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13640801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广东省深圳市四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一、选择题(单项选择题,30题,1题2分,共60分)1殷人祭祀祖先的主要目的是希望通过取悦先王先公等获得庇护,与此相比,周人有明显不同:“夫圣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商周祀祖制度的演变A反映出上古时期帝王创立祀祖制度旨在社会教化B表明商周等早期政权日益重视以神权维护世俗权C显示出早期宗法文化中越来越多的人文理性因素D推动了战国时期崇尚君主集权的法家思想的诞生2法国学者莱昂罗斑指出:“智者派的运动,是代表着想用类似的方法满足同样需要的各种独立的努力的总和。这些需要

2、,是这样一个时代和这样一个国度的需要:在这个国度中,一切公民对于他这城邦的事务的处理或领导都有一份,并且只要靠言辞来取得个人的优越地位。”材料表明A依靠雄辩的言辞就能在雅典取得政治地位B智者学派激发了雅典人参与政治的热情C雅典的公民政治促成了智者学派的产生D公民参与城邦事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3黄老之学活跃于战国中后期,其奠基之作黄帝四经以“道生法”开宗明义,申明君主的权力和意志应符合大道的要求,并提出“刑德相养,逆顺乃成,刑晦而德明,刑阴而德阳,刑微而德彰”的主张。材料体现了黄老之学A崇儒抑法的学术理念 B消极遁世的处世态度C兼采百家的治国之道 D背离道家的哲理核心4尚书最初是皇帝的秘书,东汉

3、时发展成为尚书台,为最高行政机关;中书之名始于汉武帝,初由宦者担任,魏文帝始设中书省,专司诏令;门下诸官历来都是皇帝的待从,西晋时定名为门下省。材料反映了三省A为中央集权不断发展的结果 B是皇权不断侵夺相权的产物C有效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D在魏晋时期已经成为定制5唐律规定:“诸市司评物价不平者,计所贵贱,坐赃论;入己者,以盗论。”“诸造器用之物及绢布之属,有行滥、短狭而卖者,各杖六十。”唐律对欺行霸市、哄抬物价、结伙行骗等行为,规定最低要杖八十。这说明A唐政府重农抑商,遏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唐代对市场的严格管理维护了市场秩序C唐代坊市制度不断完善,商品经济发展D唐代对市场管理遵循了商品的价值规律

4、6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71545年12月,基督教第19届公会在德意志特伦特召开。与会者首先肯定了圣经的信仰权威作用,但同时也将基督教的传统置于与圣经同样的地位,“口传圣经”与文本圣经同为信仰的源泉。基督教公会这一做法旨在A维护“口传圣经”的地位 B规范基督教的教义C扩大基督

5、教会的影响 D应对宗教改革冲击8北半球的气候自14世纪开始转寒,在14701520年形成一个“冰河期”然后就是黑死病(鼠疫)人们曾想过无数的宗教活动,希望通过忏悔和祈祷来避免瘟疫的继续蔓延,但这都无济于事。这可以用来佐证A西欧国家民众的信仰危机开始出现B文艺复兴兴起得益于天主教会的日趋衰落C宗教改革是欧洲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D启蒙运动发生主要催化剂是瘟疫广泛传播9启蒙运动提倡“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他们拉下台;对受委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反映启蒙运动A维护人权,追求公平 B宣传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C提出了理想

6、社会的蓝图 D反对专制,强调人民主权101819世纪,欧美的浪漫主义作家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写下了大批反映和描写“自然”的诗歌和其他文艺作品。如“地球(或自然)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这些作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追求。这些作品主要表达了当时人们A对自然风光的热爱B对政治现状的不满C对理想社会的追求D对工业文明的担忧11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清朝中叶A海外市场货币需求不断扩大 B茶叶贸易带动外贸出现顺差C闭关造成金银比价差距缩小 D海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12如图是根据付筑夫中国经济史论丛整理而成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趋

7、势图。影响图中经济发展指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土地政策B赋税政策C政治形势D自然灾害13如图是英国1600年-1850年间人口的变化情况(单位:万)。以下关于图中信息分析最正确的是据齐涛主编世界通史教程近代卷制图A工业革命推动了英国城市化的兴起B技术进步引起英国经济地理的变化C英国人口优势促进其完成产业革命D工厂制度兴起壮大了工人阶级队伍141884年,英、法、德等国签署柏林会议总议定书,规定:任何国家在非洲占领新的土地,必须通知其他国家,占领方为有效;各国所占非洲大陆之沿岸地区,有责任保证贸易自由和过境自由。据此推知,此次柏林会议A解决了欧洲列强争夺非洲的矛盾B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C确立了

