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文化自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36399257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的文化自觉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教师的文化自觉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教师的文化自觉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教师的文化自觉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教师的文化自觉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的文化自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的文化自觉(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的文化自觉教育学博士、上海市浦东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程红兵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了教育的内涵,我们今天都在讲内涵发展,我们都在讲内涵办学,教育的内涵到底在哪里,关键在教师,关键在教师身上,教师身上具有一定的文化自觉,他决定了教育的内涵。 我们先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个五年级学生的发言稿,领导来检查工作,一般来说学校的校长都会选择一个最优秀的学生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的发言稿有这么几菊花“各位领导,我们的学校以德育为灵魂,以教育为中心,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新课程改革,培育二十一世纪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全力打造某某市窗口性、示范性学校”我们从这个发言中看不出作为一个五年级学生一点童真、一点

2、童趣、一点童颜,我们看到的是校长的官话、套话、废话,这不是教育的成功,而是教育的失败,原因何在? 我们再看看我们的课堂,我这里举的是比较极端的事例,生活当中这样极端的事例还是比较少见的,但这些极端的事例反过来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和刺激。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一篇课文带着尺子钓鱼,文章说在丹麦钓到22厘米以下的鱼必须放生,否则会受到惩罚。我发现现在小学老师的咬文嚼字是非常强的,老师说同学们说说他们会受到怎样的严厉惩罚,我们的孩子经过老师多次训练之后已经养成这样一种习惯,一个孩子说把钓鱼人扔到海里没收他所有的钱,老师没有反应,摇了摇头,孩子心想肯定是严厉程度不够,第二个孩子说让他坐牢二十年。这个答

3、案已经够厉害了,但是我们老师还是没有反应,继续摇头,孩子继续猜了,判他无期徒刑,这是非常严重了,但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没有反应继续摇头,孩子想这样不枪毙不行了,最后的答案是枪毙了。 我们如何评价这句话呢?用江苏省教育学会的会长讲的话,什么是教学文化,讲不清楚就是课堂文化的问题,这堂课怎么评价?没文化,原因在哪里?说白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让我们的孩子要知道遵守法律,公民要遵守法律,有这样一个目标在里头。但是我们的孩子回答的问题恰恰是随心所欲,恰恰是草菅人命,完全是和教学目标相悖的。 天津市河西区的教育局副局长孙惠玲更政协委员出了一道题,1到9九个数,按照奇数和偶数分类,有

4、人回答这是一个心理学实验,5、9是纯奇数,2、6是纯偶数,答案是错误的,政协委员全否定掉了,正确答案是什么呢,按照拼音来分的,1、3、7、9、第一声,2、4、6是第四声。这个答案怎么评价它呢?没文化。这道题到底考什么?由此可见。 我们再看看一位老师给家长发的短消息,天气变冷了,老师突然想起给孩子家长发一个短消息,是这样说的“尊敬的家长您好,最近天气比较冷,感冒流行疾病很容易传染,希望注意孩子的营养,可以买一些板蓝根作为预防。”我们家长托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好不容易进了一个所谓的好学校,看到老师在天气转冷的时候发这种短消息心里暖洋洋的,他花了这点代价值了。好学校的标准是有好老师,好老师能想到这种事情

5、非常好。 有些故事比较长,上页没说完,还有下页,不要因为期中考试影响孩子,谢谢配合。我们家长明白老师不是对于孩子身体的关心,说到底是对成绩的考虑,我们这个班的成绩如何,考虑到我们老师在校长心目当中的位置。这个故事在一个地方讲了之后,当地的特级教师告诉我说,这个特级教师是在当地最好的学校任教的,他说他们学校也发生过类似的情况。什么情况呢?学生当中有个非常优秀的孩子,每次期末考试都是第一名,总是遥遥领先,把第二名拉的很远,有一次期中考试之前爷爷过世了,他悲痛万分,他从小是爷爷奶奶带大的,跟爷爷奶奶关系非常密切,之后他很想去送送爷爷,父母亲非常支持,向班主任请假,班主任坚决不准假,原因何在?这个孩子

