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新加坡的“千人宴”素材.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9654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新加坡的“千人宴”素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新加坡的“千人宴”素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阅读之做人与处世 新加坡的“千人宴”素材.doc(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加坡的“千人宴”在新加坡有个“大食堂”叫居士林,一年365天都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70多年来风雨不改。“千人宴”成了新加坡一道独特的景观。新加坡总理吴作栋说:“这样才更好。” 世界上真的有免费午餐吗?还是新加坡人爱贪小便宜?其实这里面包含着新加坡人的慈悲心怀。居士林从某种程度上说,不只是一个地方,它已成为新加坡人的一种人道主义精神的象征。 居士林始于1934年,是由道阶老和尚、转道老和尚和多名居士发起建立,然后捐赠作林所用途。1961年,居士林一度成了无家可归者的避难所。那年的5月25日下午,河水山发生大火,烈焰狂烧了足足8小时。这场新加坡开埠百年来罕见的严重火灾,让很多人在这场大火中失去了

2、家园,一夜之间变得一无所有。他们没有一瓦遮头,没有得吃,没有地方睡,便跑到居士林来求助。居士林是来者不拒,全都收留。那一段时间,居士林变成了灾民们的栖身之所,他们无论吃、住都在居士林。居士林也一直收留他们,直到这些无家可归的难民找到新的住处为止。 这70多年来,居士林不断扩建,颇具规模,既礼请法师登台讲经,又揽余秋雨等著名作家演讲,并举办种族宗教和谐座谈会,邀请中国北京大学教授与新加坡专家学者一同主持“东南亚文化研讨会”等。 居士林根本没有门,任你自由进入。居士林入口处有副对联:空门不必关,净地何须扫。每天供应正餐十多道菜,两餐甜汤点心,还备有大量面包和咖啡,三更半夜也可以自己动手,共同供养,

3、普遍结缘。 居士林林长李木源爽快地说:“为什么要有门呢?你要吃多少就有多少,我们这里来者不拒,学生因经济困难跑来这里用餐,的士司机晚上来装一瓶咖啡拿几粒水果都无所谓。” 一到周末,厨房更加忙得不可开交,早午晚,总计有5000到6000人前来吃饭。李木源说:“我们每天都准备了早餐、午餐、午茶和晚餐,为民众提供免费素食。不管是特地来拜佛,还是路经此地,想吃点东西,喝杯茶水,我们都非常欢迎。近年因为经济不景气,很多人失业,没有工作,没有收入,就到我们这里吃饭。另外,一些劳工和环境不佳的人,也来这里解决三餐。我们相信,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也有助于防范罪案的发生。我们这里不分贫富贵贱,不分宗教种族,一律招待

4、。有些在附近工作的上班族,因为想吃素,就到这里吃一餐;有的的士司机,开车累了,便到我们这里休息,喝喝糖水,我们一概欢迎。” 民众究竟会吃掉居士林多少白米和蔬菜?“千人宴”每天平均要吃掉200公斤的米粮,200至300公斤的蔬菜和水果,消耗量相当惊人。每天如此供人吃喝,金山银山也会吃尽吧?李木源却笑着表示,居士林完全不必担心粮食吃光的问题。“很多时候我们根本不必买米买菜,许多善心人士知道我们天天为大众提供免费素食后,都自动自发,无限量地送米粮、蔬菜和食油到居士林来。有的是一车一车地载来,有的是全家大小,人手一袋米,拎着来。我们见了,更是感动。”好心有目共睹,自有人助。像居士林大开方便之门救济贫老,一路无求付出,十方回报更多! 李木源欣慰地说:“不少人就因为一餐素食而能更深切地体悟到包容性、慈悲心和平等心呢!” 天天要准备“千人宴”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居士林有4位厨师和上百位“厨房助理”,他们每天负责烹煮供“千人宴”用的素餐。他们都是居士林的义工。居士林目前共有1500多位义务工作者,他们来自社会各阶层的多个领域,有律师、医生、画家和会计师等,大家都把为大众服务视为一大善事,因此再苦再累也毫无怨言。 - 1 -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