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

上传人:精****库 文档编号:13638770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7.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企业管理工具)基础质量管理工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基础质量管理工具目录一、统计技术基础知识二、新七种工具三、老七种工具四、其它常用统计工具第一章 统计技术基础知识第一节 数据的基本知识质量管理在反映、分析、处理和控制质量问题时,都离不开数据,正确地收集、使用数据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这里结合统计技术的应用,介绍有关数据方面的基本知识。一、数据的分类质量数据是多种多样的,按其性质和使用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1、计量值数据计量值数据是可以连续取值的数据,可以用测量仪器具体测量出小数点以下的数值,属于连续型数据。2、计数值数据计数值数据是不能连续取值,只能以个数计算的数据,这类数据即使用测量工具也得不到小数点以下的数据,只能得到自然数,属于离散

2、型数据。计数值数据还可细分为计件值数据和计点值数据。二、数据收集的目的1、为了掌握和了解生产现状。2、为对工序进行肥西、调查、判断其是否稳定,以便采取措施。4、为调整生产、改进管理而收集数据。5、为了对一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和验收。三、数据收集、整理应注意的事项1、首先要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2、发生问题而要采取改善对策前,必须有数据作为依据。3、数据要真实、准确、可靠,严禁弄虚作假。4、收集的数据要按目的进行分层,把属于同一种生产条件的数据归纳在一起。5、当数据收集完成后,应立即使用。6、数据的整理与运用,改善前、改善后所具备的条件应一致。7、对收集的数据要进行科学整理,并尽量做到图标法,便于

3、统计方法的应用。8、尽可能到生产现场收集数据,要注意观察各种对数据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第二节 统计技术的定义、分类、作用一、统计技术的定义统计技术是研究随机现象中确定的统计规律的科学。具体地讲,统计技术是指有关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统计数据,并对其所反映的问题作出一定结论的方法。二、统计技术的分类 1、统计技术的分类统计技术分成描述性统计技术和推断性统计技术。描述性统计技术:是对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描述的技术。反映统计技术和描述观测结果。推断性统计技术:是在对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其所反映的问题进行分析、解释和作出推断性结论的技术。统计技术有以下三种性质:(1)描述性利用统计技术对统计数据进

4、行整理和描述,以便展示出统计数据的规律,这就是统计技术的描述。(2)推断性统计技术都是要通过详细研究样本来达到了解、推测总体状况的目的,因此它具有由局部推断整体的性质。(3)风险性统计技术既然要用部分去推断全体,那么这种由推断而得出的结论就是不会百分之百准确,即可能有错误。2、统计方法的分类统计数据是统计方法应用中的统计对象,根据统计数据类别不同,统计方法可分为统计型方法(适用于数字数据的方法)和情理型方法(适用于非数字数据的方法)。表11总结了两类不同方法的特点。表11 两类统计方法的比较 方法类别比较项目统计型方法情理型方法收集对象收集大量宜描述的数据。收集方法:取样、测试、记录收集大量定

5、性描述的非数字数据。收集方法:调查、研究。处理方式应用一定的数学公式对数字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取得反映客观规律的特征值。对非数字数据(语言资料)进行分类、归纳、整理,得到有条理的思路。功能实施统计推断(预测)及统计控制。作为决策依据。方法类型常见统计方法中大部分属于统计型方法,如控制图、散布图、直方图、正交试验设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假设检验等。常见统计方法中少数为情理型方法,如因果图、系统图、关联图、PDPC法、KJ法等。3、统计技术的作用(1)提供表示事物特征的数据。(2)比较两事物之间的差异。(3)分析影响事物变化的因素。(4)分析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5)研究取样和试验方法,确定合理的

6、试验方案。(6)发现质量问题,分析和掌握质量数据的分状况和动态变化。(7)描述质量形式的过程。特别提醒:统计数据在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是:归纳、分析问题、显示事物的客观规律。统计技术部室具体解决质量问题的技术。要具体解决质量问题还需要依靠专业技术和组织管理措施。表12 常用的统计技术序号工具和技术应用备注1调查表系统地收集数据,以获取对问题的明确认识。2分层图将大量的有关某一主题的观点、意见或想法按组规类。适用于非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3水平对比法把一个过程与那些公认的占领先地位的过程进行对比,以识别质量改进的机会。4头脑风暴法识别可能的问题解决办法和潜在的质量改进机会。5因果图分析和表达因果关系。