8、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原则D导致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5洋务派要员在筹建轮船招商局时说:“伏查各国通商以来中国内江外海之利,几被洋人占尽,且海防非有轮船不能逐渐布置,必须劝民自置藉纾商民之困,而作自强之气。”这表明兴办此类企业的根本目的是 A扩大中外贸易交往 B抵御外侮求富求强C发展官督商办企业 D发展资本主义经济161908年,湘潭绅商们对于粤汉铁路正线不经过湘潭深感忧虑:“潭埠势必永远成废”,“数百年祖宗营业,一旦归于无何有之乡,万众能不寒心!”最终结果,湘潭隔江与铁路相望,距其15公里的株洲则因铁路通车走向兴盛。由此可见A铁路改变南北经济格局 B新式交通影响地方兴衰C列强通过路权蚕食掠夺 D

9、地方绅商掀起保路运动17下表体现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的是角度矛头政治层面批判孔子为帝王专制的“护符”思想层面批判孔子为思想专制的权威个人层面批判孔予之礼为伦理专制的先导A对中国传统文化全面否定 B实现文化觉醒和思想启蒙C剔除儒家思想的糟粕部分 D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行为181921年,列宁在实践中逐步认识到“直接过渡”在俄国行不通,为此他提出新经济政策,但列宁并未正面、系统地扬弃“直接过渡”的理论,而是将新经济政策的基调定为“退却”、“让步”,更使其对经典社会主义框架之突破显得模糊不清。列宁的这一认识A暗示新经济政策具有过渡性 B表明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C丰富发展

10、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D意味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重启19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指出:“中国人对于家族和宗族的观念很深,家乡观念也很深,用这两种观念和家族宗族团体来联合成国族团体,比较外国用个人为单位,更为实在和容易联络。救中国危亡的根本方法,在自己先有团体,用三四百个宗族的团体来顾国家,便有办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借传统观念实现民族主义 B民族主义观念呈倒退现象C主张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D强化家族和宗族传统观念2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口是农民,因此农民问题就成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农民的力量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材料中,毛泽东重点论述了A当时中国的社会性质 B中国革

11、命的依靠对象C中国革命两步走战略 D新民主主义社会蓝图211941年春,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威胁,美国总统罗斯福认为美国急需补充兵力,有相当数量的青年前来应征,但陆军医疗队却以身体素质问题为理由,拒绝了近半数召集来的应征青年。这反映出A美国军队拒绝介入战争 B医疗科技取得重大进展C分权制衡导致效率低下 D大萧条的后续影响深远22中国科学院档案处保存的文件表明,1951年至1958年中国共派出留苏学生7493人,其中69%的留学生学习工科专业,10.6%的学习理科,6.9%的学习农林,3.4%的学习医学,3.2%的学习文科,1.7%的学习文化艺术,1.6%的学习财经。这是我国当时A“科教兴国”战

12、略的需要B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C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D文化教育全面改革的需要23下表是19551959年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统计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新中国的外交空间得到了全方位拓展 B美国彻底放弃了对新中国的孤立政策C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意义巨大 D万隆会议密切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关系241959年,茹志娟创作的高高的白杨树富有人情味和人性色彩,写法上文笔细腻,清新明快,切入角度小,细节丰富传神,人物形象鲜明感人,但因被人指责没有描写“英雄人物”而遭多方批判。此类事件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文艺批评的政治色彩逐渐浓厚B新中国文化事业万象更新C新中国的文艺成就被完全抹杀D文艺战线出现勃勃生机2

13、51960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邀请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访问法国,并在会谈中提出“缓和、谅解、合作”的政策主张,同时呼吁西欧各国应该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同苏联交流和接触。1964年1月法国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法国采取这些外交活动主要是因为A法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B资本主义阵营内部出现分歧C国际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D美苏两极对峙进入胶着状态26针对1963年美、苏、英三国签订禁核条约,1964年中国核试验成功后,亚非国家和英、法的舆论普遍认为,联合国没有中国参加、禁核的努力没有中国的合作不可能起作用。据此可知,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有助于A中国在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 B提高中国在国际舞台的地位C

14、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 D实现两大阵营间的力量均势27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指出:“过去.我们搞了一条线的战略,就是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这样的一条线。现在我们改变了这个战略”。这一改变的突出特点就是不再强调与美国结成共同抗苏的战略关系,但同时也并非重建中苏同盟。影响中国战略改变的主要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B中美关系正常化C经济建设的需要D日本和欧洲崛起28时间简史中写道:“他提出了革命性的思想,即引力不像其他种类的力,它只不过是时空不是平坦的这一事实的结果,而早先人们假定时空是平坦的。”文中的“他”A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理论大综合C奠定了现代物理科学研究的基础 D开创了物理学进入微观世界的研究29有学者把20世纪可分为三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