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清爽 文档编号:136586343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遂宁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教学水平监测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遂宁市高中2021届第三学期教学水平监测语 文本试卷分第卷(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阅读题 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孔子赞赏的中庸骆玉明(1)“中庸”一词最早见于论语雍也第二十九章:“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在这里,孔子视中庸为最高道德,并感叹这一至德在人群中久久不见了。孔子揭示了中庸的至德性,但对什么是中庸存而不论,这就给后人留下了广阔的解释空间。(2)吕氏春秋记载的一则故事说:鲁国有一项政策,如果有鲁人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能够将其赎回来

2、,可以从政府领取所费的金钱。子贡有一次从外面赎回了一些人,他是富豪,不在乎那些钱,或许也觉得计较那些钱有损于自己的清德,于是就推让不受。这本来可以理解为高尚的行为吧,却遭到孔子的批评。因为普通人并不像子贡那么有钱,让他们自己掏腰包赎人,政府给钱也不要,他们会感到为难,结果只能是视而不见。鲁国一项很好的政策,却因为子贡的“高风亮节”,实质上遭到了破坏。而更严重的是,这还损害了鲁人的道德风俗,因为人们将逐渐习惯自己的冷漠。(3)孔子对子贡的批评,包含了一种既简单又深刻的思考:道德的价值,在于它能够维护某种公众利益,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

3、中国前几十年很努力地宣扬“无私”的理念,“文革”中更发展到戏剧化的程度,结果是人人演戏,可信的道德就在这种表演中消失了。(4)论语中有一段对话也值得一说。有位“叶公”告诉孔子:他的家乡有个做父亲的偷了别人的羊,儿子就去告发,大家都认为他很正直。孔子针锋相对地说:我们那里对正直的看法不是这样,我们认为“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正直就在其中。在孔子看来,亲情是人类的天性,维护亲情也就是维护社会伦理的根本基础。父子之间、夫妻之间相互告发,其带来的伦理损害要远远大于偷羊之类错误行为所带来的伦理损害。用孟德斯鸠的话来说,就是:“妻子怎能告发她的丈夫呢?儿子怎能告发他的父亲呢?为了要对一种罪恶的行为进行报复

4、,法律竟规定出一种更为罪恶的法律。为了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而人性正是风纪的泉源。”(5)孔子对“父子相隐”的意见历来有很多争议,它牵涉到法律与伦理的一些根本的问题。现代更有人严厉批评这是以亲情破坏法制。从社会和法律角度来说,父亲偷羊儿子去告发他,属于正直的行为。偷羊犯法,社会成员理应出于维护公义的需要,不论亲疏都应加以坦白,中国自古就有“大义灭亲”之说。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亲情的必要,所以孔子谈论“正直”的道理,取的是“攮羊”这样的例子。“文革”年代鼓励人民相互揭发,芝麻绿豆、扯屁撒谎皆往“大义”上靠,弄到夫妻都不敢讲真话,这时想到“父子相隐”,会明白它的道理了吧。(6)宋代朱熹曾说

5、:“君子之所以为中庸者,以其有君子之德,而又能随时以处中也”。孔子本人掌握的就是时中的行为标准。史记孔子世家记孔子经过蒲地去卫国都城,当地有公叔氏发动叛乱,阻止孔子去卫,大概是怕对自己有所不利。于是孔子答应和他们立下盟誓,离开蒲以后不去卫。结果才出东门,孔子就下令车子向卫驰去。子贡疑惑地问:这不是背盟了吗?孔子淡然一笑,洒脱得很:受要挟订下的盟誓,不管用的。(7)孔子还活着的时候,就有人把他看作“圣人”,但他一点儿也没觉得自己有“圣人”气。这不是谦虚,而是老夫子处理事情的态度,大抵是从常情常理出发,并没有什么超凡出众、惊世骇俗的地方。哲学家冯友兰曾把“极高明而道中庸”自题为座右铭,期望像孔夫子

6、那样,有超常人的思考,又不背离常人的生活,中间的“而”正是统一这种对立的桥梁。(8)“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髓,要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已非易事,而身体力行之则更难。时至今日,“中庸”仍“民鲜能久矣”。孔子赞赏的“中庸”,就像上文叙述的三个故事那样,其实不过是合乎现实需要,基于人性,合乎时宜能变通,并不像后人阐释的那么玄乎。1.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鲁国对赎人者给予补偿的政策是为了鼓励鲁国人赎回在其他诸侯国沦为奴隶的本国人。B. 子贡赎人却不接受政府补偿,孔子认为这并不高尚,因而批评子贡的做法。C. 亲情是社会伦理的基础,不顾亲情会给社会伦理带来很大损害。D. “文革”宣扬的

