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422968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35.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项目管理)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 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 ?玻璃制品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06年05月13日国家环保总局制目 录1.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42. 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63. 环境质量状况94. 评价适用标准115.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6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197. 环境影响分析218. 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59. 结论建议2710.附图:1. 建设项目交通地理位置图2. 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状况图3. 建设项目平面布置及周围环境状况图附件:1. 租赁协议2. 周围环境状况照片及公示照片3. 居民意见4. 承诺5.

2、 公示证明6.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审批登记表评价单位 ? (公章)项目负责人 ? 评价人员情况姓 名从事专业职 称上岗证书号职 责签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建设单位?沃?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法人代表?联系人?通讯地址?镇?村联系电话?传真/邮政编码?建设地点?镇?村塘头立项审批部门?发展计划与经济委员会批准文号工作联系函(06)编号:94建设性质新建(补办环评)行业类别及代码日用玻璃制品业(C3147)占地面积(平方米)9338绿化面积(平方米)/总投资(万元)4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3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5.8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2006年2月工程内容及规

3、模:1. 项目背景玻璃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从装饰用品到日用品应有尽有,玻璃瓶的用处更是广泛,玻璃瓶的用处正从以前的实用型向现在的实用兼美观及装饰于一生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玻璃瓶的消费量正以每年4的量向上增长,而目前我国玻璃瓶的生产增长量尚达不到消费增长量,这就给玻璃制品生产厂家尤其是玻璃瓶生产厂家带来了巨大的市场前景,其发展前景一片光明。2.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基于以上市场背景,胡小才等人投资了40万元创建了?沃?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专业各型玻璃瓶的生产。项目建设地点位于?镇?村塘头,其生产场地和厂房系租用原?九裹香酿酒有限公司闲置场地和厂房(目前该公司已经停止生产),租用

4、场地占地面积共9338m2,总建筑面积约4000m2,包括办公用房、生产用房、生活用房等建筑设施。2. 产品方案具体产品方案详见下表。项目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车间、生产线产品名称及规格设计年生产能力年运行时间1玻璃瓶生产线玻璃瓶300万只365d3.主要公用工程及辅助工程依托情况公用及辅助工程一览表类别建设名称实施内容备注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主要以生活用水为主,同时有少量的工艺冷却水,由?镇自来水厂供给,年用水量约为825t。/排水厂区实施雨污分流,产生的雨水经公司内部雨水管排入附近河道,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供汽/供电预计年设备耗电为7万kwh,接至当地电网。/环保工程

5、废水生活污水排入化粪池后委托当地环卫部门清运处理,因此无污水处理设施。/固废产生的生产固废出售利用,厂区内部无固废处理设施。4. 劳动定员及生产班制本项目职工定员20人,项目实行一班制生产,夜间不生产,年工作天数约为360d。玻璃圆炉每天烧制一次,每次的烧制时间为8小时,其余时间均处于闷炉状态,但闷炉时不熄灭炉中火源。5. 项目建设期及投产时间本项目生产厂房及场地系租用原?九裹香酿酒有限公司闲置厂房和场地,自身并不新增土地进行建设,同时项目属于补办环评,因此并无建设期,本项目已于2006年2月投入生产。 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 本项目为补办环评,与本项目相关原有污染情况即现

6、有污染情况,在此不作论述,详见下文评价。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 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集镇杨树湾工业集中区。?位于?省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312021,北纬30263042之间。?东邻桐乡市,南毗余杭区,西接安吉县,北与?市南浔区接壤。?县域总面积935.9平方公里。1994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人民政府驻地由城关镇迁至武康镇(见图1、2)。2. 周围环境状况 ?沃?里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产300万只玻璃瓶项目位于?镇?村塘头,其周围环境状况如下:项目东侧紧邻一条小河,小河东面为小片桑地;

7、项目南侧从东至西分别分布有小片竹林、桑地及荒废水塘,另外本项目南界约30m外分布有共14户?村居民住户;项目西侧为小片菜地;项目北侧为小片桑地,桑地以南为一条连接武洛公路和石矿码头的小路,小路北侧为一条?导流港叉港。(见图2、3)。3. 地形、地貌、地质镇境地处?西北低山丘陵区与浙北平原区边缘地带,地势西高东低。镇区西部为丘陵平原,东部水网平原。镇境地质构造,处于杨子准地台的钱塘台拗中。本部属至长兴台陷的武康至?隆褶束南段,东部属余杭至嘉兴台陷。镇内土壤性质可分四类:红壤:分布于代、低山丘陵,土体呈黄红色或棕色,母质以酸性岩浆岩风化体为主,土层深浅不一,质地轻粘;岩性土:分布于丘陵、高地,土体

