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医壮药备课讲稿

上传人:youn****329 文档编号:13639420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PPT 页数:10 大小:1.9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壮医壮药备课讲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壮医壮药备课讲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壮医壮药,PK,中医中药,壮医壮药与中医中药的相同点,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哲学理论,是古人探索宇宙本源、解释宇宙变化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壮医认为,万物皆可分阴阳,万变皆有阴阳起,此即阴阳为本。 壯医与中医对“阴阳”的认识基本趋于一致的。壯医同样认为大自然的各种变化,都是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变化的反应结果。但在装医学中更有一种“阴盛阳盛”的新概念。这在中医学阴阳理论中是从未提及的。其形成与取类比像的认识方法有。 中医学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制约、阴阳互根互用、阴阳消长、阴阳转化等几个方面,从矛盾双方的对立斗争、依存互根、消长转化,来说明疾病的变化与发展。中医学认为,

2、阴阳失调、偏胜偏衰是疾病发生发展的原因。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便成为中医治疗的基本原则。,诊断,壮医诊断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包括问诊、闻诊、脉诊、甲诊、指诊、腹诊等。,中医诊法包括望、闻、问、切四大法,注重四诊合参。,治疗原则,壮医的治疗原则为:调气、解毒、补虚。治疗方法分为两大法:外治法和内治法。外治法包括针法、灸法、拔罐、熏蒸等30多种各具特色的治疗方法。临床上以辨病治疗为主,结合辨证和辨症。,中医的治疗原则为:1治病求本。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反治(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治标与治本(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

3、本,标本兼治)。2调整脏腑功能。3调整阴阳(补其偏衰、损其偏盛)。4扶正祛邪(扶正,祛邪,先祛邪后扶正,先扶正后祛邪)。5调理气血关系。6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服法、外治法、针灸疗法、火罐疗法、气功疗法、按摩推拿疗法、导引疗法、心理疗法、刮痧疗法等。,理论基础,壮医以三气(大、地、人三气)同步为理沦基础,以三道(谷道、气道、水道)、两路(龙路、火路)学说为理论核心,强调毒气学说。,中医以阴阳五行(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学说为理论基础(用阴阳学说阐明人体的结构、生理、病理及指导临床诊断、治疗和预防;用五行学说来阐明人体脏腑组织问的相勺:关系及生克乘侮规律),以整体观念为指导

4、思想,以脏腑经络的生理病理为理论核心,以辨证沦治为诊疗特点。,壮医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我国传统医学做出贡献。在病因方面,对毒的认识更深刻、更全面,治毒的经验更丰富;在诊法方面,壮医的目诊、甲诊、指诊等都有丰富而系统的内容;药物方面,许多壮族地区出产的常用药物如肉桂、田七、蛤蚧等,早已成为中药宝库中的一员,还有不少新药正在研究开发,如金花茶等,有的则等待我们去挖掘;在治疗方面,壮医的外治法,如药线点灸疗法、药罐疗法等,大大地丰富了祖国传统医学的内容。 历史悠久的壮医药,不但在历史上为本民族及兄弟民族的健康繁衍做出过巨大贡献,而且现在乃至将来仍然是壮乡人民赖以防病治病的主要武器之

5、一,相信它今后将会为56个民族的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健康繁衍做出更大的贡献!,19831987年统计,仅壮族聚居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中草药品种就达4623种之多(其中植物药4064种,动物药509种,矿物药50种)在全国名列第二。其中壮医常用药达709种。 毒药和解毒药的广泛应用,是壮医的重要诊疗特色和突出贡献。 主产或特产于壮族地区的壮药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如罗汉果、肉桂、八角、金银花、蛤蚧、蚺蛇、葛根、花粉、广豆根、广西血竭、广金钱草、扶芳藤、大黑山蚂蚁、灵香草、木棉花朵等等。特别是田七的开发和综合利用,已受到专家的高度重视。 广西已经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中成药,如正骨水、云香精、中华

6、跌打丸、金鸡冲服剂、鸡骨草丸、炎见宁、三金片、百年乐、大力神等,多是在壮医验方秘方或其他民间单方秘方的基础上,研制提高而成。这些具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中成药,功效显著,且不易仿制。 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近年来研究成功的“舒洁药物文胸”、“产妇春浴液”、“神女乐”洗浴液、“童热清”口服液、“胎黄消”口服液等药械,大都是在壮医验方秘方的发掘整理基础上提出来。,结束语,通过以上壮医与各民族医药在理论基础、病因病机、诊断方法、治则治法等方面的异同比较可以得知,各民族医药均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民族风俗,都是各族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智慧结晶,他们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各族人民经过千百年的艰苦实践-认识-再实践-

7、再认识的过程,逐渐产生了保健意识,认识了人与自然、疾病的相互关系,了解疾病发生的原理,并根据所站立的不同角度,各总结出一套用来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的说理工具,从而形成本民族医药的理论基础。再通过神农尝百草的实践活动及总结生活经验,逐渐了解各种动植矿物的药用价值,产生理性认识,总结归纳,提高升华为一定的理法药方,构成一整套完整或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指导临床实践,为本民族的健康繁衍发挥巨大作用。 壮医与汉医及其他民族医药一样,对医药的认识都是以古朴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为主导,即肯定世界是物质的,且是运动、变化的,但他们之间又有诸多的区别,如壮医没有汉医的经络学说理论,但其三道、两路理论却独具特色;虽然壮医

8、亦以阴阳的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平衡、相互转化来解释大自然及人体生理病理的各种变化,但在具体说明和解释人体生理病理现象时则用壮医特有的三气同步及三道、两路理论,独具特色;壮医的病因、治则较之汉医单一,但诊法和治法却十分丰富多彩;壮医虽然不像中医那样具有完整的方剂学,但其用药注重毒药、解毒药、鲜药及食补,疗效甚佳。由此可知,各医药有各自的长处与不足,应该互相参照渗透,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在振兴中医的同时,挖掘整理、发展研究壮医及其他民族民间医药是十分必要的,对丰富祖国医学的内容,完善各民族医药的理论,对各族人民的健康是大有益处的。鉴于壮医及其他民族医药存在的诸多不足及许多民间医疗经验的失传,使我们意识到挖掘整理工作迫在眉睫,搞好这项工作是为人类、为子孙后代造福的举措。让我们为振兴中医、振兴民族医药而共同努力!,谢谢观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