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

上传人:文****6 文档编号:136360029 上传时间:2020-06-2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8.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高中的政治知识丰富多彩,面对高考,我们需要掌握的政治知识也有很多,想知道文化生活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希望对大家有用!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1、文化的作用(5个方面,回答主观题时用)(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2)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

2、影响。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为经济建设提供方向保证、精神支柱和智力支持。 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文化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公民良好的文化素养能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使公民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3)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4)文化对人影响的来源: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 A、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B、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特点。(5)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优秀文化能丰

3、富人的精神世界;优秀文化能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优秀文化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如何区分“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与“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丰富精神世界”常用欣赏到、感受到、享受了、体验到、领略到、修养、境界等标志词;“增强精神力量”常用增强了、鼓舞着、激励着、振奋了、促进了等标志词。)2、文化与综合国力(1)重要性: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神武器。(2)必要性: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3)应对措施: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

4、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1、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3)文化既是民族,又是世界的。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文化构成的。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2)坚

5、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3、文化交流的意义: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提高了中华文化的国际地位;促进外域文化的传入和中华文化的发展,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增强中外互信,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4、如何看待传统文化(1)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2)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

6、俗”,自觉加以改造或剔除。(3)既要继承,又要发展(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4)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历史虚无主义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经济发展中,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为推动经济建设,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越来越重要。(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3)教育是人类特有

7、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4)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爱事业。(5)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9、为什么要文化创新?(1)必要性: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根本目的、检验标准。(2)重要性: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10、怎么进行文化的创新(1)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2)文化的创新基本途径之一: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在社会实践的基础

8、上,文化创新既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槽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的过程。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方面,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一个民族和国家如果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另一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3)文化的创新基本途径之二: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为什么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既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必然要经历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文化创新需要学习和吸收各民族优秀文化成

9、果。怎样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熔铸百家的气魄、科学分析的态度。不同民族文化间要平等交流、相互借鉴与合作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保持民族文化的特色(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投身群众实践,虚心向群众学习(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中华文化的特征(1)源远流长(表现):汉字;史书典籍(2)博大精深(表现):独特性(独树一帜

10、、独领风骚);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民族性(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如何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我们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中华文化的发展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既保持民族性,又体现时代性;(3)我们要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在历史与现实、东方与西方的文化交汇点上,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文化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3、中华

11、文化为什么能够源远流长、博大精深?(1)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2)中华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几千年来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内忧外患、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3)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汉字和史书典籍的传承与延续。(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还得益于它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积极成分。这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还有利于文化多样

12、性和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4、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1)基本内涵: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为什么要发扬爱国主义精神?A、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它贯穿民族精神的各个方面;B、无论什么时候,爱国主义都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神支柱;C、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如何发扬爱国主义精神?A、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B、要理性爱国,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C、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D 在当前爱国与爱社

13、会主义在本质上是一致E、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5、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文化之中,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是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6、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立足点: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继往开来,与时

14、俱进。主体:人人都做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主要途径:A、最重要的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主心骨”作用。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C、必须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2020高考政治文化生活知识点汇总相关文章:1.2020高考政治文化知识点汇总2.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3.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总结4.2018高考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总结5.2020高三政治复习文化生活主观题与高考全国卷政治答题模板6.2020年高考政治复习提纲大全7.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汇总8.2020高考政治经济生活知识点9.2020最新高中三年政治必备知识点总结10.2020高考必备政治知识点总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中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