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

上传人:tang****xu1 文档编号:13651618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4.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县领导进修工作总结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XX市委党校 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组织 XX 年县处级领导干部 进修班的学员,赴XX和浙江进行实地学习考察。通过学文 件、听辅导、看实地、谈体会、写论文,大家就如何借鉴经 验,结合实际,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形成了诸多共识,现将 其总结如下:一、必须充分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增 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紧迫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 央的战略部署上来XX古称“农业上郡”,今为“赣中粮仓”,农业基础扎 实,优势明显,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油茶、优质苎麻生产 基地。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XX农业和农村经济取 得了长足进展。但是我

2、们应该清醒的认识到,当前我市农业 和农村的发展还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 , 农村基础设施脆弱、 公共服务不足、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问题还很突出,农业农 村依然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 因此,各级党委、 政府必须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来认识解决“三农”问题的重 要性,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次我们到实地学习考察,感触很深。看到高安市新农 村建设带来的变化,深感新农村建设在我市之必要; 看到宁波奉化塍头村的生态家园,又感悟到新农村建设在我市之紧 迫。通过对龙潭镇南炉村、石脑镇赤岸东头文明村和上湖镇 南坪村的实地教学,我们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在XX的生动 实践。这三个村因地制宜, 各具特色, 新农

3、村建设成效显著。 尤其是南炉村的田园化建设和南炉小学的现代化教学,赤岸 东头文明村的村庄规划和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南坪村的村容 村貌、蔬菜产业和基层组织建设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产业发展,农民富裕,生态文明等方面,与经济发达 地区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宁波奉化市滕头村,原来是个 被称为 烂污滕头 的贫困村,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如今成 了生产发展、 生活富裕、 生态良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相继荣膺了联合国“全球生态 500 佳”、首批全国文明村、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 aaaa 级旅游景区等 50 项国家级 以上荣誉。XX年,仅有311户、791人的该村实现社会总产 值亿元,利

4、税亿元,其中实现旅游收入亿元。虽然中央下发了关于新农村建设的 1 号文件,省市县制 定了实施意见。但当前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上,与中央的 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有些地方只满足于下个文件, 没有具体的方案 ; 有些单位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农口部门的事, 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 ; 有些人认为新农村建设需要巨大投 入,象我们落后地区财力又不行,新农村建设很难搞。还有 不少人把新农村建设片面理解为农村环境的整治和村容村 貌的改善。上述认识上的不到位,源于对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和重大意义认识不清,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 不足。研讨中,学员们认为,不管是立足于XX的地,还是 立足于XX的人;不管是

5、立足于XX的当前,还是立足于X X的长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显得尤为紧迫。必须充分 利用各种阵地和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努力营造新农村 建设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高各级党组织和社会各界对新农 村建设的关注度和支持度,尤其要引起农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二、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促进农 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加快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 面貌根据中央的要求,结合XX实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要全面体现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 求, 促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1、以村庄规划为龙头,建设新村庄。近几年市委、市 政府把编制好村庄规划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龙头

6、,提出了“立 足现实、着眼长远、适度超前”的规划要求,并结合农民生 活水平、经济承受能力、产业布局、文化娱乐等实际,进行 科学合理规划。按照“房屋成排、道巷相连、人畜分开、排 水畅通”的要求,突出“三清、三改” ,全面推进旧村改造, 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目前村庄建设的规划和管理的任务还 很艰巨。有些村庄没有长远的规划,农户住宅沿袭历史,随 遇而安,随处乱建。有些村庄房子虽然盖得很漂亮,但水、 电、路、排污等公共设施很差, “屋内现代化, 屋外烂泥巴” , 存在有新房没新村,有新村没新貌。因此,各级政府要强化 规划先行的理念,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以自然 村为单位,抓紧编制村庄规划,并抓

7、好规划落实,使村庄建 设逐步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整洁,从 根本上解决农村的脏乱差问题。这次我们参观的一些新农村典型, 都围绕着 “人畜分离、 房屋整齐、道路硬化、林果成荫、供水统一、厕所水冲、沼 气入户、卫生整洁、环境优美”的主要内容,推进生态村建 设。“田成方、 屋成行、 清清渠水绕村庄、 绿树成荫花果香” , 就是滕头村的真实写照。学员们认为,XX是国家首批生态 城市,素有“山明水秀,土沃泉甘,其气如春,四时咸宜” 之称,建设生态村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要以生态型农业为 重点,开发利用生态资源,建设生态田园风光型的新村庄。2、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新产业。 “三农”问题的核

