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

上传人:木92****502 文档编号:136453521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ICS. 020.20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贵州省地方标准DB 52/ TXXXXX20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otato detoxification seed potato breeding base in open field20 - XX - XX发布20 - XX - XX实施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2/ XXXXX2009目 次前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基地规模与项目构成14.1基地建设规模14.2建设项目构成25选址与建设条件26农艺与设备26.1脱毒种薯生产流程26.2农

2、机配备26.3防疫设施26.4包装和储存设备27田间工程27.1土地平整27.2土壤培肥27.3田间道路37.4排灌沟渠38建筑工程及配套设施39节能节水与环境保护310主要技术及经济指标3前 言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标准有贵州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贵州省农科院马铃薯/生物技术研究所、国家马铃薯改良中心贵州分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 标、李 飞、童安毕、尹旺、罗小波、陈恩发、陈明俊、曹贞菊、黄萍。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1 范围

3、本标准规定了贵州省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规范。本标准适用于贵州省马铃薯原种和大田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8133 马铃薯种薯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7331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规程GB 51124马铃薯贮藏设施设计规范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NY/T 2164 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基地建设标准3 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4、用于本文件。3.1脱毒种薯从繁殖脱毒苗开始,经逐代繁殖增加种薯数量的种薯生产体系生产的符合GB 18133相应要求的各级种薯。脱毒种薯分为原原种、原种和大田种薯。3.2原种用原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3.3大田种薯用原种作种薯,在良好隔离条件下生产的符合相应质量标准的种薯。3.4 露地繁育基地在温室外无其他遮盖物的土地上进行马铃薯种薯生产的基地。4 基地规模与项目构成4.1 基地建设规模4.1.1 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可分为原种基地和大田种薯基地,其建设规模应按照“市场需求、生产实际”的原则,并根据区域规划、生产环境条件、原原种供给量、技术和管理水平等因

5、素综合确定。4.1.2 一个原种基地规模应大于500亩,相应的大田种薯基地规模不能小于2000亩。在种薯繁育基地建设中还应考虑当地的轮作周期,即:基地建设面积=当年马铃薯种薯生产面积轮作周期。4.2 建设项目构成4.2.1马铃薯脱毒种薯露地繁育基地建设项目由田间生产设施、辅助生产设施、配套设施、管理和生活设施构成。4.2.2田间生产设施包括脱毒种薯种植田、田间道路、灌溉排水设施和农业机械等。4.2.3辅助生产设施包括种薯贮藏库、晾晒棚、农机库、检验检疫室及其所需设备等。4.2.4配套设施包括配电设施、给排水设施(不包括田间灌溉设施)、消防设施、通讯设施、场区道路和绿化等。5 选址与建设条件5.

6、1基地选址应符合贵州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当地的土地利用发展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等。5.2宜选择交通便利、基层政府重视、马铃薯生产水平较高、劳动力相对充足、基础设施和农技服务体系比较完善的地区。5.3适宜选择在海拔较高、气候冷凉、昼夜温差大、无检疫性有害生物、蚜虫少和病害轻的地区,同时具有很好的防虫、防病隔离条件。种薯基地应地势平缓、土地集中连片,土壤肥力较好,土质疏松,排灌良好,周围不能种植马铃薯及桃树、十字花科、豆科、及其它茄科作物,前茬不能种植茄科作物。灌溉水、土壤质量应分别符合GB 5084和GB 15618的要求。6 农艺与设备 6.1 脱毒种薯生产流程(脱毒种薯露地繁育仅包括原

7、种和大田种薯生产)马铃薯脱毒苗扩繁 原原种生产 原种生产 大田种薯生产6.2 农机配备根据基地规模、地形、耕作条件等因素配套相对完备、齐全的农机设备,尽量满足各阶段需求。农机设备主要包括耕地、起垄、播种、施肥、除草、打药、杀秧和收获等类型。6.3 防疫设施种薯生产基地应配备马铃薯主要病虫害检测、晚疫病预测预报和蚜虫迁移检测设备或系统,并在所有或主要入口建立消毒区,对进入基地区域的人员、机械和车辆消毒,使基地环境符合GB 7331规定的马铃薯种薯产地检疫要求。6.4包装和储存设备 配备与基地生产规模相匹配的种薯分级和包装机械,并配套短途运输、转运所用的农用货车、叉车等车辆。7 田间工程7.1 土

8、地平整 将大小或性状不符合要求的田块进行合并或调整,并使田面平整度符合高标准农田的相应要求。7.2 土壤培肥 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和水肥一体化等施肥技术,做到精确施肥,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培肥地力。7.3 田间道路田间道路包括机耕路和生产路,其建设要科学设计、节约土地、提高利用效率,并满足当地机械化操作和运输等生产需要。7.4 排灌沟渠 科学规划灌溉和排水系统,采用工程、农艺等节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并防止水土流失。8 建筑工程及配套设施8.1管理区的主要建筑工程包括种薯贮藏库、晾晒棚、农机库、检验检疫室、办公用房、生活用房、围墙、大门和值班室等,其建设标准应根据建筑物用途和建设地区条件合理确定,做到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经济合理、安全适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