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588470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PPT 页数:95 大小: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5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5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5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5页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信息系统》期末重点复习(9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资料 ,青岛工学院管理学院10工商,数据:是记录客观事物的、可鉴别的符号; 信息:是有目的、有用途、有完备意义和有机联系的数据集,是对数据进行再加工与再组织的产物;信息是关于客观事实的可通讯的知识。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只有经过解释,数据才有意义成为信息;信息是经过加工以后、对客观世界产生影响的数据。,1.1 信息概述,信息化:信息化是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演化的动态过程。它反映了从有形的物质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到无形的信息产品起主导作用的社会的转型。,信息的特征: 价值性可货币化的和不可货币化的 共享性可被不同信息主体完整共享 时效性信息也有其生命周期 增值性对已有信息加工整

2、合可产生新的信息 层次性基于管理活动的层次性 滞后性信息的价值必须通过加工或再加工获得 事实性事实是信息的中心价值,1.1 信息概述,二、信息的度量 信息的本质:是能够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因 此,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内容消除人们认识的不确定程度。,1.1 信息概述,信息量与信息熵: 熵(Entropy),在分子运动论中,是分子无序状态的量度; 信息量与信息熵的关系:信息量与信息熵呈反向运动,信息量越大,信息熵越小。,一、系统的概念 系统:是由处于一定的环境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为达到整体目的而存在 的集合。 系统与集合的区别:系统各元素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而集合

3、中的个元素都地无序的,无结构的。 系统复杂程度相关因素:系统元素之间的关系 组成系统的元素的数量规模,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二、系统的特征 整体性 目的性(决定着各要素的组成和结构) 相关性(决定系统的运行机制,是功能实现的机理基础) 环境适应性,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四、信息系统的概念 信息系统:是一个人造系统,它由人、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组成,目的是及时、正确地收集、加工、存储、传递和提供信息,实现组织中各项活动的管理、调节和控制。,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六、信息系统的发展 电子数据处理系统(EDPS)(20C50年代中期60年代中期)(萌芽期) 事务处理系统

4、(TPS )(20C6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发展期) 管理信息系统(MIS)( 20C70年代初期 )(成熟期) 决策支持系统(DSS): IDSSGDSS 信息系统的新发展: 经理信息系统(EIS) 战略信息系统(SIS)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信息系统发展的重要趋势是: 网络化(EC、SCM、VE/EG、EE、EH) 智能化(AI:ES、ANN、GA、IA) 价值化 人本化 集成化,1.2 信息系统的概念及其发展,一、当代管理环境的变化 20C80年代以来,信息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成 为企业的重要财富和战略性资源,与当代管理环境 的重大变化紧密相

5、关: 经济全球化的出现;(范围)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功能) 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转向基于知识和信息的服 务经济,一个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知 识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1.3 信息系统和管理,二、 信息系统和管理的关系 总体而言:管理工作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做出有效的决策,而决策的正确程度则取决于信息的质和量。 当代管理环境变化对管理提出的要求; 信息系统强大的功能 具体来看:一个组织的管理职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方面,任何一方都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持。,1.3 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对计划职能的支持 (1)支持计划编制中的反复试算; (2)支持对

6、计划数据的快速、准确存取; (3)支持计划的基础预测; (4)支持计划的优化。,1.3 信息系统和管理,一、决策和决策过程 决策是决策主体为实现某一既定目标而进行的有意识、有选择的管理活动。决策效果取决于: 决策主体的决断能力; 决策主体所掌握的有关决策问题的数据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1.4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西蒙( H.A.Simon )在其决策过程模型中指出,决策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情报收集、处理与分析阶段; 可行性方案制订阶段; 方案选择阶段; 实施活动阶段。,1.4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二、决策问题的类型 按问题的结构化程度不同将决策划分为: 结构化决策:简单直接、有固定的规律可循,

7、能用明确语言和模型描述;如,库存,1.4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非结构化决策:复杂、没有固定规律可循,决策者主观行为对决策有很大影响;如,管理体制,半结构化决策:介于上述两类之间。一般可建立模型,但无法确定最优方案。如,作业调度、资金分配,信息系统对不同类型决策问题的支持: (1)通过信息系统实现对结构化决策问题所建立决策模型的自动化求解; (2)半结构化决策问题需要决策主体的积极参与和临场决断,从而形成人机交互模式下的半自动化决策; (3)非结构化决策问题以全人工方式完成,但需要信息系统提供基础、及时准确的决策数据与信息支持。,1.4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三、决策的科学化 原因? 决策科学化的

8、发展方向: (1)用信息系统支持和辅助决策; (2)定性决策向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决策发展; (3)单目标决策向多目标综合决策发展; (4)战略决策向更远的未来决策发展。,1.4 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信息技术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面临的根本性问题: 如何深刻认识MIS既是一个技术系统,又是一个社会系统? MIS技术的复杂性、需用资金的密集性和用户需求的多样性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而更重要的则涉及管理思想、制度、方法、权力结构和人们习惯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可引出如下问题: 1. 如何为信息系统的应用创造有利的条件? 2. 一方面 ,从组织结构、职权分配及业务流程等方面作出调整; 另一方面, 需努力提高

