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doc

上传人:bao****ty 文档编号:136387844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湖北省安陆市七年级政治法不可违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 1)知道违法行为的类别。(2)把握犯罪的本质特征。 3)了解我国刑罚的种类。 (4)认清犯罪的危害。 2能力目标 1)能结合违法犯罪的有关案例,正确区分和判断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逐步形成自我控制、约束自己不良行为的能力。 (3)初步学会分辨是非、分析事物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树立尊重规则、尊重法律的观念。 (2)感受法律的尊严,做知法守法爱法的人。 (3)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制观念,防微杜渐。 【教学重点】使学生能够认清合法与非法行为,初步具有守法观念。【教学难点】 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刑事违法行为三

2、者的区别。【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教师讲授。【新课教学】 法不可违(板书) 一、谁都不能违法(板书) 师生共同归纳: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三种,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二、犯罪必受惩罚(板书)第二环节:初识犯罪的基本特征 1严重危害性 严重危害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的结论。2刑事违法性 教师启发学生比较各种违法行为,让学生得出结论:在众多的法律中,犯罪触犯的是刑法,而不是其他法律。刑事违法性,是犯罪的法律标志。3刑罚当罚性 它

3、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第三环节:区别刑罚的种类教师:请同学们联系前面的连线,阅读教材第95页关于刑罚的知识,完成填表。 师生共同归纳:我国的刑罚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脱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巩固新课】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法不可违,通过今天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如:违法可分为哪两类?犯罪有哪三个基本特征?刑罚的主刑和附加刑各有哪几种? 学生回顾并回答。教师通过多媒体或板书提示本课时主要内容: 1道德是人们追求的较高境界,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凡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

4、的行为,都是违法行为。根据其违反的法律,可将它们分为行政违法行为、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三种,其中,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的情节较轻、社会危害性较小,因此被称为一般违法行为。 3犯罪,是指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严重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刑罚当罚性。 4我国的刑罚可分为主刑和附加刑两大类,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五种,附加刑包括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三种。今天我们弄清了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事实说明,违法与犯罪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有些人走向犯罪的深渊都是从一些小事开始的,俗话说:“蝼蚁之穴,溃千里之堤”,我们青少年一定要学法、知法、守法,防微杜渐,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2用心 爱心 专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