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585308 上传时间:2020-06-2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成本管理)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构建我国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思考匡钰湖南工学院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高等学校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社会,讲求效益,因此建立和实施教育成本核算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是高校会计制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建立高等教育补偿机制的前提。全面实施教育成本核算对高校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关键词: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成本核算;Abstract:alongwiththeourcountryhighereducationdevelopcontinuously,highetc.schoolfinancem

2、anagementworkmustfacetothemarket,facetothesociety,pursuetheperformance.establisheswithputsintopracticeforthistheeducationcostcheckmodeisdemandthatsocialismmarketeconomytermthatinevitabletrendisnextthehighereducationreform,isingahighschoolaccountingsystemtoreform,isingapremisetoestablishhighereducati

3、oncompensatethemechanism.Putscompletelyintopracticetheeducationcostchecktoenhancetothehighschooltheinnerpartmanages,increasingtodotolearntheperformancewillrisetopromotethefunctionpositively.Therefore,establishthehighereducationcostcheckthemodeoftheutmosturgency.Reywords:highetc.School;Educationcost;

4、Thecostchecks;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产业化已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既为产业,就存在成本和效益,也就存在着成本核算。如何核算高等教育成本,可借鉴企业会计制度。现就高等学校的教育成本核算作一个探讨。一、我国高等教育成本核算的现状我国高等教育目前尚未建立高等学校教育成本核算制度,对高等教育成本核算还只是停留在理论探讨中。主要原因是:1、现阶段我国高校的属性定位为非营利性组织,而非营利性组织,是不需要计算盈亏。高等学校追求的是教育目标的实现和社会效益,很少考虑到经济上的效益。所以高校也就不必去进行成本核算。高校的这种属性定位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育成本核算理论.2、“报销型的管理方

5、法”。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中没有提供统一的教育成本核算的理论,国家尚未要求高校按成本核算进行财务管理,现行的学校财务管理仅仅是“收支两条线”管理,是一种“报销型管理”,其弊端是既不重视投入产出的关系,又不研究劳动成果同劳动消耗和劳动占用之间的合理比例,只注重最终向国家报账的结果,忽视了资金活动过程中每个效益考核,这种“报销型的”管理模式也使得教育成本核算缺乏实践场所。3、成本意识不强。目前公立高校成本意识、危机意识不强,高校普遍认为“钱是国家给的,多少钱就做多少事儿”。国家也没有把学校的成本核算列入办学效益里面。这种观念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育成本核算理论和实践的发展。4、民办高校的

6、兴起。民办高校近年来虽然发展很快,但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时间还很有限,而且在高等教育中不占主流位置,有的民办高校名义上是独立的,但实质上并不独立,还紧紧依附于其所在母体公立高校,有关民办高校的许多理论还有待探讨和完善,成本核算还处于探索摸索阶段。二、高等教育进行成本核算的必要性1、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在我国,政府包办教育直接制约了市场在高等教育领域中资源配置作用的发挥。高等教育不计成本,实际上是一种无偿拨付行为,这种看似合理的行为,实际上直接阻断了社会其他资本如企业资本、个人资本、国外资本等向高等学校的流动。高等教育由于不进行成本核算,造成机构臃肿、人浮于事,人力资源浪费严

7、重。高等教育由于不进行成本核算,造成各部门无偿占用学校资源,设备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配置不合理。高等教育只有实行成本核算,打破高校只计支出不计成本的核算方法,正确归集和控制培养合格人才过程中所发生的耗费,使各部门都具有成本意识,从而真正做到勤俭办学,资源配置优化,不断提高教育经费的使用效益,使高校进一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也为社会其他资本进入高校创造条件。2、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和政府拨款现阶段国家仍然是高等教育服务的最大获益者,政府采取的政策和措施首先应是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而不应将政府的财政负担转嫁给学生和家庭。现行高等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成本逐年增加,政府的财政支持相对紧缩,

8、学生缴费收入在高校收入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学生学费也呈逐年提高的趋势。目前我国收费标准是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物价主管部门制定的,而学校和学生大多不太清楚这一标准制定的依据。高等教育作为准公共产品,政府投入与学生适当交费并举,高等学校的学费标准应考虑高等教育成本和学生及家庭的支付能力两方面因素,教育收费的标准主要是由教育成本和教育的社会需求决定。因此进行准确的成本核算,确定正确的生均培养成本对确定合理的收费标准意义重大。3、进行成本核算有利于提高高等学校办学效益在我国,教育经费紧张是高校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制约高校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渠道主要有:财政教育经费拨款、学费、

9、企业办学投入、校办产业免税收入用于教育的支出、社会捐资办学、群众集资办学等。财政拨款占总收入的比重逐年减少,形势逼得高校必须加大自筹经费的力度。为了学校的生存与发展,迫使各高校不得不注重成本核算,一方面开源,一方面节流。三、构建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的设想1、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目前,高校在财务核算中,应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成本的归集,即指为实现本期收入而发生应由本期负担的成本费用,不论本期是否已经支出,都要计入本期成本;凡不属于本期收入所发生的,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在本期支付,也不应计入本期成本。高校如进行成本核算,必须以“权责发生制”为核算的基础来归集各项教育