7、“无私”理念与“中庸”倡导的“至德”不同。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回顾了对中庸的一些认识,最后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B. 文章第四段引用孟德斯鸠的话,证明了法律要基于人性。C. 文章采用了多种论证方法,如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等。D. 文章论证选材精准,逐层深入,剖析了“中庸”的特征,强调不要玄而又玄地解释。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必然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B. 作者认为,在现代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已成共识,所以不能因为亲情破坏法制。C. 时中是指不用极端的、偏执的态度,强调与时势一致。

8、D. 中庸理解难,身体力行难,但不放弃,也能做到,如哲学家冯友兰。【答案】1. B 2. D 3. C【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重要内容的理解与筛选能力。解答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时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注意将选项转述内容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 B项,“子认为这并不高尚”错。文中没有内容可以判定孔子认为子贡并不高尚;孔子批评子贡是因为他认为这样做的后果不利,不是因为觉得不高尚。故选B。【2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

9、,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逐层深入”错。文章是总分总,中间是并列结构。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注意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A项,“其结果必然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错。原文说“如果脱离实际的可能去提高道德标准,将道德自身视为目的,其结果足以破坏道德存在的基础。”B项,“所以不能因为亲情破坏法制”错。作者强调“问题是大义必须大到超过亲情的必要”。D项,“如哲学家冯友兰”错。原文说:“哲学家冯友兰曾把极高明而道中庸自题为座右铭,期望像孔夫子那样,有超常人的思考,又不背离常人的

10、生活,中间的而正是统一这种对立的桥梁。”冯友兰是自己“期望”成为孔夫子那样的人。故选C。【点睛】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还要用好“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比对词语,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要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

11、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8月22日,“一带一路主题影片共同命运在北京举行国内首映会。影片聚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小人物追寻梦想的故事,展现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据了解,该影片制作历时两年,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行程约30万公里。在首映会现场,导演邓斐解读片名时说,影片旨在用梦想将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的普通人联结在一起。因为对梦想的共同追寻,就有了共同的命运。“中国元素正在帮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普通人,让他们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走得更加顺畅。”导演曲江涛说。影片主创团队由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的资深电影、

12、纪录片创作者组成,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本片编剧盖伊希伯特曾担任电影天空之眼的编剧。他在首映会上表示,“人文交流非常重要”,正如影片中西班牙造纸匠人的故事所展现的,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如今“一带一路”也会给全世界带来有利影响,助力沿线各国人民摆脱贫困,同时推动科技和文化交流。据介绍,共同命运影片将于8月30日在全国院线上映。(摘编自新华网2019年8月23日,有删改)材料二: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70年间,在中国共产党带领下,中国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的现代化之路。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道路的建设思路愈发清晰,而十九大擘画的蓝图,让世界更加看

13、好中国未来。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和发展经验受到海外智库和专家的高度关注,他们对此开展了深入研究和评析,普遍认为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摘编自新华社北京2019年10月14日) 材料三:“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实现更大力度、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新时代的中国与世界白皮书里的相关阐述,让国际社会再次看到了中国真诚拥抱世界的决心和信心。“更大规模走出去惠及更多国家。中国企业

14、积极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更深更广地开展全球贸易投资活动,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贡献。”白皮书中短短几句话背后,是中国携手世界同行的动人故事。伴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脚步,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国红利。(摘编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10月15日,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中共同命运这部影片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B. 讲述了沿线国家追寻梦想故事,展现了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C. 让全球观众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带给世界的改变,感受属于中国的别样魅力。D. 影片主创团队都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15、摄制团队总计300余人。5.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截至目前,“一带一路”给全世界带来了积极影响,使沿线各国人民达到小康水平。B. 中国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政策不仅使自身从中受益,也带动了世界经济发展。C. 中国道路的成功实践就在于它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并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D. 中国企业为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扩大当地就业作出了贡献,获得掌控权。6. 为什么说“中国道路不仅属于中国,更属于世界”?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案】4. C 5. B 6. 中国道路既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又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并基于实践成功实现了创新。中国道路探索积累的发展经验,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道路既造福中国,也惠及世界。【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内容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主题、结构思路、观点态度、句段含义、创作意图等进行分析概括。A项,“旨在展现跨越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这些不同地域约30万公里的文化”错。该影片为了拍摄而行程约30万公里,展现的是“人类对美好未来的共同追求”。B项,“讲述了沿线国家追寻梦想的故事”错。共同命运讲述的是普通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