 多万人口的中等国家,而中国是一个拥有上下五千年悠久历 史文明、人口达到 13 亿的大国家,世界人口第一,但是在当今的历史舞台上, 我们和韩国的文化交流处在文化的逆差状态。 大家经常调侃我们今天的一个文化 现实,韩流滚滚,这就从一个侧面给我们敲

12、响了警钟。在世界的发展舞台上、世 界的文化交流当中,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经济的进步,因为经济的进步相对应的 要带来文化的进步,但是在世界的舞台上,今天文化的发展还没有达到我们所期 望的状态,这样一个历史课题任重而道远。我们首先要在思想观念层面有一种紧 迫感。随着中国的进步特别是经济的进步,我们要使得综合国力有质的提升,我 们的文化影响力在世界上也要有很好的状态出现, 这需要我们付出更加艰苦的努 力。 国家在这方面也看到了这种紧迫性,所以近年来所提出的通过文化体制改革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问题,通过在世界各国举办孔子学院,现在世界各国已经有 350 多所孔子学院,所展示的是中华文明的精神、中华文化的

13、风貌。这是一个向 学 海 无 涯 世界表达中国文化、展示中国形象的过程。我们展示中国文化、表达中国文化对 世界的影响,这里有一个“文化之魂”的问题,这个“文化之魂”是和我们所强 调的“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中国的历史发展走到今天,中国的改革 开放 30 年走到今天,时代已经向我们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使命。 从大的“中国梦”角度来讲,从中国走向世界的角度来讲,都要呼唤“中国精中国精 神神”, 都要培育“中国精神中国精神”这种自觉意识, 使得我们民族的发展有一种追求意 义上的自觉,有一种文化上的自觉,从而实现我们发展的自觉,这是非常重要的 课题,是我们今天强调“中国精神中

14、国精神”最迫切的问题。 4 4、提出、提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的现实意义 提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可以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是民族身份的 识别问题。在世界舞台上,中华民族文化、中国人的形象、中国人的气质、中国 气象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这个问题提醒我们, 一个人当把自己关在自己屋 里的时候,当在自己私人空间的时候,大可不必强调自己的形象、自己的身份问 题。但是今天在全球化的时代,人类进入普遍性的交往了,这时候就要强调“中中 国精神国精神”、强调文化身份,因为我们要把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最亮丽的形象呈现 给世界。 第二是激发民族的创造性活力。 民族的创造性不是无源之水、 无本

15、之木。 一个民族最深厚的创造力的源泉,是源于这个民族从历史走向未来的内在气质、 内在品质、内在的精气神。我们今天提出“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也是激发民族创新能力的 重要抓手, 因为所有的创造性都要有原动力, 这个原动力是来自于“中国精神中国精神”。 第三是凝聚社会的道德。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对于培养良好的社会风气、 培养民族的凝聚力、 培养全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从而建构起具有责任和担当的、赋有时代精神的社会 道德,同样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第四是构筑民族的信仰。一个人需要信仰,一 个民族也要有信仰,信仰是支撑一个人坚定不移走向未来的重要的文化支点,一 个有信仰的民族才能够真正赢得未来,所以信仰对于一个人

16、来说非常重要。我在 讲企业文化的时候,经常讲一句话:“企业家要有信仰。”为什么?因为一个有 学 海 无 涯 信仰的企业家才有可能带出一支有信仰的队伍。我们讲“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 窝”,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有责任的企业家,要有担当意识,要把经营企业作为一 项人生事业去做,而这里面是和精神的、气质的培育相关联的。因此无论是从个 人还是民族来讲,培育信仰至关重要。 二、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 从“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和“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时代特征, 这两个角度和大家 进行讨论。 1 1、中国精神中国精神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中植根于悠久文化传统中 谈到中国精神中国精神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实际上是对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 它的内在精神特质的考察和回顾。说到中华民族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或者说“中国精中国精 神神”的民族特征的民族特征, 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它植根于悠久的文化传统 当中, 中国精神中国精神不是我们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