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586352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北碚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碚区2019-2020学年(上)期末学生学业质量调研抽测高二语文试卷(分数:150分 时间:150分钟)注意:本试卷包含、两卷。第卷为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中相应的位置。第卷为非选择题,所有答案必须填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答案写在试卷上均无效,不予记分。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青山倚碧海,朋自远方来。6月的青岛,花木葱茏,生机勃勃。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领导人和有关国际组织负责人齐聚黄海之滨,共商合作大计。6月10日,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中国国家领袖主持了上海合作涌现,但捍卫和平的力量终将战胜破坏和平的势力,安全稳定是_;尽管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逆全

2、球化思潮不断有新的表现,但“地球村”的世界决定了各国日益利益交融、命运与共,合作共赢是_;尽管文明冲突、文明优越等论调不时_,但文明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不竭动力,不同文明交民币等值专项贷款到建设中国一一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从继续举行“和平使命”等联合反恐演习到中方为各方培训数千名人员,中国贡献为上合新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领袖_的判断,务实亲和的倡议,赢得了与会嘉宾的高度认同。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1.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3、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B.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C.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D. 青岛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中国的思想力更被见证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人心所向 众望所归 东山再起 登高望远B. 人心向背 大势所趋 东山再起 居高临下C. 人心所向 大势所趋 沉渣泛起 登高望远D. 人心向背 众望所归 沉渣泛起 居高临下3. 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

4、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B. 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破解时代难题、化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C. 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弘扬“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D. 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答案】1. B 2. C 3. A【解析】1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语句连贯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仔细阅读语段和选项,按

5、照逻辑发展顺序,应该是有由“思想”到“行动”,所以应该是“思想”在前。“行动”在后,且括号之前主要讲思想方面,括号之后“一系列具体措施”是中国人的行动方面,排除AD。“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更见证了中国的行动力”主语是青岛,这次会议在青岛举行,青岛见证了中国人的行动力,更见证了中国人的行动力,主语都是“青岛”,强调了后者,领起下文的“一系列具体措施”。C项,“中国的行动力更被见证”突然转换成“被”字句,主语变成了“中国的行动力”,与前一句“青岛见证了中国的思想力”主语不一致,等于偷换主语。故选B。【2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入上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

6、最恰当的一组”,第一处:人心所向: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人心向背:向:归向,指拥护;背:背离,指反对。指人民大众的拥护或反对。此处是说“安全稳定”是人民群众所向往的。选用成语“人心所向”;第二处:众望所归:众人的信任、希望归向某人,多指某人得到大家的信赖,希望他担任某项工作。大势所趋: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此处是说“合作共赢”是整个形势发展的趋向。故选选用“大势所趋”;第三处:东山再起:东晋时,谢安退职后在东山做隐士,以后又出来做了大官。后用以比喻失败后重新上台。沉渣泛起:已经沉到水底的渣滓又漂浮了起来。比喻已经绝迹了的腐朽、陈旧事物又重新出现。此处是说文明冲突、文明优越这些陈旧的论调不时

7、的又重新出现。选用“沉渣泛起”;第四处:登高望远: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居高临下:占据高处,面向低处。形容所居位置可以控制全局、极为有利。此处是说站的高。其判断看得更远。选用“登高望远”。故选C。【3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文中划线句子“正确把握和认识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进一步发挥上海精神,我们就能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让安全与繁荣的阳光照亮人类的共同家园”,语病主要是语序不当,“化解时代难题、破解风险挑战”语序不当,应该先“破解”再“化解”。故选A。二、默写4.补写下列句子

8、中的空缺部分(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_”这句话印证了这个道理。(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说浔阳并非没有音乐,只是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3)同为赤壁怀古词,苏轼塑造了青年将领周瑜的英雄形象,而在杜牧的赤壁中,却用了“_,_”,讽刺了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答案】 (1). 学不可以已 (2). 岂无山歌与村笛, (3). 呕哑嘲哳难为听 (4). 东风不与周郎便, (5). 铜雀春深锁二乔【解析】试题分析:理解性默写的题目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注意提示语中的“活到老,学到老”“声音单调复杂,实在难以入耳”“

