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9413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员独享】福建省2011-201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建省莆田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00分 时间15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 28分 )1.默写名篇名句。(6分)(1)淇水汤汤, 。女也不爽, 。(诗经氓)(2)不吾知其亦已兮, 。 ,长余佩之陆离。(屈原离骚)(3)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 。(陶渊明归园田居)(4)还顾望旧乡, 。(古诗十九首涉江采芙蓉)月明星稀, 。(曹操短歌行)(5)此地有崇山峻岭, , ,映带左右。(王羲之兰亭集序)(6)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而又何羡乎!(苏轼赤壁赋)2.课内翻译(5分)(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

2、终期于尽。(3分) (2)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2分)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喜雨亭记宋苏轼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狄,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

3、:“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邪?”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歌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A.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 引以为流觞曲水B.今天不遗

4、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 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C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 举酒属客D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4.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作者到扶风的第二年,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流种木,把它当作休息的场所。B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一场滋润麦苗的雨,占卜此事,说是个丰收年。过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担忧起来。C到了三月的乙卯日、甲子日、丁卯日,一连三天都下雨。官吏、商人、农夫们一起庆贺,忧愁的人因而高兴,生病的人因而痊愈。D文章“以小见大”,从一个亭子的命名,引发一大段有关国计民生问题的议论,表现

5、了作者与民同忧喜的博大胸怀。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2分)译文: (2)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而乐于亭者,皆雨之赐也。 (3分)译文: 【注】回:转。言:语助词。迈:远行。寿考:老寿。荣名:美名。(1)“悠悠”、“茫茫”两个叠音词有什么作用?(3分) (2)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3分) 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8分)(一)文学名著阅读(9分)7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 )A元妃下谕叫宝玉等去园中住。宝钗住了蘅芜苑,黛玉住了潇湘馆,贾迎春住了缀锦楼,探春住了稻香村,惜

6、春住了蓼风轩,李氏住了秋爽斋,宝玉住了怡红院。B宝玉挨打后,黛玉得知消息,慌忙赶去看望宝玉。宝玉见黛玉满脸泪痕,安慰她说:“我叫疼是装的,别信真了。”晚上,宝玉叫丫环送两条旧帕给黛玉。黛玉悟出了旧帕的意思,感到可喜、可悲、可惧、可愧,在帕上题了两首七绝,越加视宝玉为知己。C贾母喜欢说笑话、听笑话,并能与年轻人打成一片。小说第五十二回写到,贾母说王熙凤“太伶俐也不是好事。”凤姐拍着马屁反驳了几句,并说“我活一千岁后,等老祖宗归了西,我才死呢”。贾母听后,虽然高兴,但却笑道:“众人都死了,单剩下咱们两个老妖精,有什么意思。”说的众人都笑了。D在红楼梦中,平儿的善良就像和煦的春风,令所有与她相处的人

7、动容。“玫瑰露失窃”案爆发以后,她为了顾全大局,为了不让探春伤心,没有将偷窃人彩云送交凤姐听候发落,而是巧用移花接木之法,让宝玉承担“罪名”,从而于波澜不惊中避免了一场是非风波,当然也保住了探春的颜面。E红楼梦七十回之后,贾府的败象越来越明显。如第七十二回写到贾琏、凤姐与平儿商议典当贾母的“金银家伙”以解燃眉之急。恰到这时,夏太监又传话来“借”银子,令贾琏哭笑不得,妄想“这会子再发个三二百万的财就好了”。8简答题(任选一题,100字左右)(5分)(1)贾府大老爷贾赦想收丫鬟为小妾,不想那丫鬟却说:我是横了心的,当着众人在这里,我这一辈子莫说“宝玉”,便是“宝金”“宝银”“宝天王”“宝皇帝”,横

8、竖不嫁人就完了!就是老太太逼着我,我一刀抹死了,也不能从命!这丫鬟是谁?请简述事情的经过。(2)探春有才干,有眼光,敢作敢为,是一个关注家族命运,富有忧患意识的大观园中的女“政治家”。红楼梦中写探春故事最动人的还是她的“理家”及其在“抄检大观园”中的表现。请简叙“探春理家”的情景。(二)文化经典阅读(9分)9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5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1)用原文词句填空(2分)上面选段中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很难做到,这境界就是“ ”,

9、而“仁”的境界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达到仁的境界的方法就是“ ”。(2)结合上面选段,谈谈你对求仁之道的理解。(3分) 10阅读论语选段,回答问题。(4分)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述而)(1)用原文词句填空。(2分)孔子的才智与德行为人们所推崇,但他不喜欢这样的盛名,认为自己没能达到“”与“”,只是努力做到“”、“”。(2)上面两个文段中,第一则孔子强调“诲人不倦”,第二则孔子却又“则不复也”的态度。二者之间似乎有些矛盾,你如何理解这种矛盾?(2

10、分) 三、现代文阅读(14分)春声和春深我写过北国的春风。记述在冰雪沉睡的山沟里,忽然一夜间,呼啸咆哮,“卡卡”折枝,“砰砰”冰裂,沙石扑窗如机枪扫射,木头梁、柱、椽、檩“格拉格拉”如山神大虫冬眠初醒,伸腰伸腿,骨节作响 天亮起来一看,冰雪依旧,只是趴下来点贴近地皮。 春风告退。忽又从千里外,从沙漠,从戈壁起跑,跨栏一般生猛,跨越崇山峻岭,踢蹬起黄沙黄土,高天朦胧,太阳淡化这样一而再三,麦苗才吐青,冰雪也还在角落里、背阴里、洼里坎里龇着白牙。我服了。后来也爱了。说到爱,我又是江南水乡出身,那里的春风叫历代诗人写完了,不用也不能再写了,“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池塘生春草”的“生”字,“吹皱一池春水”的“吹皱”二字,都是千古赞为绝活,咱还啰嗦什么呢。这是做诗做文章的话。说到爱,却又是一番天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极好的诗句,不过我不爱。“随”字好,江南水乡的春风和春雨,是紧相随的,“潜”字好,“润”字好,“细”字更好,风也细雨也细也。但“无声”二字惹翻了我的爱心。 我久居北国,有个弟弟久居北大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