9、科学管理水平。 3. 如何提高企业文化,做好人员选择和培训工作? 4.政府部门应如何促进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1.5 管理信息系统面临的挑战,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由人、计算机等组成的能进行管理信息收集、传递、储存、加工、维护和使用的系统,能实测企业的各种运行情况,利用过去的数据预测未来,从全局出发辅助企业进行决策,利用信息控制企业的行为,帮助企业实现其规划目标 。,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三、管理信息系统的特点 面向管理决策 是对组织乃至整个供需链进行全面管理的综合系统 是人机结合的系统 是现代管理方法和手段相结合的系统 多学科交叉的边缘科学,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四、管理信息系统

10、的结构 管理信息系统贯穿了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同时又覆盖了管理业务的各个层面,其结构是一个包含各种子系统的广泛结构。 从广义概念上阐述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可以分为两类: 基于管理任务的结构(纵向); 基于管理职能的结构(横向)。,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3、管理信息系统结构的综合,横向综合:把同一管理层次的各种职能综合,使 各个部门之间联系加强,数据资源共享; 纵向综合:把某种职能的各个管理层次的业务组 织在一起,纵向沟通了上下级之间的联系,使各级管 理层次之间信息畅通。,2.1 管理信息系统的概念,MIS概念结构,2.2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一、影响管理信息系统

11、应用的环境因素: 生产过程的特征 组织规模 管理的规范化程度 组织的系统性 信息处理与人,2.2 管理信息系统与环境,计算机在信息处理中的长处: 能保存大量的历史数据,并能进行筛选、分析。 能够仿真应用环境和真实的管理系统。 能够产生各种方案的可行解,自动淘汰非优解。 人在信息处理上的特点: 能够根据经验和大量知识进行模糊推理。 善于处理各种与人有关的问题。 人机和谐的发展方向? 1.人性化的界面 2. 人与机器的合理分工 3.提高终端用户的计算能力,1)ERP的形成过程:,背景 40年代的订货点法 60年代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70年代的闭环MRP 80年代的制造资源计划 90年代的企业

12、资源计划 20C,90年代的三大管理方法:标杆管理、企业流程再造、战略联盟;,3.1 MIS的管理基础,3.1 MIS的管理基础,MRP和ERP的区别: 资源管理范围方面的差别 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 管理功能方面的差别 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跨国(或地区)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方面的差别,四、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指把来自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和社会经济活动等领域中的原始数据, 用一定的设备和手段, 按一定的使用要求, 加工成另一种形式的数据的过程。 五、数据处理的目的: 数据预处理 数据挖掘技术 数据存储与管理,3.2 MIS的技术基础,1. 数据组织 数据的组织方式及内在联

13、系的方式决定着数据处理的效率,是数据处理的主要内容。,3.2 MIS的技术基础,3. 数据库(20C60年代后期) 数据库(Database,简称DB):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大量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它可以供各种用户共享、具有较小冗余度和较高的数据独立性。 数据库的功能与特点? 数据的独立性、完整性、共享性、最小的冗余度,3.2 MIS的技术基础,4. 数据库技术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是 与数据库技术密切相关的四个基本概念。 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 简称DBMS ):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 是数据库系统(DBS

14、)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DBMS 各支持一种数据库模型;数据库在建立、运用和维护 时由DBMS统一管理、统一控制。,3.2 MIS的技术基础,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简称DBS): 是指在计算机系统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构成,一般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计算机系统、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构成。,3.2 MIS的技术基础, 数据库保护,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数据库恢复。 安全性保护:对数据库进行保护,防止不合法的使用而造成的数据泄漏、更改或破坏。,3.2 MIS的技术基础,完整性保护:保护数据库中数据的正确性、有效性和相容性,防止错误的数据进入数据库造成无效操作。,3.2

15、MIS的技术基础,并发控制:多个用户同时存取、修改数据库时,可能会发生相互干扰而得到错误的结果并使数据库的完整性遭到破坏,因此必须对多用户的并发操作加以控制、协调。,数据恢复:当软硬件或通信线路故障而破坏数据,或对数据库操作失败使数据出现错误或丢失时,系统应能进行应急处理,把数据库恢复到正常状态。,1. 网络的拓扑结构分为: 点 - 点信道网络:星形、环形、树形、网状等; 共享信道网络:总线型、树形、环形等。 网络的拓扑结构是由通信子网决定的。 2.静态网页 HTML 动态网页 ASP,3.2 MIS的技术基础,信息系统运行模式(软件体系结构) 1)文件服务器/工作站 20C60-80年代,网

16、络应用集中式,采用主机-终端模式,数据处理和数据库应用集中在主机上,“主机瓶颈”; 80年代后文件服务器/工作站结构开始流行,把DBMS数据处理和应用程序分布在工作站上,文件服务器仅提供对数据的共享访问和文件管理,网络“传输瓶颈”。,3.2 MIS的技术基础,2)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2层) 20C80年代 ,把DBMS安装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客户机运行应用程序,完成屏幕交互和输入、输出等前台任务,服务器运行DBMS,完成数据处理及存储管理等后台任务。 把数据处理从应用程序中分离出来。,3.2 MIS的技术基础,3)浏览器/服务器(Browser/Server) 采用基于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的Web服务器和可以对Web服务器上超文本文件进行操作的浏览器。 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