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80850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9强化演练 人教版.doc(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九强化演练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近几年来,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的道路,特别是这30年发展的道路进行了广泛的评论。最初是中国问题专家库伯雷默经过多年的观察和研究,提出了所谓“北京共识”,他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此后有许多评论把“北京共识”称为“中国模式”,进而出现了从不同角度定义和评论“中国模式”的文章和专著,他们的解释并不相同,评论也相差甚大,许多相当客观,但也有“意识形态化”的“中国威胁论”,甚至提出要警惕“中国模式”的输出。有西方的评论说,19世纪是英国的世纪,那时英国是海上霸主;20世纪是美国的

2、世纪,美国是军事和经济霸主;而21世纪会是中国的世纪或亚洲的世纪。如果这是指在21世纪,亚洲和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会复兴,那将是一种可能出现的前景,如果是指21世纪中国会具有当年英国式或当今美国式的霸权,则是错误的推断。 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有的发展中国家愿意参考中国改革开放的某些做法,正如中国愿意参考他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某些做法一样,在全球化的浪潮下,这是自然的事情。输出“中国模式”违反了中国坚持的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制定政策的原则。我们认为,不只中国,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也即,“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

3、。 说到普适性时,我认为是限定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宏观意义上的普适性。如“博爱”“自由”“和平”“民主”显然是有普适性的。但如到某一民族、某一国家、某一宗教,这些概念下的价值观和具体表现又会有所区别,会有不同的特色,而这些特色也无优劣之分。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弗朗西斯福山认定,当今的西方政治和经济制度已经是最后的制度,几近完美,所以历史已经终结。他不单没有给西方创造新模式留下余地,更没有给其他国家已经存在的和以后可能产生的新社会模式留下任何余地。他不顾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而以西方的民主制度和自由市场形式为唯一,违背了多元化世界的现实。“中国模式”或“中国案例”是处于现在进

4、行时。“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并会继续发展和完整,这应当是有充分理由的。中国在取得显著进步的同时,还出现了许多必须克服的困难,其中突出的是: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仍然不平衡;过多依靠出口的经济结构;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教育卫生、司法和社会治安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方面,问题仍然较多,消极腐败现象仍然比较严重。中国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加强法制建设和政策调整,继续认真加以解决。中国对于超级大国的位置既不羡慕也不憧憬,她许多年以来专注于国内建设和解决自己的问题。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长,国际也对中国对国际的贡献有所期

5、望。中国也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 (节选自2010年1月7日参考消息)1下列有关“中国模式”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中国模式”是国际社会研究当代中国发展道路后,对中国发展模式的一种定义和评论。B“中国模式”被认为是适合中国的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一种发展途径。C“中国模式”是继19世纪的英国和20世纪的美国之后,中国为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创造的第三种模式。D“中国模式”给有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这是全球化浪潮下自然而然的结果。解析:“创造的第三种模式”无中生有。答案:C2下列关于中国对所谓“中国模式”所持的立场和态度的认识,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

6、是()A中国没有输出“中国模式”的任何打算,任何发展中国家正确的发展政策也都必须由它们的国情出发。B“中国模式”虽然还不具备高度发达国家所创造的发展模式那样的普适性,但很适用于发展中国家。C“中国模式”存在于中国,处于现在进行时,它会继续发展和完整,不会一成不变。D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文化和其他属性,中国有理由坚持自己的选择,走独立发展的道路。解析:与第四段“中国模式没用普适性,正像已经高度发达的国家,其发展模式也没有普适性一样”意思矛盾。答案:B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际社会的某些人借中国的快速发展宣扬“中国威胁论”,担心中国会谋求世界霸权,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B“中国模式”不

7、具备“博爱”“自由”“和平”“民主”等因素,这是“中国模式”没有普适性的根本原因。C国际舆论对“中国模式”的评论,无论其角度如何,甚至是中国不赞同的观点,对中国都有参考的意义。D在应对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中,中国逐年扩大了参与度,这表明中国愿意承担与国力相符的国际责任。解析:表述错误,详见第五段。答案:B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 题。如今一进书店,占据畅销榜上的多是生活实用类书籍,不是身体保健类的读物就是职场竞技类的作品,就连小说,也是官场、职场类小说最火。思想、哲学、文化类的人文读本已经很难销售上榜了社会竞争、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到了出版。一个时代人文作品的创作与传统经典的阅读往往与其时

8、代精神状况相关,行走在实用凸显、人文消退的书的丛林里,阅读之惑油然而生:人文何用?与之形成对照的是,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恰恰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今年10月28日,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了一项议案,纪念孔子诞辰2 560周年:原因是孔子在“哲学、社会和政治思想方面作出的无价贡献”。对于孔子思想,我们至今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是农耕文化的落后思想。这使人想起法华经中佛祖以三车比喻人自身本有宝藏,而一味向外寻求。传统文化的疏离,使国人陷入对本国文化的无知和对来自外人赞誉的诧异中。不久前辞世的科学大家钱学森先生在与温家宝总理见面时曾说,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

