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55537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含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十堰市2019-2020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科技创新在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的同时,也在不断改变人类的思维方式、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能给予文化发展思想创意、内容资源和技术手段的支持,不断丰富文化发展的内容和形式,提高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而且能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从而提升文化的活力和生命力。纵观人类历史,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对文化生产和传播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活字印刷技术的发明,带来图书生产方式的革命;19世纪电子技术的发明,使视听产品生产成

2、为一个巨大的产业;信息技术革命使新媒体成为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兴产业。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信息大爆炸,传播大变革,多元文化碰撞冲击强烈,社会急剧转型,使得人们在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思想观念等方面产生更多冲突与困惑。以新的技术手段促进文化发展是新时代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途径。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通过科技手段极大地改变了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促进消费、生产乃至社会方方面面的深刻变化。如当前流行的各种网络文化、电竞文化、创意文化、创客文化等,已经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在这一时代潮流下,我国文化事业不断繁荣,涌现一

3、批利用科技手段制作精良的文化产品,提升了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的表现力、感染力,大幅增加了文化创新的有效供给,提升了中国文化的软实力。例如,用数字图像复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将静态的绘画转化为动态的影像,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大放异彩;去年热播的国家宝藏节目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一改历史和文物的严肃面孔,将过去在博物馆束之高阁的传统文化,变得更加生动、亲切,引发了广大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间接推动了文化旅游业的发展。 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一是科技对文化发展的供给不够,尚未形成支撑和引领文化发展的科技支撑体系。特别是企业开展创新的动力不足、

4、能力不强,文化创意不多,文化产品缺乏特色;产业发展方式单一,优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供给能力不强。二是文化发展需求对科技创新的带动不足,文化科技制作的关键技术装备主要依赖进口,核心技术的国产化率相对偏低。三是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体制机制有待完善,由于文化和科技分属不同行政管理系统,导致多年来我国科技与文化各自发展、融合不够。总体而言,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创新行为,产生的是新技术、新产品,面临的是新兴市场,因此具有与其他创新活动类似的高投入、高风险等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类主体开展文化和科技融合的积极性、主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

5、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2019年8月,科技部等六部门印发的关于促进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指导意见强调,“找准文化和科技两种思维缺乏交融的软肋,补齐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的短板,以体系化思维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技术”,指明了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的方向。 (摘编自眭纪刚以科技创新促进文化繁荣发展)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创新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不是单一的,而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并且是持续的。 B当前人们生活中的冲突与困惑,都是方兴未艾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引起的。 C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通过科技手段把严肃的面孔转化为动态的影像的文化产品。 D.我

6、国文化科技制作技术装备只依赖进口,文化发展缺少核心技术支撑,国产化率不高。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在论述科技与文化的关系时,由表及里,重在分析问题,然后联系当前现实。 B文章前两段论述科技创新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正面论证;第三段是反面论证。 C文章论述时,举例典型,如第一段举三个不同时代的事例,有力地论证了观点。 D文章第三段先总说文化与科技融合存在很多不足,后分说原因,条理清晰。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创新可以支持文化发展,影响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使文化活力和生命力得 到提升。 B当前文化内容、艺术样式及其生产创造、传播扩

7、散、接受应用和社交互动的方式已发生 改变,一些文化与工业时代的文化完全不同。 C使用现代科技焕发历史文化的生机,吸引年轻人的关注,这样有利于提升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D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虽成就巨大,但各类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未充分发挥,为此,国家 有关部门制定了具体措施。(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1987年,广东台山海域发现一条满载货物的古代沉船。这艘沉船被命名为“南海I号”。此后30多年,针对这条宋代沉船的考古工作一直持续。截至2019年3月,水下考古人员从沉船上陆续发掘出超过14万件各类文物。 “南海I号”属于我国古代三大船型之一的

8、“福船”类型;它是目前发现的年代较早的“福船”实物,其船体结构和建造手段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造船技术提供了珍贵资料。从“南海I号”的船体结构和船中瓷器情况来看,该船极可能是从泉州港始发,目的地有可能是东南亚、南亚、西亚,甚至东非沿海这些地区,而对沉船上那些具有域外风格金器的产地研究或许能为解开这一谜团提供重要线索。 “南海I号”沉船由于受到海洋生物、非法盗捞等不利因素的影响,采用原址保护的方式并不适宜;沉船海域几乎为零的能见度和复杂海况又使得以水下考古方式进行的原地发掘无法科学实施。面对这一难题,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创造性地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把沉船、船载文物以及沉船周围的泥沙按照原状固定在特定的

9、钢结构箱体内,将分散、易碎的文物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并迁移到可人为控制的新环境中,进行后期室内发掘和异地保护。“南海I号”沉船整体打捞和迁移式保护是我国海洋打捞和水下考古技术相结合的一次重大创新性实践,在水下考古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 (摘编自魏峻一艘自南宋船开启中国水下考古新航程) 材料二: 随着世界航海事业的飞速发展,水下的文化遗产开始得到不断的开发,同时也受到严重的破坏。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应根据国际法则和条例,出台相关的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法律条文,并制定相关的规范政策。因此,世界上90多个国家(包括中国)参与制定,并于2001年11月2日通过了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 公约强调的

