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舍与****0 文档编号:13652365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674.6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武威市十八中学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答案(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二历史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公元前892年周懿王死后,其叔姬辟方趁内忧外患、形势混乱之际即位,是为周孝王。但周孝王死后,王臣、诸侯等却一致拥戴周懿王的太子姬燮即位,是为周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B.嫡庶观念仍较为牢固C.诸侯可操纵王室事务D.宗法意识已日趋淡漠2、传说古代先王在阴历一月决定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一月又叫“政月”。到了秦朝,由于赢政出生于一月,就把政月改为“正月”;又因“正”字的读音与他的名字同音,就下令把“正月”读作“征月”。这实质体现了( )A.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加强 B

2、.历法为封建政府服务C.向社会宣扬君权神授观 D.封建皇权的至髙无上3、明初改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髙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4.清朝打破了传统回避制度按政区划分的做法,改以百里为限,即官员不得在原籍、寄籍五百里以内(包括邻省)的地区任职。其目的在于A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B完善人才选拔机制C防止地方势力做大 D瓦解地方宗法体系5.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

3、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A.理学思想兴盛 B商品经济发展C市民阶层兴起 D政治上重文轻武6.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位7.柏拉图说:“一个人要想成为伟大的人,就不应该只爱他自己,也不应该只爱自己的事情,而应该只爱公正的事情,不论那件事情碰巧是他做的,还是别人做的。”这表明了柏拉图具有( )A广泛民主

4、思想 B法治思想C理性主义思想 D人民主权思想8.钱乘旦说:“光荣革命建立起一个以议会为工具进行统治的多元寡头政府制度,操纵这个政权的是一二百个贵族,他们是乡绅、地主和大商人集团的联盟。”以上材料说明A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超过了王权 B光荣革命并没有带来社会的巨变C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寡头政治 D光荣革命使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9.从政治经济结构看,德意志帝国(18711919)呈现的是“经济巨人,政治跛子的半资本主义或者说是半专制主义的社会形态”。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不包括A德意志工业化进程加快 B皇帝拥有主宰议会、创制法律等权力C德意志皇帝是国家元首 D宰相对皇帝负责,而不是对议会负责10.

5、费城会议召开前,华盛顿说:“事实已经告诉我们,如果没有强制力量的干预,哪怕是为人们的利益而设计的最好的制度,也难以得到很好的采纳和执行。”这表明他主张()A.维护邦联制 B.加强中央权力C.巩固联邦制 D.保障各州的权利11、参加南京条约谈判的清朝钦差大臣伊里布等人认为,中英双方协定后的关税要比原有的自主关税略高,所以这是外交的成功。这一认识反映了他们( )A.践行“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B.固守“天朝上国”的传统观念C.曲解“最惠国待遇”的规则D.缺乏近代国家主权的意识12、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废除买卖婚姻,规定“凡天下婚姻不论财、平分田地”,“照人口,不论男妇”等。这从

6、本质上反映出太平天国运动( )A.真正实现了男女平等 B.彻底抛弃了传统文化C.创造了新的发展模式 D.具有一定的反封建精神13、1905年,同盟会成立时主张以十八星旗(“十八”代表内地十八省,不包括满洲人居住的东北地区)为国旗,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时以五色旗(象征汉满回蒙藏五个民族)为国旗。这说明( )A.资产阶级革命派具有软弱性 B.清朝贵族与革命派实现了妥协C.近代中国民族观念不断进步 D.民主革命的过程艰难而又曲折14、五四运动亲历者陆懋德说:近三百年来,学界青年敢在天安门开会聚众,并打倒卖国贼,此为北京所见之第一次。”这一言论()A低估了青年学生的示范作用 B批评学

7、生运动的鲁莽性C表明五四运动目标完全实现 D赞誉了学生的爱国精神15、1922年陈独秀起草的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指出:“加给中国人民(无论是资产阶级、工人或农人)最大的痛苦的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此宣言( )A.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B.提出了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C.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确立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方针16、1930年,武汉、长沙、广州等南方的大中城市,陡然增加了许多豪绅地主,尤其是江西的南昌、赣州等地,更是在短时间内涌人了十多万地主及其家属。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实践B.国内发生严重经济危机C.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影响

8、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阻17“毛泽东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毛泽东找到“正确道路”是在A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18、1945年10月12日,西安秦风日报发表社论说:“分裂内战的阴霾可望由此扫清,和平建国的时代可望于兹开始”。它出现的背景是()A.国内和平协定的签署 B.双十协定的签署C.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 D.抗日战争的胜利1919世纪中叶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从人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对中国最主要的影响是()A清政府统治土崩瓦解 B自然经济逐步

9、解体 C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 D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政策20成熟于同治、光绪年间,在中国众多戏曲剧种中被称为“国粹”的是()A徽剧 B越剧 C京剧 D昆曲21.1903年,章太炎在顺天时报刊登征婚告白,条件为:鄂籍人;大家闺秀,性情开放;要通文墨,精诗赋;双方互相平等;夫死可嫁,亦可离婚。这反映了当时()A报纸开始推动社会启蒙和时代进步 B先进的婚姻观念已经成为时代风尚C传统的封建礼教受到新思想的冲击 D女性的社会地位得到进一步提高22.清代一派别为避免“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而纷纷创办报刊。该派别应属于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10、D. 革命派23“这真是一条遥远漫长的道路。这不单单指从华盛顿到北京相隔的空间距离现在西洋头号强国的总统终于万里迢迢来到了北京进行访问。”朝日新闻所描述的这一事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A中美关系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C冷战时代的结束 D日内瓦国际会议成功举办24.1984 年,邓小平指出:“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为扩大开放,中国进一步采取的措施是A.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B.开放沿海港口城市C.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D.开发开放上海浦东25.历史探究小组在介绍某国际组织时说,“成员从南半球到北半球,从亚洲、大洋洲到南北美洲。其中,有历史悠久的文明

11、古国,也有现代崛起的工业国家;有主权国家,也有地区;有的领土横贯大陆,有的是浩瀚大洋中的岛屿”。这一国际组织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亚太经合组织 C.欧洲联盟 D.东南亚国家联盟26中国重大科技成就中,被誉为“第二次绿色革命”的是()A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B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研制成功“银河”巨型计算机系统27.“就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之前,从神州大地上消除了最后一块帝国主义侵略造成的殖民地的残痕,完整而彻底地完成了民族独立的历史使命。”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的根本保证是:( )A.“一国两制”的提出 B.“九二共识”的确定C.中国国际威望的提高 D

12、.中国国力的强大28.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 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 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29“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财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氏族制度遭到新的失败。”这是对哪次改革的评价( )A.梭伦改革 B.克里斯提尼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柏拉图改革30.十二铜表法规定:“夜间行窃,如当场被杀,应视将其杀死为合法。”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罗马法维护私有财产

13、权 B.罗马法强调“轻罪重罚”C.罗马法重视道德修养 D.罗马法蔑视人权二、材料题(40分)31、(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 (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隋书地理志(1)据材料一,概括战国时期“诸侯更相诛伐”的原因。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的措施。(6分)(2)据材料一、二,秦汉对待诸子功臣的态度有何不同并结合所学说明原因(8分)32、(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国近代外交史上的重要事件或条约。时间事件或条约影响1842年南京条约“以前是中国处于命令的地位去决定国际关系”的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