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136386795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22.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高考语文复习考点专题23 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解析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3 规范作答鉴赏诗歌的景物形象一、真题速递1. 【2019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9分)通泉驿南去通泉县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溪行衣自湿,亭午气始散。冬温蚊蚋在,人远凫鸭乱。登顿生曾阴,欹倾出高岸。驿楼衰柳侧,县郭轻烟畔。一川何绮丽,尽目穷壮观。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伤时愧孔父,去国同王粲。我生苦飘零,所历有嗟叹。注此诗作于公元762年。通泉县在今四川境内。孔父即孔子。王粲,东汉末年诗人,曾为躲避战乱离开长安,往荆州依附刘表。(2)“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答案】(2)描绘了一幅山色苍茫,空旷远寂,夕照增辉,江水满溢的壮美的画面。【解析

2、】(2)本题考查对诗歌形象的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看是鉴赏景象、物象还是人物形象。本题是鉴赏景物,要找出用到来的意象,想象整个画面,概括出意境特点。本题问“山色远寂寞,江光夕滋漫”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山色远寂寞”描绘夕阳照射之下,远远望去,群山苍茫,笼罩着夕阳的余晖,给人寂寞空旷之感;“江光夕滋漫”写满溢的江水在夕阳余晖中闪耀着特有的光泽;整个画面境界阔大壮美,而又给人寂寥孤独之感。2.【2014年全国大纲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寻南溪常山道人隐居 刘长卿一路经行处,莓苔见履痕。白云依静渚,春草闭闲门。过雨看松色,随山到水源。溪花与禅意,相对亦忘言。诗人眼中常山道人隐居地周围环境

3、的最大特色是什么?请简要说明。【答案】幽静。沿途是莓苔,远望白云缭绕,近看芳草当门。白云、静渚、春草、闲门都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气氛。【解析】本题考查诗句的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内容的理解与把握。答出幽静意思的,给2分;说明营造出静谧气氛的,给2分。赏析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文字辨析其表达效果。3.【2012年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题目。(8分)度破讷沙(其二)李益破讷沙头雁正飞, 鸊鹈泉上战初归。平明日出东南地, 满碛寒光生铁衣。【注】破讷沙:沙漠名。鸊鹈泉:泉水名。(1)从题材来看,这首诗属于 诗。(2分)(2)请从意境营造的角度,赏析全诗。(6分)【答案】(1)边塞(2)

4、全诗描绘了戍边将士战罢归来的图景。前两句写大漠辽远、大雁高飞,既有胜利者的喜悦,也有征人的乡思;后两句写日出东南、铁衣生寒,既表现了壮阔背景上军容的整肃,也暗含了军旅生活的艰辛。诗歌撷取极具边塞特色的含蕴丰富的意象,通过喜忧、暖冷、声色等的比照映衬,营造出雄健、壮美的意境,抒写了征人慷慨悲壮的情怀。【解析】诗的头两句写部队凯旋越过破讷沙的情景。从三句才写“平明日出”可知,这时黎明还没有到来。军队夜行,“不闻号令,但闻人马之行声”,时而兵戈相拨,时而铮鏦之鸣响。栖息在沙碛上的雁群,却早已警觉,相呼腾空飞去。“战初归”是正面写“度破讷沙”之事,“雁正飞”则是写其影响所及。首句先写飞雁,未见其形先闻

5、其声,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三句写一轮红日从东南方的地平线上喷薄而出,在广袤的平沙之上,行进的部队蜿如游龙,战士的盔甲银鳞一般,在日照下寒光闪闪,而整个沙原上,沙砾与霜华也闪烁光芒,鲜明夺目。这是一幅极有生气的壮观景象。风沙迷漫的大漠上,本来很难见到天清日丽的美景,而此时这样的美景竟出现在战士的眼前。同时,战士的归来也使沙原增色;仿佛整个沙漠耀眼的光芒,都自他们的甲胄发出。这里,境与意,客观的美景与主观的情感浑然一体,物我不分。清人吴乔曾在围炉诗话里对这首诗解读说:“七绝乃偏师,非必堂堂之阵,正正之旗,有或斗山上,或斗地下者。”二、知识梳理1. 诗歌的形象:所谓“形象”就是诗歌中所展示出来的生活