10、费用,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特定会计期间真实的财务状况。2、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应以各专业在校生为成本核算对象高等教育成本是指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各种耗费,这种耗费对象为所培养的各种人才,即高校在校生。但若简单地把每个学生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显得既繁琐,又不切实际。考虑到同类学生所花费的费用相类同的特点,可以把各专业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平时发生的费用按不同专业进行归集和分配,直接费用直接计入,间接费用分配计入,在此基础上,再计算出每个学生的学校培养成本。与企业不同之处在于,企业的产品通过出售获得成本的补偿,而高校学生的学校教育成本则通过收费和财政拨款得到补偿。3、高等教育成本核算应以学年或学生培养周期作为成本计

11、算期企业成本核算期和产品成本计算期不一定一致,成本核算期要求企业按会计分期进行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而产品核算分期则与生产类型有关。高校学生培养有一定周期,一般专科为三年,本科为四年或五年。学校业务的发生是以学期、学年来划分的,即一般为每年9月1日至次年的8月31日。高等教育成本同理,生均成本应与学生培养周期一致,即以一学年或一个学生培养周期作为一个成本计算期较为合适。在学年末,应把全部费用分配给各专业学生,从而计算出各专业毕业生的人均培养成本。4、设置合理的教育成本项目学校的教育成本是指学校实际用于教育教学的费用支出。学校教育成本项目,按与成本构成关系分为教育直接费用和教育间接费用两部分。学校直

12、接成本包括直接教学成本、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务管理成本、必要的教学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直接教学成本指为某专业直接授课的专业教师、代课教师和临时人员的基本工资、补助工资等人员经费支出(公共课教师的人员支出可按专业学生人数分配计入),直接用于学生教学与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资料讲义、实验材料,交通及差旅费等。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务管理成本指直接用于学生助学金、奖学金,学生公费医疗和公共体育事业费,直接为教学服务的公务费等。必要的教学设备运转与维修成本指教学设施购置费、维修费、水电费。这些费用与提供教育服务直接相关,没有这些学校将难以维持正常的教学活动。一般学校下设的院、系、年级、班级作为提供直接成本信息的主

13、体。教育间接费用是指学校为教学直接服务的教务管理成本以外的行政管理费、公用设备、公务用房(如教学楼、教学设施、图书馆、实验室、大型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基建费、购置费、折旧费及购买租赁耐用资产的支出。这些费用与培养人的关系是间接相关的,没有这些耗费,学校不能提供有效的教学服务。因此,这类公共费用属于学校的教育间接费用。一般学校作为提供间接成本信息的主体,如行政管理、图书馆、计算机中心等行政管理服务成本、教育辅助服务成本都是间接成本。需通过一定方法如折旧、根据学生数、设备使用时数等进行摊销计入学校教育成本。另外,离退休人员支出,生活区物业管理费,对外有偿的科技服务和科研项目支出,经营性房屋和设备折

14、旧费及用于校办产业和附属机构的支出,已实行后勤社会化的后勤各项支出等,都不应计入学校教育成本。四、构建高校成本核算新模式时应注意的问题1、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仅靠政府的投入是很不够的。现阶段要政府大幅度增加教育投入有点不切实际。传统的单纯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办教育的观念正逐渐被遗弃,而且高校收入中财政拨款所占比例呈持续下降趋势,而向学生收费、向市场筹资、凭借高校实力筹资等非财政拨款收入所占高校总收入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因此改革高等教育投资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政府公共财政体制的财政教育拨款政策和成本分担机制成为必要,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已逐现端倪,这就要求

15、我们对教育进行投资和效益分析,对教育成本进行核算和补偿。市场经济的原则是谁受益谁付款,高等教育作为产业,提供的是教育产品,即人才,理应得到成本的补偿。首先,国家是这种教育产品的最终受益者,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国家的强盛需要各种人才,因此国家财政拨款是教育成本补偿的一个部分。其次,受教育者通过高等教育,个人可以得益,也应负担一部分培养成本。再次,用人单位也是教育产品的受益者之一,理应承担一定的教育成本。2、遵循充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原则教育事业收入与教育事业支出存在着相互独立的关系,高校普遍存在着高校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益、资源利用效率较低、浪费较多的现象。所以迫切需要进行教育成本核算,提高资

16、金的使用效益,从而提高办学质量。3、遵循稳健性原则进行教育成本的核算,使高校充分认识到资金的时间价值,特别在面向市场筹资中,应遵循稳健性原则,争取捐赠等收入,增加自有资金;充分挖掘内部潜力,用活存量资金;尽量减少商业贷款;从而减少办学风险,最终降低人才培养成本。教育成本核算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它在记账基础、账务设置、会计报表等与现行的会计核算制度存在着许多矛盾,这需要我们社会各部门共同研究探索,使之不断完善,用有限的资金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人才。参考文献:1楚红丽.浅析教育成本及其构成.社会科学研究,2002,(1).2郭睿.高校教育成本核算问题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02,(4).3沈红.基于收费政策的中国本科生教育成本初探.教育研究,2002,(6).4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5财政部.高等学校会计制度(试行).此论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