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25333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54 大小:88.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海南美安国际学校项目建议书海口国家高新区发展控股有限公司2013-9-29目录第一章 总 论3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6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18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条件25第五章 工程方案30第六章 环境影响与保护40第七章 组织机构与人力资源配置43第八章 工程招标45第九章 项目实施计划和进度安排47第十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48第十一章 综合效益评价50第一章 总 论1.1项目名称海南美安国际学校(暂定)1.2 项目承办单位海口国家高新区发展控股有限公司1.3 项目拟建地点海口市美安科技新城1.4 编制单位海口国家高新区发展控股有限公司1.5 编制依

2、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3)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4)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5)关于开办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的暂行管理办法。(6)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及实施办法;(7)海南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发展规划;(8)海口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9)国家及海南省有关政策法规;(10)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资料和关于项目的构想。1.6建设内容及规模拟建海南美安国际学校规划占地300亩,按国内知名国际学校要求进行规划,规划招生6000人,其中幼儿园学生约800人,小学生约1440人,初中生约1440人,高中生约1980人,国际部约300人。校区

3、将新建教学大楼(国际部、高中部、初中部、小学部、幼儿园)、教师公寓楼、学生公寓楼、学生活动中心、运动场、图书馆、科学楼、国际交流中心、英语培训中心、培训公寓楼等,总建筑面积约149402。1.7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67597.55万元,全部为固定资产投资,其中工程费用44809万元,设备购置费6000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8107万元,预备费用2645万元,建设期利息6035万元。1.8主要结论及建议(1)本项目拟建于美安科技新城内,拟建地的供电、给排水、交通、通讯等配套设施正在建设,在2014年下半年将会非常齐全,建设条件具备。(2)本项目建成后将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项目建设有助于解决外籍人

4、士子女教育问题,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扩大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当地经济和教育事业发展,为国际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3)本项目建设将产生显著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将会大大提高美安科技新城的品质,更加吸引优质项目的进驻。项目也会使海口市乃至海南省的教育事业的国际化进程更上一个台阶,缩小海南省教育事业与国内先进省市地区基础教育国际化的差距,是配合海南省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鉴于本项目具有一定经济效益及显著的社会效益,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尽快批准建设,早日建成,早日发挥作用。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2.1项目建设的背景2.1.1经济社会发展对教育事业提出更高的要求教育是培养和

5、开发人的心智与潜能,以提高人的创造力的社会活动。它是随着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而产生的,或者说自从有了人类社会就有了教育的存在,而且随着人的社会实践在深度和广度上不断拓展,教育活动的领域与教育的功能也都有了相应的扩大。从这个意义上讲,现代历史条件下,在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联系日趋紧密的国际环境下,教育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不断向外扩散的特点,形成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教育国际化首先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由于各国的联系与交往的增多,进而产生的广泛的国际合作现象;而这种国际合作又必将导致教育资源的跨国流动,并且会在新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中加以整合,最终形成全球范围内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得

6、各国教育呈现一体化和全球化的特征。值得注意的是,教育的国际化进程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在经济全球化影响日益扩大的前提下,更加快了步伐。由于知识经济时代,各国的综合国力主要体现在对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虚拟财富的拥有上,而知识、信息等大都又是由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所拥有。因此,20世纪末“知识经济初露端倪”,各国就已经把综合国力的角逐逐步转移到对高科技、高素质的人才争夺上;与此相对应,各国所制定的竞争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也越来越明显地转向了作为人才培养基础的教育发展方面。从1990年代开始,全球教育大发展的势头愈加强劲,在教育领域内,国际交往与国际合作日益增多,教育的发展对世界许多方面都具有了更

7、加深远的影响。同时,经济的全球化以不可阻挡的态势在世界范围蔓延,形成各国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经济领域中的相互影响日益加深;不仅带动了新的科学技术的传播,带动了人才在更大的地域流动,也带动了各种生产资源在世界领域的调配。同时全球化也使各国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面临着许多共同的全球性的问题。例如:生态环境恶化、贫困继续加深、社会歧视加重以及恐怖主义猖獗等。这些又从不同的方面提出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共同研究的必要性。因此,经济的全球化必然要求并促进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国际合作步伐的加快,导致教育国际化甚至全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在199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世界全民教育大会”,并通过了世界全民教育宣

8、言及其行动纲领;以后在1994年10月,第44届国际教育大会召开,以“国际理解之教育的总结和展望”为主题,进一步阐明了教育在国际范围内合作的意义,也促进了世界各国对教育国际化问题的研究。而到1998年10月在巴黎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不仅发布了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世界宣言,也更加明确地提出了教育国际化的思想和发展战略,在更大范围推动了教育国际合作的发展。面对这一切,中国的教育要发展,必将无可选择地要汇入世界教育国际化的潮流之中. 2.1.2基础教育的国际化更应受到重视教育国际化是现代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近年来国内外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我国教育的国际性活

