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

上传人:梧*** 文档编号:136517656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41.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战略)中国茶业发展报告(1)(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茶业发展报告作者:农业部 刘年艳 来自: 时间:2004-6-5 发展现状 一、生产现状 (一)生产主体以茶农为主,组织形式多样,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加工方式是我国茶叶生产方式是基本特点。我国茶叶生产主体主要有:(1)一家一户的茶农;(2)茶商或茶叶大户;(3)委托加工基地。(4)有一定生产规模的茶场。我国茶叶生产组织形式主要有五种类型:(1)农民+农民。表现为:一部分农民在家搞生产,一部分农民在外搞销售。通过亲戚关系维持着产、供、销产业链。(2)茶场(厂)+农户。茶园由农户自行管理,若干个茶农的茶园连片形成茶区,在茶区建立茶厂负责加工。茶厂按一定标准收购鲜叶,加工生产,负责销售。(3)市场+

2、农户。在我国大型茶产区都存在或建有一定规模的茶市,也叫“产地市场”。茶农通过这个市场与外界大市场相联系。(4)公司+基地。茶园还是茶农的,公司与茶农签订合作协议,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提供统一服务。(5)茶农。主要是自产自销。我国茶叶一直沿袭着传统的生产方式。主要特点是:中高档茶、名优茶以手工为主;中低档茶、大众茶以机制为主。 (二)区域分布明显,新型茶区快速发展。我国红茶区主要在广东、云南,乌龙茶区主要在福建,花茶区主要在福建、广西、湖南等,名优茶区主要有浙江、湖南、四川、安徽等省及主要的茶区。特色茶产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发展的新亮点,如新昌的龙井产区,平江的银针产区,安溪的乌龙茶区,云南的

3、普尔茶等等。由于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实施及各地大力调整农业及农村经济结构,新型茶区正在快速发展,如山东日照茶区、陕西午子茶区及湖南、云南、广西等地的新茶区就是这几年新发展起来的。 (三)产品结构变化加快,新产品将成为我国茶业新的增长点。总的趋势是:普通红茶、中低档红茶继续下降,高档红茶有一定市场。花茶在经历了长足发展后总量正在减少。绿茶快速增长,绿茶中,名优茶发展快。乌龙茶快速发展,保健茶生产增长,市场稳定。传统茶叶创新速度加快。茶产品结构正在朝优质、有机、特色、质优价廉方向发展,总体结构不断优化。绿茶、红茶、乌龙茶的产量比例由年的:调整为年的:。年名优绿茶的产量达到.万,比年增长.倍;名优茶产

4、量占茶叶总产量的比重从年的.提高到.。 (四)茶叶产值快速增长。年茶叶行业的农业产值超过亿元,比年增加.倍,年均递增。其中,名优茶产值年为亿元,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8;年达到亿元,占当年茶叶总产值的。 (五)经营企业数量多,龙头企业少,家庭式、小农性质的企业多,现代全球化企业少,产品品牌多,名牌少。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平均每户仅亩左右。能制茶或开个茶庄就算一个企业。全国仅加工茶叶的茶厂万家,平均每个茶厂年加工茶叶仅。加工企业由于规模小,导致设备落后、技术水平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经营企业中由于缺乏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没有知名品牌,出口茶叶只能以原料茶为主,受制于人,难以开拓市场。中国有近千个茶叶

5、品牌。但没有象“立顿”这样的世界级品牌。制过包装,装上茶叶就有了一个茶叶品牌。由于生产工艺简单,产品质量、原料、感观品质等很难保持稳定。有的纯粹是以次充好,以假充真,卫生指标不合格,农残超标。 (六)生产力水平低。一是无性良种少;二是高山优质茶产区茶园少;三是现有茶园因肥培水平低,分散、老化、抛荒等现象严重;四是茶叶采摘不力,优质春茶原料往往因采工组织不力,销售渠道不畅,不能及时采摘,浪费巨大。因为茶叶容易老化,有“早采三天是个宝,迟采三天一把草”的说法。茶厂生产力水平低。因茶厂规模小、设备差,自动化、信息化程度低,竞争实力弱。茶厂规模仍有缩小之势。湖南五大花茶厂年产一万吨,面临私营企业低质低