8、 心是农民增收致富,产业发展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基础。发展 新产业要围绕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调本文来源: http:/ 整,致力发展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壮大农业产业化主导产 业,努力形成“一县一业” 、“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带动 农民增收致富。上湖乡南坪村做大做强蔬菜产业,去年该村 蔬菜产量达 650 万公斤,产值 890 万元,全村农民人均年收 入达 4300 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 16 万元。3、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按照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要求,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 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工程,依托产业发展对农民进行农 业实用技术培训,面向市场为农民提供职业技能

9、培训,使广 大适龄农民成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或产业 工人。通过经常性地组织举办各类科普培训班、科技讲座, 开展文化、 科技、 卫生“三下乡” 活动, 拓展农民的知识面, 提升农民的素质,增强农民科技致富的本领。同时,大力推 进“阳光工程”的组织实施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 提高农民工就业率,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4、以创建文明村镇为主导,倡导新风尚。以“八荣八 耻”为主要内容,以“文明信用户”评选活动为载体,加强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鼓励群众开展喜闻乐见、寓教于乐的文 体活动,加强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黄、赌、 毒”和邪教组织以及利用宗教进行的非法活动,引导农

10、民崇 尚科学,抵制迷信,树立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 和积极的创业理念。5、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创建好班子。新 农村建设好不好,关键就看村领导 ; 新农村建设快不快,全 看班子怎么带。几十年来,滕头村在党委一班人的带领下, 坚持抓物质文明不忘精神文明,抓工业不忘农业,抓经济发 展不忘保护生态环境,抓先富不忘共富,抓改革开放不忘党的建设,把昔日的贫困村发展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环 境优美、科教进步、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 农村。要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核心,始终把创建成 果作为衡量检验好班子、好干部的重要标准; 以创建工作为切入点,促进各级政府切实转变职能,改进

11、作风,努力提高 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组织协调、 管理服务和帮助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能力和水平。三、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原则,从各地 实际出发,尊重农民意愿就XX市而言,各县市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就县市区而言,各个乡镇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 就某一个乡镇而言,各 个自然村之间发展也不平衡。因此,新农村建设要尊重农民 意愿,因地制宜,决不能搞一刀切,齐头并进。1、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农民群 众的主体作用。积极推进农村社会自治,是推进新农村建设 的有效办法。 要通过建立村民理事会, 放手让农民自我组织、 自主管理新农村建设的具体事务。在新农村建设中,

12、强调农 民的主体作用并不排斥政府的管理职能,农民的主体作用发 挥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引导和激励。这就要求 各级党政机构在新农村建设中要准确进行角色定位,不断完 善激励政策,充分发挥主导作用。2、充分认识新农村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切实解决 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新农村建设 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必须科学规划,确立长远目标和近期目 标,分步骤、分阶段地推进。要选准切入点,注重从群众迫 切需要解决而目前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入手,让农民从看得见 的实惠中受到触动,自觉投身于新农村建设。我市新农村建 设起步阶段应选择农户直接参与、农民直接受益的项目进行。 如安全民居建设、人畜分居

13、和安全饮水建设等。在实际工作 中,要坚决防止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村镇建设的倾向,坚持 科学切入,循序渐进,务求实效。3、充分尊重农民的首创精神,因村制宜地建设符合农 村实际、适应农民需要的新农村。农村有农村的特点,村庄 建设要注意和城市建设相区别,体现农村的特色,保留农村 的历史文脉, 保持生态环境和自然风貌, 做到人与自然和谐, 既展现农村的田园风光,又彰显农村的历史文化底蕴,适应 农民生产生活要求。 要坚持因地制宜, 量力而行, 分类指导, 动态管理。4、充分整合各种社会资源和力量,形成支持和参与新 农村建设的合力。 建立党委领导、 政府负责、 部门齐抓共管、 全社会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建立资金多元筹措机制,采取 财政挤一点、群众筹一点、竞价择位凑一点、外面捐一点、 集体经济组织拿一点、努力向上争一点的“六个一点”的办 法,改变过去撒胡椒面的做法,统筹安排和集约投放各类支 农资金。要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新农村建设对口帮扶活动, 如城镇教师和医生轮流到农村支教支医等,形成社会各界支 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浓厚氛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