9、动在近二十多年来得到了较大的发展,教育的国际研究、交流、借鉴与合作已成为促进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作为一个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的文明古国,一个人口众多的教育大国,中国有必要在已经取得的教育对外开放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快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步伐。 培养既有世界眼光又有民族精神的21世纪新型人才,必须从基础教育抓起。为此,重视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就显得尤为重要。 20世纪后期以来,世界经济、文化发展的新趋势,直接凸现了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教育国际化体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我们从“表层”和“深层”两个维度分析教育国际化的内涵,不难看出:就表层而言,教育国际化标示了“面向世界、研

10、究他人”的基本取向。似乎可以认为,任何民族和个人都是浸润在特定的教育和文化传统之中。因此,任何民族和个人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习用特定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模式,也常常会对其他教育和文化传统及其发展视而不见,或者不理解其他的观察角度和理解模式。要突破这种理解和思考问题上的盲点甚至误区,了解、研究其他教育和文化传统,确立跨文化的国际教育视野,是颇为有益的。从深层次来看,教育国际化反映了中国的“教育自觉”,内涵了“取人之长、发展自我”的底蕴。在当今不同民族的教育和文化不断接触、碰撞与交流、融合的态势下,通过教育自觉这一认知与反思过程,有助于我们对本民族的教育和文化形成较清晰的认识与理解,有利于我们加快改革开

11、放,加强相互交流,进而推动各国、各民族教育由“互识”走向“共识”,由“互证”趋近“确证”,由“互接”实现“互补”,由“共存”求取“共赢”。对包括中国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理念的利与弊,存在诸多论争。有人认为,当教育变革具备了诸如智能化、全民化、国际化等信息社会教育的基本特征时,就表明它完成了现代性的深化。即是说,教育国际化是信息社会的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有人认为,教育与国际接轨,不宜强调“单方面适应”,采用“教育的国际性、民族性与地方性相结合”比“教育与国际接轨”更为可取。也有不少人顾虑,随着教育国际化的推进,可能会影响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甚至造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中断

12、等。教育国际化是现代人类跨越教育的时空障碍,既在世界这一空间范围内沟通、联系、交流与互动,又在时间这一尺度上共同面向未来、描绘明日世界教育图景的一种自然进程。对教育国际化可以有不同看法,但不宜把原本连贯一体、以“育人”为本质的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绝对分离,认为只有高等教育才能国际化;更不能对教育国际化的趋势和基础教育国际化的端倪熟视无睹。伴随经济、文化等领域国际化趋势日渐明朗,包括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国际化将是不可逆转的潮流。不论人们是否意识到或是否承认它,与其明朗之后再作应对研究,莫如未雨绸缪,主动回应,力争趋利避害。观念上应“重心下移”,使国际化理念从高等教育下移至基础教育。客观地说,中国基础

13、教育尽管有其不足,但在注重学习方式循序渐进和基础知识系统扎实等方面却颇具特色,让他人认识这些特色,无疑是中国基础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应有之义。从长远看,人类教育的目标与价值可能是多元的,但终极目标与普遍价值则应当是同一的、统一的。中国基础教育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只会有助于中国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因为任何“真理”都是同各种“谬误”在“共存”的初始状态下,通过不断比较、鉴别、选择而存在、发展和完善的。方法上强调平等交流,寻求平等对话的“元点”。在国际教育的交流与对话中,尊重每个民族教育发展的传统和个性,反对教育霸权,促进世界各国、各民族教育的共同发展,乃是教育国际化命题的重要内容。纵

14、观中国和西方对话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在当今的国际化进程中,任何民族都不能再“独语”,任何一种教育和文化都不能在自己原有封闭的系统中获得长足发展。同时,任何民族也都不能再拥有“话语霸权”。在国际化进程中,人类当然会有其共同的话语和共同的价值标准,而且有些话语和标准的确是来自西方,但这并不能证明西方教育或文化可以取代一切。每个民族的教育和文化都有着存在的依据,中国的教育和文化同样是人类普遍价值的源泉。如从孔子就开始提倡的“因材施教”,就是对人类教育规律的证明。又如在联合国大厅里,不就赫然写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名言吗?思路上注重研究东西方教育的差异,进而“明辨短长”。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

15、不断认识、比较东西方教育差异的同时,也日渐形成共识:东西方教育在许多领域,包括在基础教育的若干方面都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西方教育有所长但也有所短。如近年来德国等西方国家强调基础教育应当加强基本的读写算训练,即为明证。中国的基础教育亦然。杨振宁教授曾比较过中、美两国之间的教育差异。他认为,中国传统的、注重扎实训练的教育方法和美国注重广泛知识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来的学生各有长短,并主张中国学生应该多学习美国学生擅长的“渗透跳跃”方法,美国学生则应该多学习中国学生惯用的“按部就班”方法。操作上应“扩大开放”,并选择其“优先区”。当前,应不断从中心城市、重点学校扩大到中小城市、普通学校;尤其应重视加强中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教育对外开放的力度,使这些“优先区”的基础教育国际化水平得到超常规提升,成为实现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支点”。此外,还可将目前已开始实施,但比较单一的“教师交流”扩大到学生、教材、教学计划等“多元交流”。可以预言,随着中国基础教育在21世纪走上发展的“快车道”,其国际化走向将为这一“快车”的“行驶”提供有益的参照。2.1.3海南省教育国际化进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海南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建省办大特区20年的努力,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实际增长了76倍,地方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