6、价争原料、抢市场,都陷入了亏损状态。猴王牌销量从1996年的10万担下降到1999年的7万担。各初制厂规模小、设备差,有一定规模的国营集体茶场却一分为几,掠夺式经营。 (七) 管理水平低,管理不规范。由于我国茶叶经营以家庭经营为主,经营者普遍对管理重视不够,管理人员基本上没有受过管理专业培训,现有企业潜力难以发挥。茶叶项目投资缺乏有效管理,投资失误。据有关人员介绍,西部边远某县,为开发茶叶一年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三大项目(儿茶素厂、老茶园改造、厂房设备),该县效益每亩近千元的良种茶园仅200亩。儿茶素厂因全国有50多家,有效益的仅有12家,该厂至今没有效益。一个地区现有良种繁殖基地不少于1

7、0个,还在投资上千万元搞种苗工程。据测算,这些资金如用来进行种苗补贴,可以发展几万亩良种茶园。 (八)我国茶叶产业技术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茶叶科技创新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拉大。第一,茶树良种普及率过低。我国目前无性系茶树良种普及率只有,而日本无性系良种普及率为,肯尼亚为,斯里兰卡为,印度为。第二,我国茶园生产力整体水平低下,生产成本高。年我国茶园单产为,只有世界平均单产的左右。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肯尼亚茶园单产达,印度为,日本为。第三,茶叶加工技术与设备落后。我国茶叶加工厂普遍存在设备落后、厂房破旧、卫生状况差的情况,难以达到食品生产的卫生要求。由此造成一是茶叶卫生

8、质量不能保证,二是茶叶品质很难稳定和提高。在日本,茶叶加工厂和加工设备已经达到了自动控制的水平,即使在斯里兰卡等发展中国家,茶叶加工也已实现生产连续化。第四,产品档次低。我国茶叶生产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薄弱,生产的茶叶基本上是初级产品,深加工产品只占左右,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均很低,无法满足国际市场要求。在日本的茶产业中,深加工产品占到约三分之一;欧美国家尽管不种植茶树,但茶叶深加工产业非常发达,有装备和技术一流的茶叶加工厂。这些国家十分重视茶叶新产品开发,近年来,袋泡茶消费量比例已由占茶叶总消费量的上升到。我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与先进产茶国的差距拉大。世纪年代到年代初,我国茶叶科研水平与各产茶国

9、相比各有千秋,但近年,我国茶叶科技创新水平提高不快,与世界先进产茶国相比差距已越来越大。例如生物技术在育种研究中的应用,我国已明显落后于日本与肯尼亚;在茶叶产品的多元化方面,落后于斯里兰卡;在茶叶的功能性研究上,落后于美国和日本。年月在日本召开的茶叶国际学术讨论会的报告内容,就比较明显地反映了这种差距。国外发展良种茶园,政府给予补贴,我国则没有,我国对良种改造投入不足。 二、国内市场、流通现状 (一)国内茶叶消费潜力巨大,增长加速,消费结构因地域不同而各具特色。内销总量为46.57万吨,绿茶为26万吨,花茶为10.5万吨,花、绿茶占80%,大宗优质茶市场潜力巨大。一个人的年人均正常消费量为3.

10、3公斤,当前全球人均0.5公斤,中国为0.33公斤。上个世纪前50年,年均增长不到1%,后50年年均增长3.89%。1976-1986年,国内花茶消费量年均增长24.6%;90年代绿茶增长10%;上海、北京等地近年来人均消费量增长了1倍;2002年北京绿茶、乌龙茶、花茶分别增长了30%、30%、20%;各地茶艺馆的兴盛促进了茶叶的消费,年增长率为10%。茶有“三增三抗”的功能,茶能增力、增智、增美,茶能抗衰老、抗辐射、抗癌症。随着茶叶有利健康生活理念的进一步传播,我国茶叶消费市场还将扩大。当内销年人均达到 0.7公斤,外销增长50%,我国茶叶的总需求量为130多万吨,相当于我国2001年产量的