6、图景,一般可分为人物形象和自然景物形象。人 (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 景(意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物 (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诗歌中的形象具有两个特点:一是诗人塑造的形象就是诗中具体的物象;二是诗歌的形象包蕴着作者的思想感情。(1)叙事诗中的形象: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白居易琵琶行中的“琵琶女”;(2)抒情诗中的形象:抒情主人公或诗歌中描绘的景或物,如咏梅中的“梅花”;一首诗可以塑造一个形象,如贺知章的咏柳,“柳树”是春的使者和世间美好事物的象征;也可以塑造多个形象,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作者通过“命形势的深切感受。 2鉴赏诗歌形象中所蕴涵的思想感情。(1)联系作者写作的社会

7、政治背景。比如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陷,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了当时的最强音,涌现了辛弃疾、陆游等一批杰出的爱国诗人,他们把自己的追求和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了一起,他们的作品就是这种融合的结晶。(2)联系诗人的个人境遇。比如李清照,她的人生境界以南渡为界,前期生活优裕,妻唱夫和,甚为相得,其作品充满上流女子的闲适,代表作如如梦令;后期夫丧兵灾,改变了她的人生,南渡后生活孤苦,其作品充满了愁绪,代表作如醉花阴,写出诗人重阳佳节饮酒赏菊时对丈夫的思念之情。(3)注意同一时代的诗人、不同时代的诗人,在诗歌中塑造的同一形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梅花”这一形象是诗人饱受摧残、但至死也不会改变自己高尚品格

8、和坚贞节操的真实写照;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梅花”这一形象折射出诗人先行者和公仆的品格以及艰苦中奋不顾身、转安后乐于奉献的执着性格。三、考点精讲1相关概念 “意象”: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象”是指诗人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即意中之象,融入了诗人情思的形象。如:古典诗歌中的松竹兰梅、山石溪水、芭蕉梧桐、浮萍孤篷、青草杨柳、落叶残荷、细雨轻雾、柳莺寒蝉、落日雄关、古道大漠等。“意境”就是诗人强烈的感情与生动的客观事物契合交融,从而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如古典诗歌中典型的意境常用术语:豪放类:雄浑开阔、雄奇瑰丽、浩瀚

9、辽阔、广袤高远、旷达洒脱。清幽类:清新明丽、宁静恬淡、淡雅闲适、和谐静谧、恬静优美。伤感类:凄清冷寂、孤寂冷清、哀怨低沉、凄惨萧条、苍凉悲壮。婉约类:缠绵悱恻、哀婉动人、委婉含蓄、蕴藉风流、朦胧缥缈。超脱类:超脱世俗、远离尘嚣、高雅脱俗、超凡脱尘、风致雅洁。华美类:富丽堂皇、华美绚丽、华妙艳丽、瑰丽神奇、色彩斑斓。2意境型问题设置(问什么): 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提问变体:A.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B.请分析这首诗情景交融的意境?C.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3画面描述“3步骤” (答什么):4答题示例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

10、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此绝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步骤二)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湿,燕子忙着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三)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四、考点精练1.【贵州省2020届高三第二次大联考】阅读下而这首宋词,完成各题。木兰花乙卯吴兴寒食张先龙头舴艋吴儿竞,笋柱秋千游女并。芳洲拾翠暮忘归,秀野踏青来不定。行云去后遥山暝,已放笙歌池院静。中庭

11、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注】此词作于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岁次乙卯,退居故乡吴兴的张先度过了他人生的第八十六个寒食节,写下了这首词。 “中庭月色正清明,无数杨花过无影”句以写景工绝著称,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时已深夜,万籁俱寂,院中的月色正是清新明亮的时候,无数的柳絮飘浮空中,没有留下一丝儿倩影。动静结合。写“无影”是虚,写无声是实,写杨花在月下飘浮无影,既极言其小,更极言其轻,别具一种朦胧之美,令人玩味。寓情于景。月色清明,甚至可以看见点点杨花飞舞;而花过无影,又显得清辉迷蒙,明而不亮。词人告别了白日的喧闹,回到了自家的庭院,可以享受一下月光下的静谧。反映出作者游乐一天之后