8、呈黑色或棕色,母质以石灰岩、泥质灰岩风化残保积体为主,质地粘重;潮土:分布于平原水网,土体呈黑色或浅青色,母质为湖海相冲积、沉积物,土层深厚,质地均一;水稻土:广布全境,土体呈黑色或灰色,母质为湖海沼淤积物,质地中重。4. 气候、气象?镇属东亚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夏半年(四九月)主要受温暖湿润的热带海洋气团的影响;冬半年(十次年三月)主要受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总的气候特点:全年季风型气候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日照较多,无霜期长。由于地处中纬,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夏季炎热高温,冬季寒冷干燥,春秋二季冷暖多变,春季多阴雨,秋季先湿后干。据?气象资料统计,该地区基本

9、气象要素如下:气温:镇域年平均气温在13度至16度之间。其中海拔100米以下平原及低丘缓坡为15.516度,100以上丘陵地为14.8度左右。年极端最高气温,多在小暑至处暑出现,其中大暑机率为40%左右。气温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一天之中,最高值在午后1315时之间出现,最低值在日出前后出现,季节差异不大。气温年际变化,以平均气温小于15.6度为冷年,大于16.6度为暖年,介于期间平年;雨量:镇境年平均降水量为1379毫米,月、季分配丰枯不匀,四季降水各具特点:春雨常在35月份出现,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大雨少见,且多夜雨,雨时较长。夏雨集中在春末夏初,降水强度大,范围广,多暴雨,持续时间长,极易诱

10、发洪涝灾情;秋雨受冷暖气流交互影响,故乡大风暴雨,形成全年第二个降水高峰。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22%左右;冬雨降水强度小,稳定均匀;风向、风速:本区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夏季以东南风为主,而冬季主导风向则以北偏西风向为主。全年平均风速为3.2m/s,十分钟最大风速为23 m/s。5. 水文?径流总量(水资源总量)61220万立方米,其中地表径流54577万立方米(不含山丘区渗入地下的3799万立方米),地下径流6643万立方米,占全省径流总量的0.65,每平方公里人均、亩均水资源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水利资源蕴藏量为7229千瓦。?镇内水域面积8279亩,其中河港1275亩,湖泊4295亩,池塘2

11、659亩,山塘水库50亩。极大部分分布在苕溪以东。6. 生物多样性区内植物主要为河堤公路两侧的乔木、桑树。房前屋后的杨柳、果树、香樟树等,农田里的水稻、油菜等农作物。动物以鸟类、和经济鱼类为主(虾、桂鱼、黑鱼、鲢鱼、草鱼等),生物多样性指标一般,区内未发现大型珍稀保护动物。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镇位于杭嘉湖平原中部,距全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的莫干山27km,距杭州60Km,上海200km,总面积83km2。1999年1月,?实施了乡镇撤并,原龙山乡并入?镇,撤并后?镇辖23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19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739户,总人口2.4万人。?历史悠久,土

12、地肥沃,物产富饶,经济发达,素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美称,“木业重镇”、“钢琴之乡”之誉,镇境山青水秀、人才辈出,并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传统。改革开放20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镇迈开大步走向现代化,加大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的步伐,一个现代化的小城镇已矗立在世人面前。?是一个既古老又年轻的集镇,据考古发掘,早在一万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便有村落聚居遗址。两汉时期,史籍上便有柯田、博陆里、囚女山等地名记载,至迟在北宋宣和年间(1119-1125),便出现乐舍的名称。此后至晚清,乐舍一直属千秋乡所辖。清代咸丰年间(1851-1861),大通桥飞架洛水之上,将港西、港东两墩联成一体,自然镇

13、逐步形成。同治九年(1870),街区中心建造“仁大”典当铺。光绪二十四年,港西墩创办?内第一家织布厂,给?自然镇开拓了新的规模。民国元年,?从千秋乡析出单独建乡,17年设?区,20年升为建制镇。如今,?镇实行镇管村体制。?镇区内工业、手工业和商业贸易兴起较早。历史上,民族工业以制瓷、造船、缫丝最为著名,改革开放后,?的工业迅速发展,目前,已形成木材加工、饮料食品、钢琴生产、卫生材料等多行业齐头并进的生产格局,其中木材加工、钢琴生产尤为出色。镇境山青水秀、人才辈出。在历史上,曾出过军事家、政治家、文史学家等。当代,有驻外使节、舰队师政委、大学教研室主任、高级工程师等,可谓人才荟萃,各领风骚。由于名人迭出,境内文物众多。其中列为重点文物保护的有标语、元代赵孟墓、墅元头窑址等,为后人研究历史保存了大量资料。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 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镇?村,该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保护监测站2005年的常规监测资料作为依据,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统计结果如下:大气环境质量现状值单位:mg/m3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