7、通过识别症状、分析原因、寻找措施、促进问题的解决。6流程图描述现有的过程,设计新过程。7树图表示某一主题与其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8控制图诊断:评估过程的稳定性。控制:决定某一过程随时需要调整及何时需要保持原有状态。确认:确认某一过程的改进。适用于数字数据的工具和技术9直方图显示数据波动的形态。直观地传达有关过程情况的信息。决定在何处集中力量进行改进。10排列图按重要性顺序显示每一项目对总体效果的作用。排列改进的机会。11散布图发现和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的关系。确认两组相关数据之间预期的关系,与质量有关的过程能力预定的质量目标(产品特性)第三节 统计技术的实施垂询监督是否正确应用统计技术使用统计

8、技术应用统计技术收集数据应用何种统计技术确定需求有无应用统计技术的需求?一、统计技术应用流程图二、统计技术应用程序1、确定统计技术应用需求。2、选用适用的统计技术。3、正确地应用统计技术。A.收集数据B.数据整理C.统计结果评价D.使用统计结果4、对统计技术的应用进行监督。5、妥善保管统计技术应用记录。三、统计技术应用控制程序要点1、目的确定应用统计技术的需求,保证正确使用统计技术,确保产品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得到有效控制。2、适用范围适用于产品质量形成全过程各阶段所使用统计技术的控制。3、适用于现场、管理层质量管理的“新、老七种工具”。表13 统计技术在产品形成各阶段的应用序号统计技术设计生产检

9、验不合格处理生产后活动1调查表2分层表3水平对比法4头脑风暴法5因果图6流程图7树图8直方图9排列图10散布图11工序能力分析12控制图13正交试验14归口方法15QFD16FWEA17FTA18推移图19时间序列分析20分图21回归分析表14 新老七种工具的适用范围(新老七种工具在PDCA循环各阶段的应用) 手段 (工具)阶段与步骤老七种工具新七种工具排列图因果图调查表直方图控制图散布图分层法KJ法关联图系统图矩形图矢线图PDPC法矩形数据解析法计 划(P)选题确定目标现状调查原因分析制订对策对黄实施(D)对策实施检查(C)效果检查总结(A)巩固措施遗留问题特别可用 可用第二章 老七种工具(

10、QC七大手法) QC七大手法可归纳如下:检查表收集、整理资料排列表确定主导因素散布表展示变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因果图寻找引发结果的原因分层法从不同角度层面发现问题直方图展示过程的分布情况控制图识别波动的来源一、检查表(调查表)1、定义 检查表又叫调查表、核对表、统计分析表。它是用来系统地收集资料(数字与非数字)、确认事实并对资料进行粗略整理和分析的图表。2、检查表的使用目的(1)用于记录(记录原始数据,便于报告)。(2)用于调查(用于原因调查、纠正措施有效性的调查)。(3)用于日常管理。3、检查表应用的程序(1)确定收集资料的具体目的(将要解决的问题)。(2)确定为达到目的所需收集的数据资料。(3

11、)确定对资料的分析方法(5W1H)以及分析资料的负责人。(4)编制用于记录资料的表格。(5)通过收集和记录某些资料来试用表格。(6)必要时,评审并修订表格。4、检查表使用要点(1)收集完成之数据应立即使用并观察整体数据是否代表某些事实。(2)观察数据是否集中在某些项目,各项目为何有差异。(3)某些事项是否因时间推移而有所变化。(4)检查的项目应随着作业的改善而改变。(5)观察事实、现状要细心、客观。(6)由使用的记录即能迅速判断、采取行动。(7)明确检查的责任者,并告诉其收集数据的目的及方法。(8)收集的数据应能获得层次的情况。(9)数据收集后,若发现并非当初所设想的,应重新检讨再收集之。(1

12、0)检查项目、时间、计算单位等基准应一致,方能进行统计分析。(11)尽快将结果呈报你要报告的人,并使相关人员也能知晓。(12)注意样本取得的随机性和代表性。(13)对于记录,应适当保存,并比较过去、现在及未来的差异。(14)检查表完成后可利用排列图、趋势图等图标进行整理,掌握问题重心。5、检查表法在应用中常见的问题(1)对要调查(检查)的问题分类不清,造成记录混淆,产品分析、判断的错误。(2)对调查表(检查表)的主要作用认识不足,嫌麻烦,记录不认真,使调查表(检查表)的效果未能得到应有的发挥。(3)调查表(检查表)未能针对要调查的产品、零部件的特点来设计。特别提示:调查表的种类很多,也没有固定的格式,常用的调查表有不合格项目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缺陷位置调查表、工序质量调查表、废品分类统计表等等。具体使用时应针对索要调查的具体问题进行设计表格。6、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