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

上传人:摩西的****12 文档编号:13660219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229.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理化学》课程标准(6.29).pdf(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 课程编号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课程名称:物理化学 适用专业适用专业:精细化工 应用化工 煤化工 生物化工 食品工程 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计划学时计划学时:66 第一部分第一部分 前言前言 一、课程的性质一、课程的性质 物理化学是化工、食品类各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它 运用数学、物理学等基础科学的理论和实验方法,研究化学变化包括 相变化和pVT 变化中的平衡规律和速率规律, 为后面的专业课程和实 践课提供更直接的理论基础。 它也是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 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先修课: 无机化学 、 分析化学

2、、 高等数学等 后续课: 化工原理 、 化工工艺学 、 反应工程 、 化工生 产技术 、 化工工艺设计等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1.遵循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职业教育 原则。 在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紧密围绕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基本职业 能力进行设计。 2 2.注重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 题的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注意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物理化学 课程以 “突出职业能力培养” 为教育理念, 内容以: 必须、够用为原则,教学中要力求以经典理论

3、为主线,以掌握概念、 强化应用为重点,以培养能力、提高素质为中心,体现理论与实践内 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实现内容的项目化、模块化。 一、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物理化学的重要概念及基本原 理,牢固地掌握物理化学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物理化学的基本计算方 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增强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特别是使学生进一步具备根据具体条件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职 业能力。 3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 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 新方法的能力;与人

4、效、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二、职业能力目标二、职业能力目标 3 (一)知识目标 1. 掌握热力学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 4.掌握熵函数、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的概念。 5. 掌握克劳修斯不等式,熵判据、吉布斯判据、亥姆霍兹判据的 适用条件及应用。 6. 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 及其性质;理想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 7. 掌握相律,单组分系统的相图水的相图,二组分气液平衡 系统的相图;二组分液固平衡系统的相图; 8. 掌握标准平衡常数的定义,理想气体的等温方程;化学反应

5、等 压方程 9. 掌握化学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具有简单级数反应的速率方程和 动力学特征。 (二)能力目标 1.能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单纯状态 PVT 变化过 程、相变、化学变化过程的U、H、Q 及 W。 2.能熟练进行系统在简单过程、相变过程、化学反应过程熵变( S)的计算;环境熵变的计算。 3.能运用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4.能运用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进行有关计算,以及稀溶液依数性 4 的有关计算 5. 能理解单组份、各种二组分系统相图。能运用相律对体系进行 分析。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6. 能熟练运用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三)素质目

6、标 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 2.具有良好的协调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具有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 4.具有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能力。 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课程内容与要求课程内容与要求 课程建议总课时为 66,理论学时 48,实验学时 18 项目内容组织与学时分配如下所示: 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1:热力学第一定律(约 10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热力学的基本概念,重点掌握状态函数的特点。 (2)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3)掌握焓的定义和性质。 (4)理解可逆过程、等容摩尔热容、等压摩尔热容的定义 (5)掌握

7、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的定义 5 能力目标: (1) 能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理想气体单纯状态 PVT 变化过 程、相变、化学变化过程的U、H、Q 及 W。 (2)能熟练应用标准摩尔生成焓、标准摩尔燃烧焓计算化学反应的 标准摩尔反应焓变。 学习情境学习情境 2:热力学第二定律(约 12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明确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意义、实质。 (2)掌握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克劳修斯不等式) (3)掌握熵函数的定义、性质、物理意义。 (4)理解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的概念 (5)掌握熵判据、吉布斯判据、亥姆霍兹判据的适用条件及应用。 能力目标: (1)掌

8、握单纯 P、V、T 变化,相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中熵变,吉布 斯函数变化量的计算。 (2)能运用熵判据、吉布斯函数判据判断过程的方向和限度。 学习情境 3: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和相平衡(约 11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掌握拉乌尔定律、亨利定律及其应用。 (2)掌握理想液态混合物的定义及其性质。 6 (3)掌握理想稀溶液的定义及其依数性。 (4)掌握相平衡的基本概念和相律 (5)掌握掌握单组分系统及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运用,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能运用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进行有关计算。 (2)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及有关计算。 (3)能理解单组份、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能运

9、用相律对体系进行 分析。 (4)掌握杠杆规则在相图中的应用。 学习情境 4:化学平衡(约 10 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化学反应等温方程式及应用。 (2)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平衡常数与平衡组成的计算方法 (3)熟悉压力、温度、惰性气体等因素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重点掌握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化学反应等压方程。 能力目标: (1)能用等温方程判断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 (2)能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 (3)会分析温度、压力、组成等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学习情境 5:化学动力学 教学目的与要求: 7 知识目标: (1)理解化学反应速率、理解基元反应

10、及反应分子数的概念。 理解 反应速率常数以及反应级数的概念。 (2)掌握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 (3)掌握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能力目标: (1)能熟练运用简单级数的速率方程进行有关计算。 (2)能掌握阿仑尼乌斯方程以及其应用。 第四部分第四部分 实施建议实施建议 一、学时分配一、学时分配 学时分配表 序 号 学习情境内容 总学时 理论学 时 实践 学时 备注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13 10 3 2 热力学第二定律 13 12 3 3 多组分系统的热力学和相平衡 14 11 6 4 化学平衡 10 10 5 化学动力学 14 8 6 二、教学方法与手段二、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讲授法

11、、任务驱动法、多媒体教学。 8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摸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采取灵 活的教学方法,讨论式、启发式等教学手段,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 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 教学水平。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 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 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 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媒体与板书教学相结合的 教学方式。 充分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 在学习上尽量使学生做到“三 自”,即自由学习、自主学习和自觉学习。 4. 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多增加实践知识,引导学生学有所用,

12、 学以致用。 5. 实践教学中注重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6. 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 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 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 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工 作能力。 ;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 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 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 生实践教学体会、施工进度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

13、 9 成绩。 3.应注意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 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一)对学生的评价 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 采用平时成绩和理论考核相结合的形 式。 考试课 考核方式:平时占 20%;实际操作制作产品占 20%; 理论考核占 60% 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20% 2.实践操作 (学生实践操作进度、 完成情况和基本技能考试) 20% 3.理论考核 60% 以上比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对教师的评价 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对课

14、程体系的评价 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 四、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四、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1.建议教材 物理化学 ,高职高专化学教材编写组编著, 高等教育出版社,教 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 XXXX 2.主要参考书 10 物理化学 ,天津大学物理化学教研室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理化学 ,傅玉普编著,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教材的选用 (1)依据本课程标准,教材的选用应充分体现高等职业教育的 特点。 (2)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 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 和实际需要。 (3)教材表

15、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2.信息技术应用 (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 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 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 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 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 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岗上信息资 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 和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 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11 (4)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 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3.工学结合 充分利用学校实验室的资源,进行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实践 “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验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用理论解 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说明七、说明 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实践环境:物理化学实验室 3.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 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考试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