9、周瑜赤壁之战中成功的侥幸”,这样就能准确的答出题目,注意“呕哑嘲哳”的写法。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各题。在狱咏蝉骆宾王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余心。5. 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首联中“客”字不作“客人”或“旅居外地”解,而指“坐牢”,称坐牢为“客”,可见冤愤殊深。B. 颔联中的“玄鬓”,红色鬓发的意思,这里指蝉的双翼。C. 颈联纯用“比”体。两句中无一字不在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蝉和诗人浑然一体。D. 好诗,不但要有诗眼,以放“灵光”,而且有时须有“龙吟”,以发“仙声”

10、。首联就是这样“龙吟”之句。E. 这首诗作于患难之中,感情充沛,取譬明切,用典自然,语多双关,于咏物中寄情寓兴,由物到人,由人及物,达到了物我一体的境界,是咏物诗中的名作。6.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答案】5. BD 6. 作者歌咏蝉的高洁品行,以蝉比兴,以蝉寓己,寓情于物,寄托遥深,蝉人浑然一体,抒发了诗人品行高洁却“遭时徽纆”的哀怨悲伤之情,表达了辨明无辜、昭雪沉冤的愿望。【解析】【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的理解和鉴赏。B项,“这里指蝉的双翼”错误,“玄鬓”,指蝉的黑色翅膀,这里比喻自己正当盛年。D项,“首联就是这样的龙吟之句”错误,

11、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应该是尾联是“龙吟”之句。故选BD。【6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诗歌的情感的题目,是诗歌的常考的题目之一。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此诗起二句在句法上用对偶句,以蝉声来逗起客思,接下来就点出诗人在狱中深深怀想家园。三、四两句,一句说蝉,一句说自己,用“那堪”和“来对”构成流水对,把物我联系在一起。在狱中看到这高唱的秋蝉,还是两鬓乌玄,两两对照,不禁自伤老大,同时更因此回想到自己少年时代,也何尝不如秋蝉

12、的高唱,而今一事无成,甚至入狱。接下来五六两句,“露重”“风多”比喻环境的压力,“飞难进”比喻政治上的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上的受压制。蝉如此,诗人也如此,物我在这里打成一片,融混而不可分了。第七句,诗人喻高洁的品性,不为时人所了解,相反地还被诬陷入狱,“无人信高洁”之语,也是对坐赃的辩白。尾联诗人愤情冲天,勃发“龙吟”,喷出蕴蓄许久的真情:“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遂脱去了前三联罩裹诗句的“蝉身”,使人看到了作者洁纯无瑕的报国诚心。点睛:如何才能快速的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切入:一、从题目。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许多古代诗歌,标题对文中的内容就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二

13、、从诗人交代了创作的年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三、从诗句,这是最重要的依据。从全诗的角度理解诗中所写之事,运用的意象,描写的画面,所写的典故,以及直接抒情的词句来考虑。四、语言表达7.阅读下面一段话,试概括出“草根文化”的四个主要特性。(每点不超过6个字)社会学家、民俗学家艾君在改革开放30周年解读中对草根文化这样界定:“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它实际是一种副文化、亚 文化现象。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属于

14、一种没有特定规律和标准可循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种动态的、 可变的文化现象。它有区别于阳春白雪的雅文化、上流文化、宫廷文化以及传统文化。”他认为。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草根文化”的特性:【答案】(1)社会性(答“副文化”“亚文化”亦可)(2)平民性(3)动态性(或可变性)(4)两面性【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要从文段中找出能代表草根文化的关键性词,然后进行概括。如“草根文化,属于一种在一定时期内由一些特殊的群体、在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关键词:特殊的社会文化潮流,可以概括为:社

15、会性;“它具有平民文化的特质”,可以概括为平民性;“是一种动态的、可变的文化现象”可以概括为动态性;“健康向上的“草根文化”会形成对主流文化的重要补充,但愚昧落后的“草根文化”无可否认也会对传统意义上的主流文化带来辐射、腐蚀和冲击。”根据补充和冲击,可以概括为两面性。【考点定位】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 压缩语段,指提取一段文字所表达的重要信息,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从高考试题的类型看,压缩语段主要有新闻标题拟定题、主要信息归纳题、语段观点提炼题等。解答压缩语段题,经常出现的错误主要有两点:一是不能全面地把握整个语段的主要信息,往往以偏概全,或遗漏要点;二是遣词造句的能力差,不能恰如其分地表情达意。解答压缩语段题的主要方法有: (一)查找法。查找法就是在原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即表述主要信息的语句。议论文中表述论点的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