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13640700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经济学角度谈技术创新摘要: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断深入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其对一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快技术创新,提高技术创新的质量,成为各国发展经济的战略性政策。本文从技术创新的理论渊源谈起,在承认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作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的现状,提出了我国利用技术创新来促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对策。关键词:技术创新;生产力;经济发展一、 技术创新理论的理论渊源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作用初次显现出来,这使得许多经济学家开始了对科学技术和技术创新理论的探索和研究。(一)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作为一个关注资本

2、主义经济长期增长和发展趋势的经济学家,马克思较早地注意到了技术创新对资本主义长期经济发展的重要影响。他认为,技术是工人与外部物质世界的联系的中介,是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决定的一种表现为客观技术关系的社会关系。而技术创新则是这个一般知识和特殊技能的发展或进步,其直接后果是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在他的分析框架里,技术或者技术创新不仅是一个客观技术的问题,而且还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现。马克思在其论著中多次表达技术或者技术创新会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从而在一定时期推动资本主义的经济增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

3、采用,化学在工业和农业中的应用,-过去哪一个世纪料想到在社会劳动里蕴藏有这样的生产力呢?”这足以说明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巨大作用。(二)熊彼特及新熊彼特学派的创新理论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的概念。所谓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也就是说,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关于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他将创新归纳为5中情况:(1)引进新产品;(2)引用新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3)开辟新市场;(4)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5)实现企业的新组织。这种定义既有技术创新的含义又有制度创新的含义,被西方主流的新增长理论广泛地接受。熊彼特认为,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创新的先决条件是在经

4、济体系外存在科学和发明,企业家利用科学和发明导致创新的出现。新熊彼特学派补充和发展了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给整个西方资产阶级经济学增添了新的内容,丰富和发展了西方经济学。其主要的代表人物和观点有:蒂斯关于创新的决定因素是市场需求的观点;莫厄里等人关于引起技术创新的市场需求和技术互动说;弗里曼等人关于企业规模影响创新而大公司最有利于科技创新的观点等等。二、技术创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的技术创新理论和熊彼特及其学派的创新理论都说明了技术创新在经济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20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生产力的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结构的升级,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和动

5、力。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从企业层面看,技术创新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行为受利润最大化的驱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企业的生产经营进入全球化、网络化、 信息化的新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使一个企业在某一领域内短期的领先是可能的,但难以长期持续,这就客观上要求企业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以取得比较优势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一定意义上就是技术创新的竞争。成功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对企业经济效益产生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能给企业带来商业盈利;二是能抢先占领新市场或扩大原有市场份额,即改善企业的市场状况; 三是能

6、增强企业技术竞争能力和创新管理经验的积累,从整体上提高企业的素质。长期不断的成功技术创新积淀,能够培育和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这种核心能力的最大特点是不易模仿,使企业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和竞争优势,能够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使企业得以持续发展。(二)从国家层面看,技术创新能促进经济结构的升级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技术作为生产力,它的进步与发展,必然影响着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经济结构的变革。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的每一次重大变化或调整,都与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第一次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由于农业技术的发展,人类从原始野蛮的渔猎时代进入了以农业为基础的社会,农业占居主要地位。第二次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是从世纪下

7、半叶开始的,由于一系列纺织机械的发明和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手工劳动被大机器工业生产所取代,从而由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第三次大的产业结构的变化发生在20世纪中叶,以电子计算机为代表的一系列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使以广泛的服务业为内容的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其中以信息业的比重上升最大。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技术创新能力不仅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决定力量,它更是提升一个国家竞争力的关键。近现代世界历史表明,技术创新是现代化的发动机,是一个国家的进步和发展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技术创新能力强盛的国家往往在世界经济的发展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的

8、加速,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竞争的实质是通过 “制造差别化”来战胜竞争对手。技术创新可以利用研究开发的优势,在产品的品种、质量等反面取得优势;也可以利用先进的设备,通过规模效应降低产品成本,建立同等质量下的低价格优势;还可以利用流通领域优质的售后服务创造服务方面的差别化。不管哪一种差别化都可能获得竞争优势,但任何一种差别化都离不开技术创新。因此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技术创新能力直接决定国家竞争力。三、我国技术创新的现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逐步接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都开始注重技术创新,国家技术创新体系迅速发展。20世纪以来,我国已逐渐形成

