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

上传人:大宝****b 文档编号:13649559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37.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圆周运动》教学设计【高中物理必修2(人教版)教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4圆周运动教学设计l 教材分析圆周运动为高中物理必修2第五章第4节。它是学生在充分掌握了曲线运动的规律和曲线运动问题的处理方法后,接触到的又一个美丽的曲线运动,本节内容作为该章节的重要部分,主要要向学生介绍描述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概念,为后继的学习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人教版教材有一个的特点就是以实验事实为基础,让学生得出感性认识,再通过理论分析总结出规律,从而形成理性认识。教科书在列举了生活中了一些圆周运动情景后,通过观察自行车大齿轮、小齿轮、后轮的关联转动,提出了描述圆周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问题。l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什么是圆周运动、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理解线速度的概念;理解角

2、速度和周期的概念,会用它们的公式进行计算。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之间的关系:v=r=2rT。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能够用匀速圆周运动的有关公式分析和解决具体情景中的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极限思维理解线速度的瞬时性和矢量性掌握运用圆周运动的特点去分析有关问题。体会有了线速度后,为什么还要引入角速度运用数学知识推导角速度的单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极限思想和数学知识的应用,体会学科知识间的联系,建立普遍联系的观点。体会应用知识的乐趣,感受物理就在身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行爱的教育。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表达关爱和赏识,如微笑着对学生说“非常好!”“你们真棒!”“分析得对!”让学

3、生得到肯定和鼓励,心情愉快地学习。l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概念及引入的过程;掌握它们之间的联系。【难点】理解线速度、角速度的物理意义及概念引入的必要性;理解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l 课前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l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课1.如何描绘平抛运动的轨迹?2.如何根据轨迹求解平抛速度?二、激发学习动机我们常见一些物体做圆周运动,有的快有的慢,例如行星的运动、钟表指针的运动、车轮的运动、旋转木马的运动等。如何让描述圆周运动,比较不同物体圆周运动的快慢呢?这就是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三、讲授新知识1、导

4、入新课(认识圆周运动)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视频、动画,让学生认识圆周运动的特点,演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圆周运动展示自行车、钟表、电风扇等图片观看地球绕太阳运动的动画观看花样滑冰视频提出问题:它们的运动有什么共同点?答:它们的轨迹是一个圆师:对,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圆周运动观看动画,思考问题:这两个球匀速圆周运动有什么不同?答:快慢不同提出问题:如何描述物体做圆周运动的快慢?学生动手,分组实践,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思考与讨论:自行车的大齿轮,小齿轮,后轮中的质点都在做圆周运动。比较哪些点运动得更快些?说说你比较的理由。讨论后,展示自行车传动装置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提问:如何比较物体圆周

5、运动快慢?师生共同分析,小结可能的比较方法:方案1: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短方案2: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半径转过的角度大小方案3: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方案4: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非常好!”、“你(们)真棒!”、“说得对!”等。2、新课教学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线速度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线速度是怎么定义的?单位是什么?(2)线速度的方向怎样?请说出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是怎么确定的。(3)物体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有什么特点?(4)为什么说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速运动?这里的“匀速”是指什么不变?生生互

6、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线速度的概念;并通过砂轮切割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圆周运动的速度方向。如下: 线速度:定义:质点做圆周运动通过的弧长l 和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线速度。大小:v=l/t (分析:当t很小时,v即圆周各点的瞬时速度。)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看砂轮工作视频)。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看动画,学习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请学生再举几个生活中的圆周运动的实例)关于匀速圆周运动的问题

7、讨论:(1)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是不变的吗?此处的“匀速”是指速度不变吗?(2)匀速圆周运动是匀速运动吗?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如“很好!”“你(们)真了不起!”等。讨论后,小结如下:匀速圆周运动是变速运动!(线速度的方向时刻改变)“匀速”指速率不变匀速圆周运动是线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 角速度看图片,回答问题:(转向角速度学习)观察自行车的传动装置,分析P点和N点,M点和N点哪点运动得更快些?哪点转动得更快些?请同学们讨论一下!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原来,质点运动得快与转动得快不是一回事!有必要引入一个表示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转入角速度学习)注意:在与学生交流时表达鼓励和赏识

8、:如“分析得好!”“不错!”等。下面我们研究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快慢的物理量角速度学生阅读课文有关内容P14-15,思考以下问题:角速度是怎么定义的?(1)角度的单位是什么?它和通常意义上的单位有何不同?(2)角度的大小是怎么表示的?(3)30,45,60,90,180,360,用弧度作单位该怎么表示?(4)角速度的单位是什么?计算带单位时为什么应写为s-1?(5)匀速圆周运动的角速度有什么特点?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后,概括如下:点击幻灯片,全方位学习小结角速度的概念(1)角速度:定义:质点所在的半径转过圆心角和所用时间t 的比值叫做角速度。大小:=/t单位:rad/s 物理意义:描述半径扫过角

9、度的快慢。(2)匀速圆周运动是角速度不变的运动问题:除了以上两种方法,还可以怎么描述匀速圆周运动转动的快慢?看动画,讨论,得出方案:即比较物体转过一圈所用时间的多少或比较物体在一段时间内转过的圈数,看动画,学习周期和转速的概念。周期与转速(1)周期: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转过一周所用的时间。大小:T=2r/v=2/单位:秒(s)(2)转速:n 定义:单位时间内转过的圈数叫转速单位:转/ 秒(r/s)、转/分(r/min) 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看动画,思考与讨论:观察电风扇转动,定性比较扇叶上A,B,C,D,E各点的线速度、角速度的大小。用数学方法推导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和角速度有定量什么关系

10、?v = r设物体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在t内通过的弧长为l ,半径转过的角度为由数学知识得l = rv=l/t=r/t= r关于r的讨论:当r一定时,V与成正比当V一定时,与r成反比当一定时,V与r成正比小结:线速度、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点击幻灯片)线速度与周期的关系:v=l/t=2r/T角速度与周期的关系:=/t=2/T线速度与角速度的关系:v = r观看动画,分析讨论,得出结论:两个重要的结论同一传动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本课小结及板书设计:1圆周运动:轨迹是圆周的运动2描述圆周运动快慢的物理量(1)线速度:v=l/t单位:m/s 方向:沿圆周上该点的切线方向

11、。物理意义:描述通过弧长的快慢。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并且线速度的大小处处相等,这种运动叫做匀速圆周运动。(2)角速度:=/t单位:rad/s 物理意义:描述半径扫过角度的快慢。(3)周期:T=2r/v=2/单位:秒(s)(4)转速:n单位:转/ 秒(r/s)、转/分(r/min)3线速度、角速度、周期的关系:v=l /t=2r/T=/t=2/Tv = r4两个重要关系:(1)同一传动各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BCD(2)同轴各点的角速度相等四、运用巩固1、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线速度不变; B、线速度的大小不变; C、角速度的大小不变; D、周期不变。2、求:钟表的时针、分针和秒针转动时的周期?3、如图为一皮带传动装置,在传动过程中皮带不打滑。试比较轮上A、B、C三点的线速度、角速度大小。(R1R2)五、检查评价师:通过本节课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生:学会如何做出平抛运动物体运动的轨迹,如何根据轨迹计算初速度。师:每位同学都对自己在本节课学习进行评估。布置课后作业。6、 间隔性复习在后面的教学安排中进行此环节。l 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了“传递-接受”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激发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启迪学习动机,活跃课堂气氛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物理现象是趣味性习题的好素材。7 /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学学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