11、1倍。我国茶叶消费结构特点是:(1)南方以绿茶、乌龙茶为主,少量花茶。北方以花茶为主,绿茶为辅,乌龙茶、绿茶快速发展。(2)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对健康的渴求,保健茶快速发展。(3)随着农村城镇化步伐加快及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茶叶消费将增长迅速。(4)从总体来看,消费结构由低、中、高向中、高、低转变。低档茶叶将逐渐被淘汰出市民消费市场。花茶减少,绿茶增长,乌龙茶增长迅猛,保健茶总体平衡,茶饮料将加快分割饮料市场。特色茶、礼品茶具也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市场正在扩大。 (二)流通主体多样,构成复杂,流通多渠道。目前,活动在城乡的茶叶流通主体主要有:茶农、茶叶流通企业、茶厂(场)、地方茶叶

12、协会、地方政府建立的旨在为茶农服务的机构或实体。从总体来看,茶农是我国茶叶流通的主体。我国茶叶流通渠道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1)前店后园。这是我国茶农采取的主要经营方式。在销区建立销售点,在茶园搞生产,自产自销。(2)茶庄。主要分布在县、市以上城市。有茶农自建的,也有其他人建的。一般建在居民居住较集中的地方。椐不完全统计,在城市每3000人左右就有一家茶庄。茶庄是目前中国茶叶销售的主渠道。(3)茶叶连锁店。茶叶连锁是近几年茶叶发展的新型物流形式,有新茶商建立的,也有“老字号茶庄”发展和加盟的。(4)超市茶叶专柜。茶商普遍采取的是:垄断租赁超市柜台,买断超市经营权。另一种情况是,茶商向超市付一定

13、“进店费”,茶叶代销,不定期(或定期)结算。(5)批发市场交易兼零售。(6)集团购买。主要是夏天、节假日单位作为福利。这在大中城市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7)茶叶配送体系。主要是为特殊的消费群体提供的一项服务。如中茶网建立的为宾馆、酒店及会员店等统一配送体系等。(8)网上销售。目前做的比较成功的是中茶网设计的网上全球订货系统,成本低,效益好。 (三)茶叶流通的市场体系基本形成,茶叶批发市场已经成为我国茶叶流通领域的一道特别的风景线。一是多,中等以上的城市都有茶叶批发市场,大城市有5-6个;二是全国茶叶市场类型丰富。主要有:(1)产地交易市场。如福建安溪茶叶批发市场、安徽芜湖茶叶市场、浙江茶叶市场

14、等。(2)销地批发市场。如北京马连道市场、上海大不同茶叶市场。(3)以交易为主的交易市场。(4)网上交易市场。如中茶网建立的:.cm网上交易市场。根据各批发市场批发茶叶的种类不同,有专业化茶叶市场和综合茶叶批发市场,如以批发乌龙茶为主的安溪茶叶批发市场,以批发龙井为主的新昌龙井茶叶市场就是专业批发市场。北京茶叶批发市场、济南茶叶批发市场等属于综合茶叶批发市场,茶叶、茶具样样俱全。还可根据其加工环节,分为茶叶加工市场如广西西南茶叶市场,原料市场,成品销售市场。 (四)茶叶消费方式以散茶为主,包装茶快速发展。以茶庄为主,超市,批发市场新型销售模式正在改变人们传统的消费习惯,发展速度快。茶艺馆的兴起

15、将作为一种时常推动我国茶艺、茶道家庭化。三、国际市场现状(一)中国茶叶全球地位在下降。2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为万,居世界首位;茶叶产量为万,茶叶出口量为万。年我国茶树种植面积、茶叶产量和出口量分别占世界总量的.、.和.。100多年前,中国茶叶垄断着世界茶叶市场。100年后的今天,中国茶叶在世界上的地位是,面积第一,产量第二,出口第三,创汇第四。出口茶叶均价为斯里兰卡的4成,印度的6成,肯尼亚的8成5。1900年,印度茶叶出口量8.7万吨,首次超过了中国的8.37万吨,此后,印度占据茶叶出口第一大国达90年。是年,全世界茶叶出口量27.48万吨。1907年,日本绿茶在美国市场首次超过中国,此后,日本茶叶在美市场不断扩大。1913年,斯里兰卡(当时称锡兰)茶叶出口8.68万吨,首次超过中国的8.27万吨,跃居世界第二,此后,中国一直落后于斯里兰卡。中国和斯里兰卡对比,10年前,1990年中国出口量20.4万吨,创汇4.2亿美元;斯里兰卡出口量20.3万吨,创汇3.7亿美元,两国出口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销售管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