10、基本原则有: (一)为全人类利益。水下文化遗产属于全人类,各个国家都要对其进行保护。 (二)原址保护。鼓励人们以负责的和非闯入的方式进入仍在水下的文化遗产,以对其进行考察或建立档案资料,人们的这些活动不应该妨碍对于遗产的保护和管理。在允许或进行任何开发水下文化遗产的活动之前,就地保护应作为首选。 (三)不应该对水下文化遗产进行以交易和投机为目的的商业开发。 (四)合作共享。在水下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管理方面相互合作帮助,有可能的话,也应在对这种遗产的调查、挖掘、记录、保存、研究和展出等方面开展协作。 (摘编自万晓晨保护水下文化遗产的国际法原则的应用探析) 材料三: 1985年初,英国人米歇尔哈彻在

11、南中国海域打捞了一艘我国古代沉船“泰兴号”,船上满载康熙年间的青花瓷器。出于“物以稀为贵”的想法,哈彻砸碎了其中60多万件,将剩下的交给荷兰阿姆斯特丹的拍卖行。那次专场拍卖,共计出现15万件瓷器、125块金锭。国家文物局得到中国瓷器将被拍卖的消息时,曾经试图阻止,惜未成功。于是,文物局委派专家携3万美元赶赴荷兰进行回购。但高出起拍价十倍的成交价让我们在拍卖之时根本无力举牌,最终黯然归国。随后“发展水下考古研究”的建议提交给了国家文物局。1987年,我国成立了第一个从事水下考古研究的专业机构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水下考古学研究室,之后培养了第一批水下考古队员,为我国的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12、。 (摘编自孙行之中国水下考古25年)4根据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公约确立的基本原则,对下列事例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3分) A为避免外在因素的影响,“南海I号”沉船被迁移到新环境中保护和研究,这并没有违背 “原址保护”原则。 B英国人哈彻打捞古“泰兴号”沉船的瓷器,大量破坏并对剩余瓷器委托拍卖,这不符合 “为全人类利益”的原则。 C某影像公司拍摄水下遗址,制成纪录片发行出售并获利,按照禁止商业开发的原则,这 种行为应当一律制止。 D美、英、法、加签署皇家游轮泰坦尼克号沉船协定,共同保护沉船纪念地,这是“合作共 享”原则的体现。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30多年前

13、中国水下考古专家就对“南海I号”提出“整体打捞”的方案,并一直持续进行 这项工作,最终成功。 B面对水下的文化遗产不断受到破坏的情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集许多国家制定了公 约,中国也参与其中。 C“泰兴号”被盗捞,文物被毁坏、拍卖;文物局阻止拍卖未果,回购失败。这促使水下考古 研究提上日程。 D我国水下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起步较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很多,而没有自己的水下考古 队员是原因之一。6“南海I号”的成功打捞和发掘研究有何意义?请根据材料简要分析。(6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母 子 浪 俄布洛宁 月挂柳梢头,雄鸡破晓时,萨哈森林小桥流水处

14、的一户人家喜气洋洋,儿子哼着小曲吧嗒吧嗒地拉风箱,母亲淌着大汗刺啦刺啦地烙糖饼。这可不是个寻常日子,娘儿俩要过鞑靼海峡去采购儿子结婚用的钻戒、礼服和伏特加。一位寡妇人家,含辛茹苦28年,把儿子培养成铁塔似的一条大汉,响当当的越洋跨海的巨轮上的大副。如今,儿子要娶媳妇,这喜事儿可不能有半点马虎。不图怎样豪华光鲜,但真品实料是要认真对待的,要是喜宴上摆上假酒,落下坏名声不说,弄不好,要出人命的。因此,娘儿俩宁可舍近求远去哈巴罗夫斯克的诚信店,花钱花气力花时间买放心买信誉,值!何况,他们还要给鲍勃送去最可口的糖饼。 母亲挎着提包在前,儿子背着行囊在后,他们说说笑笑过板桥走小道坐马车乘汽车,终于登上了“明克”号海轮。 “明克”号海轮也就是一条大型的木船而已。好在鞑靼海峡不宽,使它能够多次化险为夷死里逃生,也算一次又一次地创造了人间奇迹。儿子看了看“明克”号斑斑斑驳驳七歪八斜的外表,不禁摇了摇头。 三声低沉嘶哑的汽笛声宣告“明克”号起航了。显然,它是油有余而力不足,船头左摇右晃地犁开了大海的胸膛,一条海豚一闪身超过了它。海豚在船的正前方高高地跃起、落下,又高高地跃起。 母子俩一眼认出:这条海豚就是他们8年前在海滩上救助的鲍勃。它来履行朋友的例行约会。母亲和儿子不约而同地发出呼叫,母亲敏捷地拿出糖饼,儿子一个又一个地向鲍勃抛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