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42598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运动和力测试题 人教新课标版班别;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 A0.96 nm0.96103m=9.6104m B9.6 cm9.61000.096 m C9.6 cm9.6 cm10 mm96 mm D96 cm9.6 cm1096 mm2、下列有关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物体的惯性为零B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的性质 C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对司机或乘客的伤害D惯性都是有害的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B心潮澎湃C海水奔腾D流星赶月4、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

2、 A正常人脉搏的跳动是每秒65次 B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为70 C一元硬币的厚度约为0.5dm D教室门的高度约为2m5、下列哪种现象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A、突然开动的汽车 B、静止在桌面上的课本C、降落的飞机 D、射出的子弹6、甲、乙两列火车在两条平行的铁轨上匀速行驶,甲车座位上的乘客从车窗看到地面上的树木向北运动,看到乙车向南运动由此可判断 ( )A甲、乙两车都向南运动 B甲、乙两车都向北运动C甲车向南运动,乙车向北运动 D甲车向北运动,乙车向南运动7、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

3、m,分度值1mm D量程100cm,分度值0.5mm8、关于力与运动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受力时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物体运动状态不变,一定没有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改为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平衡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运动状态一定改变9、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3秒内通过36米的路程,则它在前2秒内的速度一定是 ( )A. 9米秒 B. 12米秒 C. 4.5米秒 D. 无法确定10、我们判断物体运动的快慢,方法一:比较相同时间通过的路程,方法二:比较通过相同路程所用时间,方法三:比较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在百米赛跑中采用是哪一种方法 ( )A方法一 B方法二C方法三 D都不是11

4、、一短跑运动员在5s内跑完了50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羚羊奔跑的速度是20m/s,那么三者速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运动员、汽车、羚羊B汽车、羚羊、运动员C羚羊、汽车、运动员D运动员、羚羊、汽车12、游客坐在船中逆流而上,若说他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 )A.船舱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河岸上的树木13、下列哪个物体具有惯性A、离弦飞箭 B、流云 C、静止的树木 D、以上物体都具有惯性1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该物体在整段路程中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1.5m/s B2.5m/s C1m/s

5、 D5km/h15、关于误差的说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误差就是测量中的错误 B认真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采用精密仪器,改进实验方法可以避免误差 D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不能绝对避免16、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人推车时,人也受到车给的推力B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会发生力的作用C用手捏一个易拉罐,易拉罐变瘪了,表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D足球守门员扑住了快速飞来的足球,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7、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v=s/t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

6、与时间成反比D、V的大小不变,与s、t的大小无关18、一辆汽车以30m/s的速度从A地开往B地,然后立即返回,速度是20m/s。则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 ( )A24m/s B.25 m/s C.26 m/s D.无法判断19、甲、乙两物体,运动的路程之比是2:3,所用的时间之比是3:2,则它们的速度之比是 () A.1:1 B.9:4 C.2:3 D.4:920、公路上,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它用30s追上了它前方450m处的一辆匀速行驶着的自行车,这辆自行车的速度是 ()A5m/s B10m/s C15m/s D20m/s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4分)21、 物体在没有受

7、到 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状态,若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则原来静止的物体将会保持 ,原来运动的物体将继续 。22、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_,它的符号是_,测量长度常用的工具是_;时间的主单位是_,它的符号是_,测量时间的常用工具是_。23、小明同学在做一些测量后忘了在记录的数据后面标明单位,请帮他补上:某同学的身高是15.8,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2。24、 平时所说“月亮躲进云里”是以为参照物,说“乌云遮住了月亮”是以为参照物。 坐在正在行驶的客车内,乘客以_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_为参照物是静止的。可见运动和静止具有_性。25、“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所描述的情景中,竹排

8、“游”是以 为参照物,青山的“走”是以 为参照物。26、 坐在甲车里的人,看见路边树木向北运动,他是以为参照物.他看到并排的乙车静止,若以树为参照物,乙车是向运动的.27、上体育课投铅球时,铅球出手后还能继续向前运动,这是由于铅球具有 ,铅球最终会落向地面,这是由于铅球 。28、小明乘坐公交车去学校时,看到车窗外的树木在向后运动,小明这是以_为参照物作出的判断(填“公交车”或“地面”)。若从家到学校的路程是4km,乘车时间为6min,那么公交车的平均速度为_km/h。29、单位换算:(1)2.54m= cm= m。(2)15m/s= km/h。 (3)5.5min= s。(4)72 kmh=_

9、 ms30、牛顿第一定律又叫做惯性定律,惯性和惯性定律的不同之处在于: 是描述物体的运动规律,而 是描述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的成定是有条件的,而 是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具有的性质。三、实验探究( 每空1分,共15分)31、小明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如图1所示,他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_,物体的长度是_。 图1图232、某同学测量长度的方法如2图所示,他在测量中的错误有: (1)_ (2)_ (3)_ 。3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3的实验装置:小车从 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方框是小车到达A,B, 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的

10、原理是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填“大、小”)(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可知:SAB= cm,tBC= s,vAC= m/s(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小”)。 34、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推理得出的,如图4所示,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接着在材料不同的三个平面上继续运动,分别停在图中所示的位置,请回答:(1)这个实验的研究对象是 ;让同一辆小车从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的目的是 ;让小车在材料不同的三个平面上继续运动的目的是 。(2)经过实验和推辞推理可以得出:运动的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将会 。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木板表图4 图4图3四、综合应用(35小题5分,36小题6分,共11分)35、一列火车长200m,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为1.8km的大桥,问火车全部通过该大桥需要多少时间?36、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它在前5s内通过的路程是10 m,在接下来的10s内通过的路程是25m,在最后5s内通过的路程是16m。(1)分别求出它在前5s,最后5s和全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