12、,心情恬淡而又舒畅。(每点2分,共6分)【解析】此词题为“乙卯吴兴寒食”,既是一幅寒食节日的风俗画,又是一曲耄耋者恬静的夕阳颂词的上片极写节日的欢乐,下片写欢乐后的幽静上片从一旁观老翁的眼中写出热闹景象,热闹的景象中仍含有宁静的心情;下片幽静的月色下特意写了柳絮暗飘,亦可谓静中有动。古诗词的鉴赏的答题,最关键的是要读懂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针对具体题型,采用不同的答题方法作答即可。本题主要是写景的角度分析,从景物的特点,暗示的作者的情感答题。2. 阅读下面这首五代词,完成题目。(9分)鹊 踏 枝冯延巳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昨夜笙歌容易散,酒醒添得愁无限。楼上春山寒四面,过尽

13、征鸿,暮景烟深浅。一晌凭栏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词的前三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答案】景象:词的前三句写千万片梅花凋谢时流连、“多情”、随风飘飞的景象。(2分)用意:作者移情于梅,赋予梅花多情缱绻的性格;描绘了缤纷而悲凉的意象,营造了凄美深情的氛围;为后文抒发怨情张本(做铺垫)。(用意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解析】这首词的开头三句,似乎是在写景。千万片梅花似雪一般,随风飘飞,这景象是很美的。但是“犹自多情”一句,使这种景象生出了浓厚的悲凉气氛,使梅花这一形象变得“多情缱绻”。和后文所抒发的闺怨之情相联系,飞落的梅花与空候的女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都十分哀怨,美

14、好与欢愉转瞬即逝。回答用意时,要深入思考“多情”的含义,由梅及人,综合全词进行分析。3.【江苏省苏州市、无锡市2019届高三最后一考】 阅读下面两首词,完成各题。浣溪沙唐 韦庄夜夜相思更漏残,伤心明月凭栏杆,想君思我锦衾寒。咫尺画堂深似海,忆来惟把旧书看,几时携手入长安。浣溪沙唐 薛昭蕴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注】写作此诗时作者漫游在长江下游一带。襄水,古属楚国。 (1)薛词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试简析其写景艺术特色。(5分)【答案】薛词上片描绘了一幅苍凉寂寞的秋雨渡头待人图。选取富有特色的典型意象秋风、秋雨、红蓼、

15、鸥迹等渲染氛围,烘托人物形象。视听嗅多感官结合描写环境。听觉上的是风雨声,视觉上的是热色的红蓼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佳人,嗅觉上的是佳人和野花的芳香。【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赏析诗歌的形象,需要考生先圈出设题诗句中的形缘,再圈出写其特点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来分析其特点。赏析句子的表达技巧,应该先指明所用表现手法,然后结合句子分析该手法,最后点明这种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传达了怎样的旨趣,产生了怎样的效果等。本题要求分析薛词上片所描绘的图,同时分析其写景特色。“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这三句中主要写到秋风,秋雨,红萝,鸥迹,孤独佳人等形象,既包括景物形象,也包括人物形象:沙滩上秋雨中的渡头,水边长着紫红色的蓼花以及鸥迹成行,这些是景,使人感觉到的是渡头环境的苍凉和寂寞,而在这样的环境中,却孤零零地站着一个盛装的佳人,整幅画面寂寞苍凉。然后再看这三句的写景技巧,首先看这三句写了哪些景,这是从选材的角度分析,有秋风,秋雨,红萝,鸥迹,这些对人物起到烘托的作用,然后再看是如何写这些景的,如“风雨声”是耳中所闻,红的花,成行的沙鸥足迹和盛装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