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静电实验中的一种反常现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2900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静电实验中的一种反常现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静电实验中的一种反常现象 新人教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论文 静电实验中的一种反常现象 新人教版.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电实验中的一种反常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负电荷1 问题的提出现行各种教材对电荷电性的定义都沿用富兰克林在1747年提出的方法,规定“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笔者在演示电荷间相互作用“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实验时,偶尔会出现一种反常现象:用丝绸摩擦过的两根玻璃棒互相吸引。根据静电理论,此时两根玻璃棒应该一根带正电,一根带负电。这与上述规定相矛盾,如果解释不清,会引起学生的误解。2 问题的分析通常情况下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正电,其实质是电子的得失与转移。玻璃棒失去电子并将其转移给丝绸,所以玻璃棒显正电性,丝绸显负电性,丝绸上带有与玻璃棒等量的负电荷。现在丝

2、绸与玻璃棒A摩擦后带有负电荷,如果这些负电荷未能及时导走,再与玻璃棒B摩擦而两者又未能及时分离,就会致使丝绸上的负电荷与玻璃棒B上的正电荷中和后剩余的负电荷在丝绸荷玻璃棒上重新分布,使玻璃棒B带上负电,从而出现与玻璃棒A相互吸引的现象。3 相关问题分析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有人做实验发现,如果玻璃棒的温度较高,或者玻璃棒表面较粗糙,摩擦时造成的局部温度较高,玻璃棒上会产生负电荷。这说明富兰克林所规定的正电荷是在室温情况下用丝绸摩擦光滑的玻璃棒时玻璃棒所带的电荷。也就是说,富兰克林的规定是有条件的。上述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摩擦过程中电子的得失与电子的逸出功有关。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逸出功大的得(确切的说是得到的大于失去的)电子,显负电性。逸出功随温度变化导致冷热不同的玻璃棒与丝绸摩擦时电子的转移方向不同。4 避免方法在做该实验时,用丝绸与两根光滑的玻璃棒相继摩擦。与第一根玻璃棒摩擦完毕后将丝绸在手中轻揉几下以导走上面的负电荷,然后再与另一根玻璃棒摩擦。1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