6、如果缺了这次期中考试,他们班的均分下降,所以不准假。老师的这种动作、这种行为、这种话语是不是有问题,我们是不是少了一点东西,少了什么东西?少了一点文化的因素,少了一点人文情怀的因素。 说白了,在天气变冷的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想起给家长发短信,这样的老师是非常负责任的老师。但是请注意一下,他这样的话语、他这样的想法、他这样的一种短信我们能够说吗、应该说吗、应该怎么说? 我们再看一看教师的常用语言,下面的语言不是我编造的,在座的如果在学校待的时间长的话都应该知道我们经常听到这种话语,一不小心耳朵里就听到这样的话语,“你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不如,像你这样我早不活了;全世界没有比你更蠢的了;这么简单的题都不

7、会做,笨的像猪一样;你不做就不做关我什么事;我的话你都不听以后再也不管你了。”这样的话我们经常听到的,说白了我们的老师恨铁不成钢,但仔细想想这些话该说吗,这些话少了点什么,这些话是不是老师应该说的话语?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是不是觉得他缺少了一点东西? 我们再看看班主任的技法,去年发生在北京,北京一所所谓重点小学的真事。在考核前期,我们的班主任可能想找一点学生的评价作为印证说明他自己怎么深受孩子的爱戴,班主任让孩子匿名写出对他的感受,并且表示不管怎么写都不会生气,结果大部分孩子都是写正面的,大部分孩子经过家长的教育、经过社会的耳濡目染都拎得清的,但也有两个孩子写的负面的,班主任看了以后大怒,让全集

8、学生投案自首,结果没有人自首,看到班主任发怒谁也不敢自首。班主任很有技法,念文章,念完一篇让学生拿走一篇,两个人找出来了,从此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换句话说,我们的班主任用这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孩子对不对?很明显是错的。这些极端的事例是生活当中很少见的,但是可能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在我们的身边或多或少会看到相近的相类似的事情,这些事情我们咀嚼一下、我们反思一下、我们体会一下我们到底应不应该说、应不应该做? 所以我觉得当下有一种文化性的缺失。我们的教师人文思想变得不重要了,我们教师的世界观从教学当中消失了,我们特别喜欢研究教学方法、特别喜欢研究教学模式、特别研究现代教学手段如何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9、,但是我们把一些不该丢的东西丢掉了。我们教师的教育哲学思想好像不再有了、不需要了,只要有技法、只要有兵法、只要有教学方法我们一切都可以不要了,我们教师的个人品格在教学当中消失了。所以,我们的课堂没有了自己人格的气息。 有一位诗人说,因为走的太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当初老师投考师范院校有他的想法,对这个行业有他的理解、他的追求和他的梦想。但是当了十年二十年老师了,我们把当初的那个想法美好的梦境可能丢掉了,当然也有些老师从一开始当老师他就没有这种想法。所以教师的文化自觉决定了教育的内涵。 因为文化赋予一切活动以生命和意义,文化的缺失意味着生命的贬值和枯萎。刚才那堂课、刚才那道试题、刚才班主任那个短消

10、息、刚才那个班主任对待孩子的方式方法,枯萎了、贬值了,没有意义了,甚至有反面的意义了。教育说到底就是文化的传承,课程改革改什么,说到底是更好的实现文化传承,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文化过程。教育如果没有文化,所剩下的只是知识的位移,我们的教育就不成其为教育了。 什么是有文化的课,是目中有人的课,是心中有数的课,是手中有法的课,我只能这样阐述,我只谈谈我的个人感受,有文化起码是目中有人,是有学生的课,是考虑他人格健康成长的课,他应该是心中有数,应该是考虑学生是有差异的,根据学生差异采取非常有效的方式。我现在担任教育发展研究院的院长,我这个角色很重要的一点是要走进基层,两年来看了不少课

11、、听了不少课堂老师的教学,实话实说也很有感触。 有一次我到普通农村的初中学校去听课,事先我跟校长打了个招呼说来听课,这个校长高度重视,他知道我是语文特级教师,想了一招,决定让我听一堂数学课。我说听数学就听数学,没关系的。我到的早了一点,跟校长聊了一下,这个教师怎么样,他说是优秀教师,我说校长您心目中的优秀教师是什么标准?他想了一下说了两句话,我们这个老师带的两个班级最后中考肯定是整个年级第一名和第二名,没有一次例外。我说有道理的,我们的老师能把孩子的成绩带到中考第一名第二名当然是优秀教师。 上课时我观察这个老师,四十来岁的中年女教师非常朴素的,不是特级教师、不是学科带头人。她喜欢上学生上台扮演