9、人文艺术知识。最近,武汉出版社出版的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者辞典中,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如法国科学家里歇,他同时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写的创造力与自觉:一个物理学家对于东西方的考察则大力推崇中国的老庄,认为自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很大。人文是什么,是人由历史、现实而提升出来的精神气质,它呈现、凝结于文化之中。就像人皆有骨架身体,但人的修养体现在他的精气神中。但现实发生的倒置是:人必须以生理需求作为第一要义然后再满足精神需求。生理需求一旦满足后,精神需求反而无所适从。所以,人文润泽恰如生理需求,是人快乐生活之两翼。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

10、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人文涵养缺失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所以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成长环境密切联系。同理,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因为一国之母体文化不仅表现在书籍上,还表现在典章制度、器物风俗、行为礼仪、风俗习惯上。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确实,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临河川而叹逝水,其中蕴味,大可玩味。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言山川之登高,可使所读之书与事理情景相接通,与此同理。所以,提高我们的人文涵养,要从学习本国的文化精要开始。当前面临的一个困惑是:知识界通晓传统的大家很少

11、,一提倡就容易陷入利弊之争、通过学习浅尝传统之妙的人又在某种名利驱动下去大讲传统,面临理论质疑又难以回应。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使大众无所适从,人文涵养之提升可谓难矣。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趣味,在忙碌之余放一把椅子在阳台看看十五的月亮,而不是只在八月十五才看一眼圆月,在不断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把眼前的得失放到长期的规划中去考量,通过阅读获得历史的先贤们关于生命、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因此,从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中走出来,阅读人文,丰富情趣。 (2009年12月1日中国青年报)4从原文看,下列关于“人文消退”在当今出现原因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当

12、今时代精神密切关联,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的今天,实用至上的思想日益延伸。B部分国人对本国文化无知或错误认识,忽略了本国传统文化是提高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C当今日益分歧的多元主张导致人们无所适从,知识界不能及时廓清迷雾,正面引导。D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无法体会阅读带来的内心安静。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D项中“片面追求生理需求的满足”,文中无此信息;后半句的原文是“阅读与此同理,我们不能只迷失在知识丛林的获取中,还要体会阅读带给我们内心的安静。”用的是“不能只,还要”,选项说的过于绝对化。答案:D5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从中

13、国传统文化修养很高的学者、新一届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华人科学家高锟先生的身上可以看出人文和科学并不矛盾。B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的人文修养验证了钱学森先生“人才培养不仅要学科学知识,也很需要人文艺术知识”的观点。C中国传统文化对外国科学家影响很大,比如法国科学家里歇就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日本诺贝尔奖获得者汤川秀树也大力推崇老庄。D在竞争之余思考一下生命的价值,在获取的时候尝试一下放弃,通过阅读获得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也许你能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选项中“法国科学家里歇也是一位诗人和小说家”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无此信息。原文

14、是在“讲述了诸多诺贝尔奖获得者具有丰富人文修养的故事”时列举了法国科学家里歇的例子。答案:C6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A提高人文涵养,首先要重视传统文化,使国人了解本国文化的精髓,认识到本国传统文化是人文涵养最基础的部分。B人们对事物理解的视角与自身的成长环境关系密切,因母体文化内涵丰富,所以母体文化对人们成长的影响最为直接也最为重要。C只要走出畅销榜杂乱的实用误导,阅读人文,获得历史先贤们关于生命和生活的主张,就能丰富情趣,得到整理个人身心的积极启发。D读书本要与读山川和读风物结合起来,才可深刻领会人文之妙,丰富人文内涵,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解

15、析: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和“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是明显的强加因果,原文是在阐述“人们无法逃离母体文化对自己的深刻影响”就如同“人们不能选择自己出身的文化环境”一样。C项“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即有这个条件就会产生后一个分句指出的结果,说得过于绝对。D项原文只说了“读书不仅要读书本,还要读山川、读风物”,没有“现今缺少大家的原因就因为对这一认识存在分歧”的信息,也可看作是强加因果。答案:A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有关中国文学叙事学的几点看法(节选) 格非首先,我要讲讲“作者”问题。为什么要说“作者”问题?我先说一个小的概念。依赛亚伯林曾经打过一个有趣的比喻,他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是刺猬,另一种人是狐狸。伯林显然是有所指的,他分析的对象是谁呢?是列夫托尔斯泰。他说托尔斯泰本来就是一个狐狸,他自己硬要当刺猬。在我所了解的作家里面,托尔斯泰可能是最复杂的一个。他的思想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他非常关心农民,想着要把自己的土地分给农民,可是骨子里对农民又非常憎恶,根本瞧不起农民;他整天讲道德、正义,可是本质上是一个虚无主义者:他是一个东正教的信徒,可是在安娜卡列尼娜里面,他确实为那个婚外恋、红杏出墙的安娜辩护。因此,伯林认为,托尔斯泰本人写得最好的部分就是彼得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