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

上传人:梧*** 文档编号:13658925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 创新管理 )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创新管理)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2010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点2009年是我市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年,也是绵阳工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和“三个加快”的战略部署,我市企业技术创新工作,以提升自主品牌、核心技术和自主创新能力为着力点,紧紧围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技术创新对工业经济发展的支撑和引导作用,在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军民融合、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以及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等方面,实现了新突破,建立了新机制,提供了新支撑。2010年是我市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新一轮绿

2、色科技革命,低碳经济,新兴产业发展,全面加快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的关键时期。我市2010年企业技术创新工作,要深刻地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和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的变化趋势,围绕绵阳科技城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进一步强化落实推进“1+5”优势产业,以新机制配置新资源、以新技术支撑新产业、以新举措开创新局面。一、指导思想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贯彻落实市委“一主三化三加强”发展路径,紧紧围绕建设绵阳科技城的新目标,以建立特色创新平台为主轴,强化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着力军民融合的新兴产业化,推进自主创新技术产业化,大力支持产业园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强跨区域技术创新联盟的建立,探索建立产学研的新机制,为“1+5”优势产

3、业发展提供持续创新的活力和动力。二、工作重点1、推进工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培育企业核心技术竞争力。建立10大具有绵阳特色的重大技术创新平台。选择企业为主体,有园区载体和区域特色,技术先进,代表行业技术发展方向,能支撑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研发平台。高新区数码电子与3C家电关键技术创新平台;高新区小排量汽油机和D系列柴油机技术创新平台;科创区网络通信与信息安全技术技术创新平台;科创区LED新型照明技术创新平台;经开区PDP本土化配套技术创新平台;游仙区绝缘材料技术创新平台;安县银河铬盐精细化技术创新平台;江油矿机产业化技术创新平台;三台服装工装印染技术创新平台;中物院环保产业技术创新平台。推进20项自

4、主创新产业化特色技术产业化。选择具有关键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能实现产业化,经济效益明显的特色技术。长虹“PDP产业化”技术;九洲“新型空管”技术;黄龙“新型破粹机”技术;银河“铬盐无毒化”技术;丰泰“以纸代木”技术;东材“功能性高分子材料产业化”技术;艾萨斯公司“新型电子浆”技术;三阳公司“屏蔽材料(塑料)”技术;东方特塑公司“管道防腐聚乙烯产业化”技术;惠利电子公司“环氧树脂灌封料”技术;江油六合材料公司“汽轮机用高温耐热材料”技术;江油长祥特殊钢公司“特殊钢锻材锻件”技术;华晨瑞安公司“复合凸轮轴”技术;西金公司“新型选粉机”技术;开元“锰锌铁氧体磁性材料”技术;三台磷酸盐公司“食品、

5、医药、电子等功能级磷酸盐”技术;龙华公司“聚碳酸酯薄膜”技术;固锐公司“涂附磨具材料、粘接”技术;灵通公司“野战被复线高速传输系统”技术;永贵科技公司“动车组车间电连接器”技术。推进国家和省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大力推进长虹、利尔和新晨公司、国家级技术中心能力建设项目;推进佳联公司“服装面料低水排放染色技术开发”和西普公司“臭氧化断链脂肪酸生产二元酸产业技术开发”的国家重大产业技术开发专项。大力支持四川省安县银河建化集团有限公司“液相空气氧化法制备烟酸清洁化生产新工艺开发”;绵阳高新区三阳塑胶有限责任公司“复合型塑料电磁屏蔽材料开发应用项目”;绵阳新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1.5T汽油机涡轮增压技术开

6、发”;江油市丰威特种带钢有限责任公司“冷轧取向硅钢冶炼配方调整、降低热轧温度等创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四川西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分子蒸馏-膜过滤精制工艺暨废油再生技术产业化开发”;四川长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性能碱锰电池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2、强化企业技术中心管理体系及运营机制建设,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技术创新体系。推进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立。大力支持铁骑力士公司申报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重点支持安县银河建化公司筹建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为主体的“铬盐精细化工产业园”。继续开展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的推荐和认定工作。指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建立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0户。3、推进军民融合发展,促进高新

7、技术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培育我市新兴产业。围绕把科技城建成“军民融合示范地、创新人才集聚地、科技成果集散地、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地”目标。突出支持9项“军工技术-民用技术-民用产品”。中物院“钒电池”技术;九九瑞迪数字成像有限公司“辐射成像”技术;久远科技公司“高温型管道防腐补口”技术;中物材料公司“精密成型复合材料”技术;中国燃气涡轮研究设计院“变几何涡轮增压器(VGT)”;中物仪器公司“基于锥束的显微CT系统”;维博电子公司“高危行业特种本安型电量隔离传感器”;久环电气公司“轮胎橡胶辐射预硫化关键技术及设备”;西普公司“柔性分离”技术。发展6大工程“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利尔化学“氯