12、,让成绩差的孩子上台扮演,上成绩最好的孩子上台解说原因,解说更加简便、更加有效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我们的老师都会说一句话,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这句话很难得到兑现的,如何让每个学生得到发现?我们的老同志经常讲抓中间带两头谈何容易,抓两头带中间谈何容易啊,但是这个老师的举措几乎覆盖了所有类型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在她的身上在她这个班里不是一句空话,这就是目中有人的课、是心中有数的课、是手中有法的课。 我们的文化课肯定要理解需求吧,起码我们知道孩子有什么想法、孩子有什么要求吧。我举一个孩子的说法,他希望在课堂上听到三种声音,第一种声音是掌声,他希望听到来自老师或同学深刻精辟的见解,这个要求不

13、过分吧,孩子说不出来老师得说得出来吧,让他豁然开朗,让他有醍醐灌顶的感觉,让他不自觉的鼓起掌了,让他有所感悟。说白了我们的老师,如果一次两次让他失望了,三次让他失望了,到了第十次我们的学生就绝望了,对你没有想法了。 第二种声音,笑声。孩子希望我们的课堂生动而精彩,让我们的课堂对孩子来讲有吸引力有魅力,让他产生兴趣。 第三种声音,辩论的声音。让孩子有探究的欲望,让孩子能参与,让孩子表达自己的观点。实话实说,我们现在很多老师在这个问题上可能做的不够,让孩子来参与、让孩子来说、让孩子来表达,而且让孩子来表达自己的看法,甚至说点和老师不一样的看法,甚至和老师辩论起来,其实是有道理的,这是什么?这是社会

14、发展进步的标志,这是时代发展进步的标志,这是孩子主体意识觉醒的标志。2011年上海选了十个校长到美国加州考察,我们到了加州理工学院,我们考察了一个心理实验室,这个实验室原本是为美国军方服务的,上课的时候孩子到一个像帽子不是帽子、像头盔不是头盔的东西,上课的时候老师电脑上点到哪个孩子的名字就知道他此时此刻或之前的状态。经过他们大样本的分析统计,最后得出结论,课堂当中什么时候孩子思维最活跃,就是在辩论的时候,什么时候教学效率最高,就是在辩论的时候,尤其是学生和老师在辩论的时候,孩子和老师辩论起来会激活自己大脑的所有细胞想方设法战胜老师,毫无疑问。 我们要理解学生的期待。举一个例子,什么叫做好教师,

15、好教师就是在课堂上显得比平时更漂亮的人。实话实说我们老师不会想到这样一个评价方式。评价角度,我们老师想你爱看不看我就这长相,换句话说,仔细想想还是有道理的,孩子希望看到一个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老师,孩子不希望看到一个面目憔悴、无精打采的老师,毫无疑问。 我现在走了很多学校、听了很多的课,我发现我们有些问题,问题在哪里呢?我们有些老师脸始终拉的很长,走进教室以后他的脸拉的始终很长,看到张三本次考试应该考100分,结果考了93分,明摆着欠了7分,人家欠他的样子,尤其是中年教师,不好意思,尤其是中年女教师,在座的除外。 我们养成十年教书、二十年教书教下来,养成一种职业习惯,脸拉的始终很长,把自己打扮

16、的跟教科书一样,打扮的教参一样的,教参多无聊,孩子说老师微笑最美。现在很多老师不会笑了。我曾经做过一个调查,孩子在问卷上写着这么一句话,某某老师几乎没看他笑过,但是他有一次笑了,说起他儿子的时候他笑了,看来还是有问题的。老师笑了,就这么一个动作和神态,一个美丽的、慈祥的、伟大的小学女教师形象永远镌刻在孩子心中,再也挥不去了。 我们老师教了很多知识、很多能力,不到两年孩子忘光了,但是课堂当中的一个细节、一个话语、一个动作可能让孩子终身难忘。我现在感觉最幸福的是什么时候,我教了十几年二十几年的孩子,说起当年我在课堂上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个的莫名其妙的话语,孩子们哈哈大笑,我也哈哈大笑,最幸福的时刻就是在这里。西方说教师是面带微笑的知识,什么叫有文化?有文化的评价就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现在很多老师的评语,德智体美劳优点缺点希望,没有个性,公文化语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