9、了庞大的科研系统,各个高校和科研单位不断为企业和社会输送科技研究成果。企业纷纷转变观念,加大科技投入,走科技创新之路。虽然取得了一些成就,但不可否认,我国的技术创新体系仍不完备,较发达国家来说还存在许多缺陷。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新意识方面目前,我国很多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未能扭转粗放经营观念,轻视技术改造,轻视新技术的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不仅缺乏进行技术创新的压力和动力, 且又因面临生存的困难,精力主要用于筹措资金,维持企业生存,没有长远打算,在创新上投入不足。(二)产权制度方面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伴随着一系列产权的转移。而产权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利益主体最关注的问题,能

10、否建立起一套富有激励功能的产权制度,关系到企业技术创新是否具有动力机制问题。我国企业由于产权的不够明晰,使得企业技术创新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三)体制方面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初期阶段,许多体制上的不完善造成对技术创新的障碍。首先,技术创新主体错位。我国现在的技术创新主体大多是国家的科研院所,而根据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市场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主体应是企业。许多企业认为技术创新是科研机构的事情,而缺乏技术创新的动力,不愿增加对技术创新的投资,在创新成果的转让上,增加了技术创新的转让成本和费用,不利于企业利用新技术进行技术改造。其次,技术创新供求错位。技术创新供给者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与作

11、为技术创新需求者的企业,在科技成果供需上存在矛盾。并且技术创新成果的转让缺乏中介的组织,致使技术创新的供求双方处于隔绝状态。(四)市场方面我国市场经济体系还没完全建立起来,致使技术创新缺乏市场激励机制。科研院所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政府而非市场,科研人员的投入依赖于财政而非市场,科研院所与市场隔绝,市场的规律、规则和机制对科研院所的知识创新、技术创新无法产生激励的作用。四、以技术创新为支撑,实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马克思和熊彼特关于技术创新的理论,结合我国实际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完善我国的技术创新体制,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一)要坚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技术创新的

12、定位要以企业为主体,实现科研项目和技术与企业的直接结合,是使技术直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与经济价值的关键。企业具有把选择适合市场的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为产品的优势,所以目前技术创新的路径选择应以企业为主体。要改变我国现有的以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为主体的科研体制,积极支持大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使企业成为研发的主体。在技术创新的投入方面, 政府在政策安排上一是要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的税收减免力度,二是对独资、合资企业及产学研合作开发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更多的财政金融方面的支持;三是引导企业,建立以企业投资为主体的、多渠道的技术创新投资融资机制与体系;四是积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技术交流,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

13、。通过这些方法,使企业真正成为技术研发和创新的主体,成为技术成果应用的出体。(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和技术创新人才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是创造新技术的开拓者,也是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的实践者。他们是技术创新的灵魂人物。在技术创新中,企业家的主体作用表现在:第一,企业家促进创新观念的产生,他能在企业内部营造创新气氛,使全体职工共同捕捉创新机会;第二,企业家重视研究和开发活动,把其作为技术创新日常管理的一项工作来抓,从而为技术创新创造前提;第三,企业家对技术创新过程中出现的不确定因素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技术创新顺利进行。因此,企业要根据技术创新过程特征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确定不同岗

14、位的支付报酬标准,通过内部激励机制的建立,使企业内部形成一支以企业家为核心的稳定的技术创新队伍。(三)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创造一个使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活动得以繁荣的良好环境。首先,要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政府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创造一个使企业的创新和竞争活动得以繁荣的良好环境,包括减少在新技术开发和商业化过程中不必要的法律、制度和经济的障碍;制定相应的支持创新的政策;加强对技术创新产品的保护力度;重视知识产权制度等。其次,扶植中介服务机构,为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技术市场中介的发展和完善有益于疏通技术成果信息传播渠道,缓解技术供需双方的信

15、息不对称,为技术资源和企业家资源的结合提供更好的信息环境。我国现有的各种技术中介机构并不少,但不论是人员的素质还是服务的范围和服务质量,都很不理想。我认为现阶段我国在发展技术市场中介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其中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支持,应建立全国性的能为企业鉴别技术、并能提供技术创新全过程服务的权威中介机构,其目标不完全是利润最大化,而是在技术市场中介发展中重示范效应,重质量,重社会效应。五、 总结综上所述,经济的发展是技术进步的客观要求,是技术发展的起因和归宿。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竞争力的重要动力,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推动我国的技术创新,把技术创新放在国家战略的高度看待,竭尽全力规划部署科技发展战略。增强国家竞争力,在摆脱金融危机,构建全球格局多极化的进程中有所作为。参考文献: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人民出版社,1995:275-277. 2张宇,孟捷,芦荻高级政治经济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385-407. 3吴易风当代西方经济学流派与思潮M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141-151. 4李树毅论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理论前沿,2006,14:20-21. 5宋宗宏,叶初升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研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2009,04:97-101.6李树毅推进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相融合的思考理论界,20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证券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