8、代吡啶类除草剂产业化技术”;同成科技“造纸水份、灰度、色度在线测量技术”;圣维公司“国产数控系统的PMC技术”;西普公司“臭氧化断链不饱和脂肪酸生产二元羧酸产业化技术”;西磁公司“烧结钕铁硼磁体材料技术”;通美公司“生物质气化、热解技术”。4、加快构建“成-绵技术创新支撑产业发展联盟”。以发现和发展新兴产业为突破口,突出双方的优势,强化各自在新兴产业链上的特色能力。建立双方工作联系、战略投资、军民融合发展、项目推进和产业互补联动机制。推进利尔公司扩建成都研发中心;支持通美公司“成都市生物质燃气联合循环(BIGCC)发电”;长虹、九洲在成都的产业研发平台建设,积极推进在嵌入式软件、新型显示器、R

9、FID、物联网等方面融入成都产业的发展。支持中物创投公司在成都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积极推进在脱硫技术、氮氧化物治理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和生活垃圾处理、石油管道非正常应力磁检测仪器研制、差分吸收激光测污雷达仪器研制、分子蒸馏-膜过滤废油再生技术推广。积极探索与成都在新材料产业方面的合作,积极推进以纸代木技术、PPS改性技术。5、探索技术创新资源配置的新途径,提升区域公共服务平台的能力,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长虹、九洲、利尔、西普、东材公司开展“技术创新双博导制”。既由企业确定项目,政府重点支持,企业博士与大学博导共同选择研究生,指导培育和推进研发项目的工作新机制。提升市技术创新服务中心的能力,

10、建立更为有效的运行机制,为我市产业集群和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服务。要开展计算机辅助创新、节能降耗、废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咨询、培训、技术推广服务。重点抓好“自动电机空载控制系统节电技术推广”和“滚筒式冷渣机节能技术的应用推广”项目。引导和鼓励园区、企业、高校以及研究院所开展战略性合作,加快建设为园区产业服务的创新平台。要把园区建设、军民融合、产学研、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风险投资等资源有机地连接起来,建立有绵阳特色的高技术产业化创新平台和示范基地。要依托中物院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中心,搭建军民融合创新服务平台,挖掘科技资源,促进科技资源向产业转移。要抓好中研磨具公司“耐高温重负荷磨损指数大直径工业砂轮

11、产业化”;碧馥生物科技公司“采用改进型溶剂法及大比例回收技术年产200吨高纯茶多酚”;中物神光科技公司“差分吸收激光测污雷达”;科学城海天公司“铟锡氧化物纳米悬浮液产业化”、科莱电梯公司“电梯制造与电梯运行信息化管理”、高达公司“企业技术中心能力建设”等项目。6、围绕“1+5”产业,深化产业细分,提升品牌价值,推进绵阳产业价值的高端化和本土化。要以项目为抓手,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搭建一批技术创新平台。组织企业申报并向上推荐,省重大产业技术创新专项7项、省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专项2项、重大创新成果产业化专项5项、企业信息化专项6项、省企业技术创新专项20项、省企业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专项10项

12、。2010年全市企业技术创新投入要达到25亿元,新产品产值率超过35%。要以优化配置本地产业和技术资源为重点,围绕绵阳园区建设、灾后重建和科技城建设,以及大企业大集团的发展,通过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联盟,推进集成创新和系统创新。重点抓好“PDP电子材料配套本土化”、“物联网技术联盟”、“汽车燃料电池技术联盟”、“新型工装技术联盟”、“柔性分离技术联盟”、“生物质气化、热解技术联盟”。大力实施技术标准、知识产权战略和名牌战略,推动我市技术专利、名牌产品、驰(著)名商标的建设工作。选择15户企业示范,重点支持一批对推动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撑经济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采用国际标准,参与国际

13、标准制定和发起制定国家或行业标准。实施工业品牌战略,强力推进我市工业由生产加工型向品牌经营型发展模式转变。通过自主品牌的培育和发展,推动产业和区域综合竞争力提高,打造出一大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知名企业和企业集团。2010年选择20户企业做好示范。7、抓住当前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和循环经济的发展契机,进一步强化技术优势,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的能力。以系统工程和产品链为载体,大力支持我市“四川省重大技术装备“1+8”工程产品链”企业。重点支持攀长钢的发电设备及输变电产品链;九洲集团的航空航天及空管产品链;中物院环保中心、西南自动化研究所的产学研建设;矿山机器(集团)公司重装基地建设。大力支持我

14、市重装企业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关键总成技术、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技术为重点,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能力。推进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环境保护工程研究中心“脉冲放电等离子体烟气脱硫脱硝产业化技术与设备”项目;西南自动化研究所“国产数控系统的PMC技术研究”项目;丰泰“以纸代木”项目;中物院“钒电池”项目。8.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积极贯彻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指导意见,重点在“1+5”产业的企业宣贯ISO9000、ISO14000、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推广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管理、“6S”管理、可靠性工程。组织引导企业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普及教育、质量检验、质量成本管理、供应链优化管理、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内审员等方面的培训。围绕“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社会责任、产品质量、研发创新”,积极开展务实有效的企业质量管理小组活动,培训质量管理专业骨干人数达300人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