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上传人:tang****xu3 文档编号:13642748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30.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口普查工作的调研报告 人口普查的目的在于取得准确的人口资料。国家根据准 确的人口资料才能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正确决策,资料准确 与否是人口普查的一个核心问题。选择什么样的人口作为人 口普查的调查对象 , 直接关系到人口普查资料的准确性和人 口普查的质量。在现代人口普查中 , 普查对象是一个带根本 性的问题 , 也是一个比较难于解决的问题。如果普查对象问 题解决不好 , 必然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 , 直接影响人口资料 的准确性 , 甚至导致人口普查工作的失败。一、人口普查调查对象的历史变迁 建国以来的五次人口普查 , 除 1964 年的第二次普查按户 口所在地登记外 , 其他四次都是按常住人口进行

2、登记, 这对于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防止重复和遗漏、准确地普查人口、正 确反映人口规模和结构方面的基本国情 , 为科学决策起到了 重要作用。但在社会高度开放的今天,市场经济机制已经基 本完善,产业结构急剧调整 , 常住地与户籍所在地分离的现 象越来越普遍,这就限制了以常住人口为对象的普查资料所 能发挥的社会效益。改进人口普查对象 , 已是形势发展的客 观需要。二、“五普”调查对象的利与弊 第五次人口普查的调查对象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 籍并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常住的自然人,每个人必须在唯一的常住地进行登记。共分五款人:1、居住在本乡、镇、本文来源: http:/ 街道,并已在 本乡、镇、街道办理常住

3、户口登记的人 ;2、已在本乡、镇、街道居住半年以上,常住户口在本 乡、镇、街道以外的人 ;3、在本乡、镇、街道居住不满半年,但已离开常住户 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 ;4、普查时居住在本乡、镇、街道,常住户口待定的人;5、原住本乡、 镇、街道, 普查时在国外工作或者学习, 暂无常住户口的人。常住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但已离开本乡、镇、街道 半年以上的人,在户口所在地只登记人数,不计入户口所在 地的常住人口内。第五次人口普查是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 期进行的普查,其调查对象基本上是延用传统的常住人口调 查,加上过于复杂的调查指标体系,客观上造成了第五次人 口普查的瑕疵。三、对“六普”调查对象

4、的思考XX年将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按照试点方案,港澳台和外籍人口也将纳入普查范围,这在我国乃至世界人口普 查史上尚属首次,可以说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 “六普” 试点方案的调查对象为试点区域内的全部人口,既包括大陆居民也包括在此居住的港澳台居民和外国人,调查对象的界 定与以往不同, 由过去的常住人口调整为 “现有人口” 和“外 出人口”,即调查时点 “在被抽中调查小区居住的人” 和“户 口在、人已外出的人”都是调查对象,都要填报调查表,由 计算机汇总出本地的常住人口、户籍人口、外来人口和外出 人口。调查对象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当前人户分离情况严重 和人口流动量大、群众配合程度减弱而采取的措施

5、。这样做 的初衷是确保现场登记质量,确保获得各类人口分布的准确 数据。按照这个调查对象的口径,XX年1%0人口调查进行了实战演练,通过对扬州市 33 个镇街道、 117 个村委会、 234 个调查小区的 22827 名常住人口的调查,我们有几点感受: 一是外出半年以上的人口和暂住人口都需要填报常住人口 的全部信息,工作量增加很多 ; 二是人口流动的空网间标准 采用以调查小区为最小流动单位过于烦琐,在实际工作中操 作有一定困难,极端的例子是一户人家在同一幢楼的相邻单 元背对背买了两套房子居住,由于两套房屋分属不同的调查 小区,房主在调查过程中也被作为流动人口处理 ; 三是在同 一乡镇街道内有多套

6、房产的,在判别外来外出时容易出现混 淆;四是外出人口的信息要求全部填报比较困难,这主要是 因为:在农村,留守的多为老人和儿童,对家人外出的情况 并不十分了解,在城区,全户外出的情况更加难以掌握。针对这些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结合现有的调查环境和调查员素质,本着既查准人口数字,又节约各种资源,同 时又能满足多数情况下资料应用的原则,可以这样设计调查 对象:将调查对象不分国籍,统一分为“现有人口”和“外 出人口”两大类,即调查时点“在被抽中调查小区居住的人” 和“户口在、人已外出的人” ,同时将人口流动的空间范围 扩大到县一级,外来、外出人口只采集一些基本信息。鉴于 我国居民身份证管理系统已经比较完善,在指标设计上创造 性的加入“是否已领身份证 身份证号码”指标,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和计算机发展的成果,通过这一指标和公安身份 证信息系统的关联,可以有效解决人口普查中最难解决的漏 登和重复登记问题,流动人口的数据管理也能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